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盐站点 | 我的蛙儿子呀,你为何又独自旅行?
此前,S-Tech工作室发起清盐站点项目,寻找青年研究合伙人。我们做了一次特别的尝试,与深圳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的本科生合作。
学术并非是大牛的特权,95后也可以研究自己。我们可能不足以撼动风云,却也希望能揭开世界一角的迷雾。
本文系该子项目的成果产出之一。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的朋友们仿佛“戏精”附身,一个两个年纪轻轻就操起了老父亲老母亲的心,把一只行踪不定的小青蛙养成自己的宝贝儿子,整天在朋友圈晒自家青蛙的日常,集合起来的脑补能拍成一场大戏。
还有老母亲抱怨:别人家的青蛙都有小蝴蝶、小螃蟹、小老鼠陪伴,为什么我家蛙儿子就总是独自旅行?
实际上,会去独自旅行的不仅仅只有我们的蛙儿子。
在对19-27岁的青年进行的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超过78%的人有过独自旅行的想法。随后,我们在其中抽取了12位有过独自旅行经历的人进行访谈;在访谈中,他们总提到这样一个词语——仪式感。
“当一件事变成了一个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时,会因其变得日常而不具备什么仪式感。”当被问起在什么情况下一件事会具有仪式感时,娜娜这么回答我们。
而Lee,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它很不一样,很有意义。”对曾有过一次独自旅行的她来说,那次旅行因其“不一样”的纪念意义而具有仪式感。
我们的青年受访者们虽然互不相识,却都对仪式感有这种不约而同的理解:它必须要异于日常状态,具有跳脱出日常的“不一样”,而青年在这种“不一样”的仪式中,审视自己,和自己对话,最后获得成长。
独自旅行,恰好便是这么一件跳脱出日常,因不一样而具有仪式感的事。
独自旅行:
“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在对仪式感的初期问卷调查中,许多青年回忆起具有仪式感的事,第一个想起的便是旅行,尤其是独自旅行。那么,独自旅行是如何被赋予这种仪式感的呢?
1. “从小事中领悟人生”
独自旅行的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难忘的事情,回来之后仍深深刻在自己的记忆里。日后再提起,第一个想起的不一定是一件大事,反而极有可能是一件细微小事。
唐就给我们分享了他去南京旅行时印象深刻的那个小场景。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应该是在早晨去看博物馆的路上,经过一个公园,一对老夫妇坐在长椅上聊天、喂鸽子,后面是一片半枯的林子,看起来很幸福的样子,那时我觉得这是自己未来人生里向往的画面之一。”
同样的一件小事,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们可能因为思想的复杂、不纯粹或者快节奏的生活而无暇体验和感悟。
但置于独自旅行这一独特的仪式中,青年们则能很轻易地从小事中领悟到日常生活难以领悟到的事情。在一个人的寂静相处中,青年们更容易置身于对人生的领悟。
2. “从挫折中体会成长”
文跟我们分享她的独自旅行时提到,“我在鼓浪屿的时候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青旅。那时候是傍晚,岛上又没有灯,我就看着地图一直走一直走,最后竟走到了一片坟地。”
小H提到,“那天跟我爸吵完架,我就一个人跑色达去了。到的时候天都黑了,身上的钱不多,街上的商铺也几乎都关了。唉,当时立马就后悔了。还好后面看路边有个小僧民,就去找他搭讪,开玩笑地问他,可不可以拿两袋零食跟他换宿。没想到他竟然就答应了。”
然而,这些独自旅行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在事后反而会以一种被认可其意义的态度提出来:
文表示,“喜欢这种未知,也喜欢解决突发情况后的成就感。”
而小H则觉得,“旅行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但是克服了这种不确定才是独自旅行最大的收获。”
比起结伴旅行,独自旅行更多地被当作青年的自我探索与挑战,旅途中的挫折让青年能在挑战中自我探索,最后获得自我认同和“成长”的感觉。
3. “从执念中回归现实”
独自旅行,尤其是第一次独自旅行,青年们选择的目的地大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地方,而很可能会是一个与自己的执念相勾连的地方。也恰恰因这种“执念”的驱动,独自旅行变得更有仪式感。
唐独自去南京旅行的原因是他“之前一直想报考南京大学,结果没能如愿,所以想去南京看看。”
究其内在原因,其实不能说是那所大学,而是“一定要去看看曾经日思夜想的地方”的想法在驱动:“虽然时间不长,去的地方也不多,但至少算是来过了。最后我接受了确实去不了南大的事实,也不再因为去不了的遗憾而影响到当下了。”
