查看原文
其他

理解一个工厂女孩的QQ空间

2016-12-22 吴桐 S-Tech

欢迎关注S-Tech,即society and technology,意在连接现代科技与社会人文,关注互联网时代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


理解一个工厂女孩的QQ空间

文 | 吴桐

画卷上的田野笔记

我们各自要了咖啡,在V&A博物馆一楼的花园咖啡馆坐下来。伦敦连日阴霾,那天阳光却很好。窗外的喷水池里,孩子们在嬉闹。那时候正在准备人类学博士论文答辩的王心远,跟我聊起浙江的一个新兴工业小镇。2013年到2014年,她在那里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田野调查。

 

居住在那个小镇的数万名打工者,大部分从内陆省份远道而来。在那里,心远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QQ空间。研究他们为何使用社交媒体、如何使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了他们。

 

回中国之前,心远通过辗转的联络,在那个小镇觅得一处住所,以及一个愿意为她打开大门的工厂。她还记得拿到一张临时厂牌第一次进入工厂的情景:“工厂的入口就像一个巨大的时光隧道,把人吸了进去。”车间里机床的轰鸣、油漆的刺鼻气味,让她想要逃离。


“工厂的入口就像一个巨大的时光隧道。”


作为一个外来者,她想尽一切办法赢得周围人的信任,和他们成为朋友。她觉得,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就要同他们一起工作。然而,当她和其他年轻的女工一起站到流水线上时,她发现自己被机器捆绑了,没有片刻的清净,也没有任何可以和周围的人交流的可能。

 

熟悉了整个工厂的生产环节后,心远发现,在所有的工种中,叉车的工作时间似乎最灵活,叉车工人们在没活儿的时候就在车间里闲着。就这样,叉车队成了她时常出没的地方。

 

在工厂之外,心远开始把自己的研究点拓展到小镇的不同场所。早点铺子是个不错的地方,清晨总是人来人往,为此,她愿意一连吃上好几顿早点。在小镇唯一的一条商业街上,心远常常与一家手机店老板聊天。起初,老板以为她是推销产品的,或是来打听情报的竞争对手。好不容易才打消了对她的诸多顾虑,答应让她帮忙看店。于是她逮着机会就和来买手机、充话费的人聊天。


“为了多认识人,我常常吃好几顿早饭。”


有趣的是,心远把这些研究经历都画成了水墨画,成为她独特的田野笔记。20幅画作连成了一个3米多长的画折子,讲述了她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处理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何在研究和生活之间寻找平衡的故事。就像英国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一样,没有多少人看过他关于非洲北喀麦隆族群多瓦悠人的专著,但人们愿意读他那本诚实而风趣的田野笔记《天真的人类学家》。

 

心远的研究成果今年9月已经由伦敦大学学院出版社出版,书名叫做《社交媒体在工业化中国》(Social Media in Industrial China)。书里附上了她的部分画作,这些画作让学术和艺术相联结,让人类学变得更面目可亲。


画卷上的田野笔记

我们为什么发帖?

王心远的调查,是她在伦敦大学学院(UCL)人类学系的导师丹尼尔·米勒领导的“全球社交媒体影响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这个项目有个更为通俗的主题:Why we post?(我们为什么发帖?),研究关注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数码科技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人际交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当人们讨论社交媒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时,究竟是在讨论对谁的影响?是巴西的建筑工人?还是印度的IT工程师?为了回答这一系列问题,项目在英国、意大利、巴西、中国、印度、土耳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智利进行了比较研究,被《经济学人》评论为目前相关领域“最庞大也最富有雄心的研究”。

 

不过,为什么选择一个中国的工业小镇?

