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青春期与“游离”双微人 | 大五人格与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
今天的主题配乐中有这样中两句歌词:
I have to admit I sometimes lies in those letters.
Tried to make life better than it was.
年轻时的你是不是也渴望成为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或许慢慢地我们也渐渐明白,勇敢地表达真实的自己,已贵如珍珠。
人格(personality)包含了一个人的动机、思想、感觉和行为倾向(McCrae & John,1992)。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 神经质(Neuroticism),外倾性(Extraversion), 随和性(Agreeableness),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和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描述这五种因素:
外倾性: 好交际,爱娱乐,感情丰富,表现出热情、社交等特点。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烦恼,不安全感,自怜,包括焦虑、压抑等特质。
随和性: 热心,信赖,包括信任、利他等品质。
尽责性: 谨慎,自律,包括公正、尽职等特点。
开放性: 富于想象,寻求变化,具有想象、创造等特征。
那么人格特征与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呢?
人格如何影响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
有研究表明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标志和原因 (Jourard,971;蒋索,邹泓,胡茜,2008)。比如,内向、高神经质的人在网络社交中表现出较现实社交更低的焦虑水平(Rice,&Markey,2009);经常使用Facebook者比不使用Facebook者有更高的自恋和更亲密的友谊(Ljepava,Orr,Locke,Ross,2013)。
那么大五人格特征究竟在哪些方面影响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呢?(Hollenbaugh,Ferris,2014)
低尽责性、随和性和高开放性个体在Facebook上表露更多的信息。
尽责性与随和性能够显著预测自我表露深度,低尽责性和高随和性的个体可能有更深的自我表露。
开放性与自我表露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神经质与自我表露广度存在显著负相关。高随和神经质能够显著预测社交网络中的归属感相关的行为和动机。
外向性与使用Facebook交往的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
低尽责性和高神经质能够显著预测自我表征行为和动机。
自我表征的动机是神经质和自我表露的中介变量(Seidman,2013)。
研究表明人格对网络自我表露和现实自我表露都具有显著而不同的影响 (Chen,Marcus,2012)。
为什么不同人格在社交网络上有不同的自我表露?
富者更富理论认为那些高度社会化(外向型)与拥有更多现实社会支持的个体能够从网络使用中得到更多的益处,而内倾型和较少现实社会支持者则从互联网使用中获益较少。社会补偿理论则强调网络生活是对个体现实生活的延伸和补充,是满足和实现个体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某些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网络使用对特定群体,如社交恐惧和孤独来说,可能受益更大。
总结来说,富者更富理论认为网络生活是对对现实的“扩展”,补偿理论关注网络使用对现实的“补偿”。
有大量研究探讨了人格与自我表露的关系,初步揭示人格影响自我表露,也有研究者从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结合层面去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选取、译介有意思的小段落,并结合国内社交网络的发展情况,与大家分享。
1.外倾性:从青春期“中二”到成熟的自我表露
在外倾性上得分较高的人,他们在线上和线下的自我呈现很接近,换言之,我们在社交网络中看到的他们与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他们是非常接近的。
在一项国外研究中发现,活跃的FB用户中,外倾性低的年轻人会更多在网上进行自我探索,他们更关注内在体验和自我怀疑(Goby, 2006)。这些发现也支持了Michikyan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处于成年初期的年轻人可能会在社交网络上有更多策略和自我探索的行为, 因为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正经历情绪波动与身份转换(Arnett & Schwab, 2013)。
这似乎为“中二”病患们带来了自我解释的福音,好像在说“以后可不要嫌弃我们45度仰望星空了哦,这一切都是因为在我的青春期”。虽然是个玩笑话,但是我们顺延时间线,回看下自己年轻时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也觉得好像判若两人呢?有人说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更加坦然地接受自己(也表现为在社交网络上更加真实地自我表露),也不乏科学道理。
2.神经质: 游走在真实与理想间的“双微人”
如果一个人情绪稳定性(当一个人面对负向情绪刺激之忍受程度越高,情绪稳定性就越高)和外倾性偏高,他们在Facebook上展现真实自我、理想自我、虚假自我的方式会不一样。
Michikyan, M.(2014)等人的研究探寻了FB中真实自我、理想自我、虚假自我的呈现与神经质和外倾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Facebook上大学生们不仅只展现自己的真实自我(真正可信的一面)与理想自我(个体希望或渴望自己成为的一面),还会呈现虚假自我(不完全真实的方面)。而且Facebook使用越活跃,情绪稳定性越高的青年人会更多在线上进行自我呈现,主要是:①为了欺骗他人;②与他人比较;③想让人深刻印象。