跨年夜那天,阿羽临时决定一个人从北京飞去广州,在广州塔下独自等候零点的到来。她说:“分手一年以来,我从未真正的放下,所以我想再次回到我们刚刚开始的地方,好好地思考一些事情。那天,我决定把所有的东西都丢进珠江,再也不带走。”
由于独自旅行无需考虑同伴的意见,更能选择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地方。青年们带着执念前去,在旅程中迎接一番自我寻找与自我满足,然后放下执念,更好地回归现实。
当代青年:
“ 新时代的 ‘通过仪式’ ”
1909年,人类学家根纳普在《通过仪式》一书中提出“任何社会里的个人生活,都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序列。”而在这些阶段过渡中,存在特定的仪式来象征性地促成这种过渡;这些仪式被他称为 “个人生命转折仪式”或“过渡仪式”。也即,仪式于人有阶段性的过渡意义。
与根纳普笔下的传统时代相比较,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极速变迁的社会中,生活节奏快,大众生活普遍缺乏连贯性。我们将聚焦于此社会背景,在与“通过仪式”理论的对话中,来解读青年的独自旅行仪式感,窥测当代青年的新特性。
1. 主动追寻人生过渡
“通过仪式”理论中所提到的那些传统社会中的仪式,通常都是社区习惯性和强制性的仪式。无论参与仪式的主体愿意或不愿意,宗族社群都会在必要时强制地将相关的特定仪式加于其身。
但在当下,却产生了非习惯性和非强制性的仪式。
Lee的独自旅行在高考后的那个暑假,“高考完之后,可能压抑太久了,就想放飞一下自我,做一件很不一样的事情。前面17年过的太平淡了,要酷一点,那就去冒个险吧。”
文的第一次独自旅行则是因为,“有一点小积蓄,学校五一放假错开高峰期,价格又很便宜。想着自己一直没有一个人出去旅行过,就想去近一点的地方试试。像是人生有一个待做清单,要一项一项完成打勾。”
当代青年有这么一个新特性:他们需要人生的过渡,但是对比以往,他们是主动而非被动地去追寻人生过渡——在自身需要“过渡”的时候,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个人生命转折仪式”。
2. 没有统一和标准的过渡
“通过仪式”理论提出,“任何社会里的个人生活,都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序列。”在传统社会里,固定年龄或人生阶段便对应着固定的过渡仪式,每一个仪式在过往都有其对应的规定和标准,比如女子15岁的及笄礼和男子20岁的加冠礼。
而在当代,这种以独自旅行为例的具有过渡意义的仪式,却没有统一和标准。有的人在高考后去实现,有的人在烦闷时去完成,还有的人仅仅在一个看似平凡而普通的日子中毅然决然地做出这个决定。
一个如常的暑假,娜娜因为有一个难得的义工机会而去完成这一场过渡仪式,“我一直很喜欢青岛,也从来没有过一个人去北方。所以那会儿看到青岛的义工就特别激动,也就一个人出发了。”
一旦需要,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这一场“过渡仪式”,不囿于被设定好的统一标准,不限于特定的时期。
而其原因之一,便是当代青年们生长生活在更为开放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在这样一个主体意识觉醒的时代,青年们拥有更多追求个性化生活的资源与机会。
3. 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
这一场独自旅行,这一个过渡仪式,对当代青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我在旅途中因为遇到各种人,接触了各种人,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做出了一些新的决定。最大的变化大概在于,我决定,只要是我想要的东西,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不去瞻前顾后。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现在喜欢就去争取,珍惜此刻的感觉。快乐也是这样。”独自旅行回来后的娜娜对生活越加积极。
根纳普笔下的“通过仪式”分为三个阶段,“分离——过渡——重聚”。在仪式中,人从一种状态中抽离,进行过渡,最后又回归现实,到达另一种状态,完成过渡。
而当代青年所选择的独自旅行,也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他们主动从日常状态中抽离,开启一段异于日常的旅程,在一番人生领悟与自我探索中实现这场过渡,在回来之时,以一种更好的状态去适应生活。
其实,不管是选择独自旅行,还是其他的形式,这都是“佛系”青年们所拥有的另一面——有时我们也并没有那么“丧”,在重重压力和疲惫之下,我们也主动追求,也热爱生活——我们不是在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现实。
结 语
当然,我们不要为了独自旅行而独自旅行,也不要为了仪式而仪式。是否要有这一场独自旅行的仪式,终究只是青年的个人选择。
但也请不要畏畏缩缩,有想法还是要落地,有梦还是要追的咯!
张楚婕 刘凯琳 | S-tech传播员 × 视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