 

丹尼尔·米勒的解释是,这里不是乡村,也不是大都会,是一种中间地带,似乎更能代表这个世界上普通人的生活状态。项目倾向于选择低收入群体,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常常是被忽略的群体,但这个群体在各个社会中都构成了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午休的工地上和建筑工人们聊天


通过一段时间的田野调查,心远发现,这个小城中三分之二的外来打工者,少有人把这里真正地当做自己的“家”。虽然许多打工者都是拖家带口,但对他们来说,过年要回去的那个地方才是家,这个小城不过是一个暂居之地。而且,在这座小城,外地人和本地人之间,有不同的圈子,相互之间少有往来。

 

得到人们的信任之后,心远的研究领域就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QQ和微信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通道,让她得以和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交谈,并观察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种种行为。她发现,一个普通的工厂女工,QQ空间却被精心布置得像公主的城堡一样,充满梦幻色彩。不少人愿意花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去购买QQ“黄钻”,获得VIP服务和地位。王心远说:“ QQ空间对他们来说,比起枯燥的现实生活要美好得多,他们在这里把自己装扮成希望的样子。这样的空间虽然虚拟,但人们从中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是真实的。”

 

心远把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统计,排列出了他们最喜欢发的内容,并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发布被美化的自拍照?为什么喜欢发美食的照片?为什么要转发那些标题中有“××必转”字样的帖子? 为什么要转发香车华服、海外旅行等等离自己线下生活很遥远的东西?


在厂区门口和一群刚收工的年轻女工们互换QQ号


15个月的田野调查,心远目睹了一场双重迁徙:中国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不仅仅是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地理迁徙,同时也是一个从线下到线上的二度迁徙。也正是在这场二度迁徙中,农村移民得以抵达他们想象中的现代化中国。

 

上个月,心远兴奋地告诉我:“博士答辩一次性通过了!”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雷切尔·穆雷(Rachel Murhy)评价说:“这对理解中国当代社会农村—城市人口迁徙,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有着可贵的价值。”

 

今年9月,丹尼尔·米勒与王心远及项目另一位成员一起,受邀来到香港、广州、北京、上海四地进行巡回演讲。这位著名的人类学家时常呼吁学术成果的共享。如今,他们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已集结成系列书籍出版,同时在网络上开放全文下载。当然,学术的开放并不仅仅意味着免费获取研究成果,还意味着抛弃晦涩的学术语言,将研究的洞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给人们听。团队将调查结果用短视频和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免费传播。丹尼尔不希望这些研究被束之高阁,因为这一切与所有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在小镇的秤铺子厅老手艺人老成师傅讲述小镇的变迁

变聪明很简单,但理解人很难

在V&A博物馆喝咖啡的那天下午,我问心远,15个月的田野调查改变了你什么?

 

心远说,田野调查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她离开了自己熟悉的伦敦城市生活,离开了大学、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在一个陌生的小镇足足待了15个月时间,她常常感到自己不属于这里:“我所接触的工厂工人虽然大多对我是很友善的,但毕竟我和他们,从个人的经历和价值观来说,很难自然地成为特别投缘的朋友。因此,我得努力让自己成为他们喜欢的人,聊他们喜欢的话题,参与他们喜欢的娱乐活动,扮演一个自己不那么喜欢的自己。”


在工厂简易吊床上做问卷。工人们不习惯填写问卷,于是转变成口语问答的方式。


她也碰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

 

比如,她主动的接近和关心,曾造成了一些受访者情感上的误会,她会接到他们的深夜来电,向她告白,引发困扰。当然,也会有熟识的受访者向她求助,希望她能帮忙解决拆迁问题、污染问题,或是个人的医疗、就业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直接问她借钱。她在田野笔记里写下:“要真诚但不能太天真”。她开始学会与研究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同时也渐渐接受一个人类学家的无奈:他们没有办法即刻解决问题,甚至有的问题,他们永远也解决不了。人类学家能做的是告诉更多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

 

田野调查进行了五个月,丹尼尔来了。心远向他抱怨: 为什么一定要待十五个月?这里的生活实在太无聊太苦闷了。


“社交媒体不仅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是尤为重要的研究工具。”


丹尼尔对她说:“你觉得无聊就对了,这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你只有自己体会了这样的生活,你才能理解他们如何使用社交媒体。你接触的所有人都能帮助你从某一角度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国家。”

 

丹尼尔的话消解了心远所有的懊恼和挫折感。她说,如果这十五个月真正改变了什么,那就是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对不同生活状态的理解。就像丹尼尔所说的,变聪明很简单,但理解人很难。


文章来源:上观

原文地址:http://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3964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