有学者对此的解释是,情绪稳定性高的青年人在自我呈现时更挑剔(Ross et al., 2009; Wang et al., 2012), 所以在SNS上不呈现自己的真实自我。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由于线上环境匿名性较弱,用户担心分享过于全面的自我可能会导致获得的社会支持下降。
这一点在中国也有对应的例子——“双微人”,即同时使用两个微信号的人。双微人们往往将自己生活的不同角色与形象分开呈现,最典型的就是年轻人进入职场之际,要为自己新开一个“工作号”,也有老板们要求员工专设“工作号”,不要将过多的私人信息或与工作无关的偏好呈现在社交网络上,从而塑造起一种专业的形象。双微人担忧的恰是上文中提到的社会支持,如果呈现的是一个既爱好冲浪滑板的自己,又分享专业相关的文章,会让关注自己的人抓不住重点,无法给自己贴上想要的标签,那也就无法在关键时候获得想要的社会资源与支持。
还有研究表明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状态的年轻人可能在线上自我呈现时运用一些策略以寻求安慰,线上自我呈现与身份状态和幸福感息息相关,处在情绪波动和自我怀疑期的青年人会将更多的虚假自我呈现在Facebook上。从某种程度上说,神经质的用户可能会把Facebook作为自我呈现的安全室,隐藏不自信的自我,表达理想的自我形象。
当社交网络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交往与个人生活中,它变得越来越不像一枚工具那么简单,它是线上世界,也是我们生活的另一面。
既然是生活,那么人格特征这种东西,恐怕早被社交网络的设计者们吸收融化为自身能量~~马上就要除夕了,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古人说“智勇常困于所溺”,你的人格特征耽溺于什么呢?你的线上社交生活有没有什么烦恼?可以留言给我呀~
文中插图来自花瓣网 http://huaban.com,图片有加工
文 | 明玥、陆诗雨
编辑 | 胡梓娴
参考文献:
[1] Mccrae R R, John O P.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ve-facto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2, 60(2):175-215.
[2] 蒋索, 邹泓, 胡茜. 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1):114-123.
[3] Rice L, Markey P M. The rol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in influencing anxiety following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s[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8, 46(1):35-39.
[4] Ljepava N, Orr R R, Locke S, et 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Facebook non-users and frequent user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4):1602–1607.
[5] Hollenbaugh E E, Ferris A L. Facebook self-disclosure: Examining the role of traits, social cohesion, and motiv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0(1):50–58.
[6]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402-407.
[7] Chen B, Marcus J. Students' self-presentation on Facebook: An examination of personality and self-construal factor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 28(6):2091-2099.
[8] Goby V P. Personality and online/offline choices: MBTI profiles and favored communication modes in a Singapore study.[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 Society, 2006, 9(1):5.
[9] Arnett, J. J., Schwab. The Clark University Poll of Emerging Adults, 2012: Thriving, struggling, and hopeful. [J]. Worcester: Clark University, 2013.
[10] Ross C, Orr E S, Sisic M, et al.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2):578-586.
[11] Wang J L, Jackson L A, Zhang D J, et al.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self-esteem, narcissism, and sensation-seeking to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use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 28(6):2313-2319.
[12] Michikyan M, Subrahmanyam K, Dennis J. Research Report: Can you tell who I am?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and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among young adult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3(2):179-183.
【往期回顾】
“N面孔:网络中的印象管理”系列研究:
①《真实与漂浮:关于自恋的社交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可快速回顾上期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