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抢街:大城市的重生之路》
国内拿到作者签名的小伙伴,在群里力挺桑迪可汗 (Janette Sadik-Kahn),上周在现场听她讲座的迷弟迷妹也有在读书群里分享心得,一时间Streetfight卖得好到断货。
不得不说,这次学术路演来中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千般万般,都是刚刚好。中国城市规划界如此盛况空前的读书,还是五年前《城市的胜利》出版那会儿。可见大都市的宏伟叙事依旧是国内读者追捧的话题,靠近权力中心专业人士写成的书,怎能放过!
周末快翻了下Sadik-Kahn的这本书。我读的是企鹅出版社的英文版,封面绿油油的,美国亚马逊上还有另一个版本,跟《城市的胜利》色调接近,在书架上显得很潮。
作者Sadik-Kahn何许人?
对于这位声名赫赫的女作者,我想先强调她个人背景中的两点:
她是法律加政治学训练出身,母亲是记者;
她在加州出生,幼年就跟随家人搬到纽约。这意味着她本人从小就习惯多文化的环境,成年后擅长在跨领域的嘈杂声音里沟通,不足为奇。
读书会里有朋友问:她为什么不回应现场观众提问的技术难题?能轻松回避直接回答,说明她控场能力强。
能做到纽约市长身边大员这一级,面对不同兴趣的提问Sadik-Kahn肯定是轻车熟路了。
然而我认为她回避直接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专业人士通常要在本地常年工作,才能提出对技术、法规相关的见解。猛不丁的仍过来一个很具体或者笼统的问题给外人,叫人实在不容易回答。
所以我建议,若非已经建立信任或有具体的合作意向,以后再有外国专家访问,现场尽量不要提问:“您觉得天津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您认为火车站出来大马路设置几条车道好”,“你看纽约的经验放在北京怎么样”这种问题。
提问者想通过听一两次演讲就拿到干货指导自己干活,嘿嘿,太懒了吧!人家大老远来,咱得抓重点,追问对方有经验、最有发言权的话题,让人三言两语能回答。
言归正传……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大家并不陌生。
公共政策一方面有解决当下难题的责任,另一方面,甚至我认为也是更重要的责任,要能集结更大的社会资源 (财团、不同政治势力、智囊) 来推进一种共同价值。
日常工作很多都是围绕这种共识的执行层面。
书中有几个亮点,比如自行车共享和沥青回收,说来不过是小事,故事却讲得足够吸引纽约市民以外的读者。写书的人很明显是把城市里具体的从业人员假设成读者,所以她选取的标题也很醒目: Streetfight!
乍一看我联想到街头争霸、hip-pop斗舞那种刺激场面。这个标题实在是吸引人来读这本书的加分项。
用讲故事的方式描绘几场战斗,有大有小。比如根据天气状况灵活改变街道,从临时的周末局部步行着手行动,收集反馈后立刻拿出数据说话。
众人服不服?当然服气!
以此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逐利心,还改变了人们认知的惰性。
这本书在讲故事、图像表现和高水准的文字叙事方法上平衡得不错,这种平衡使得这本书不止限于专业读者,还有机会上榜2018年纽约时报畅效书单。年轻学者也可以关注这种趋势,把科研转化成更易读的语言,推及大众读者,而不仅限于行业学术圈里几百个引用。
我另外想提醒同行读者,看这本书时一方面学习NYCDOT如何完成的这些工作,更重要的是养成看待事物的洞察力。洞察力提供解决城市棘手问题的思路,而不仅仅是让项目获得暂时的成功。
常年在具体事物上奔走劳碌的规划师、工程师和设计师,可能觉得在日常工作中多用一点心、做好一点就算是贡献,这本书提供了另外一种贡献思路,就是激发我们怎样考虑推动一个愿景的关键要素,包括
最可能支持它实现的利益相关方;
支持这种前景的基础设施,以及
怎么把它融入项目。
章节领读
书的前几章暖场,让读者了解整件事的背景,理解Sadik-Kahn团队遇到哪些挑战,挑战越大,后来的成功也越发显著。
这本书开头写到纽约复杂的城市规划-交通史,提到简·雅各布斯和罗伯特·摩西对大苹果的影响。
第2-4章 进一步深入分析现行监管机构和政策,在作者看来,这些机制延续了社会不公,她没有在文字里明说,点到为止,人文学者一看就明白这里面高级的吐槽。她特别提到用道路交通流量来考虑城市街道设计所带来的麻烦:把驾驶体验凌驾于走路的人之上,导致过度开发的道路环境对所有人都不安全,同时建设造价和社会成本还很高!也就是说,用“让开车的人舒服”这条标准来提高交通效率,并没有让纽约人真正受益。
这观点放在任何城市,都很容易招人恨,招人质疑的,所以她用数据和图像作论据支持。读者们可以不相信大人物的话,但多多少少还是相信数据的。这就给很多大城市常见问题换种思考方式作了个铺垫。比如后边要调整纽约CDOT标准,纽约CDOT学院开讲习班,跟社区领袖征求意见等,这些大众教育都是后来的可行方案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建立共识的过程。
在这其中,作者本人在沟通领域的天赋、魅力和才干,以及专业领域内她对历史交通趋势坦率的洞察力统统发挥作用。书中多个例子都说明,街道设计不枯燥,有好多有创造力的替代方案,而且操作遇到阻力也没关系,先局部试行,看到效果再推行。这也就是Sadik Kahn在演讲之初总结的三步法:
描绘共同愿景;
快速行动;
用数据说话
5-6两章 讲的是他们如何创造性的利用数据,目的是理解需求并确定潜在解决方案。
作者的灵感,来自探讨如何有效发挥创造力满足人的需求。比如说,这本书的5-6两章就描述了纽约市疾控中心尝试用油漆、柱子和混凝土屏障把城市里没什么用的空地转换成有人活动的广场,时代广场是最典型的例子。
原书的图像展示力度很赞,前后对比,用想象建成后的样子激发人们实现它的愿望。
这给我们这些设计师一个启发,表达美好意愿的时候图要有说服力,要像相亲照片一样让人看了心砰砰跳,别光找其他地方光鲜亮丽的照片做参考,偷懒可不成,最好是用照片 PS,“整容”前后对比明显,今后才好说服其他人跟你一起实现它。
第7章 说到她们工作中创新规划的实例,比如“夏季大街”和“无车街道节日”。
Sadik-Kahn与她的团队从公共政策角度,为建立伙伴关系、调整行政结构也贡献了一些思路,以确保方案在政府换届后依然能够持续推进。他们努力确保了公共申请程序从而促进资源公平分配。与此同时,寻找赞助商援助城市也是被鼓励的,但Sadik-Kahn特别提醒不能让公司作为项目唯一的资助方。
第8章和第9章 提到她出任专员期间最有争议的两个方面:自行车车道和自行车交通该占多大份额。
她的团队因为扩大自行车网络和安装自行车共享承受了很多非议。这不奇怪,毕竟开车的人跟想骑车的人利益是不同的,但之前通过教育、沟通,大家已经建立起共同愿景,那就是改善城市安全和提高机动性,于是再作出这些举措也就合乎逻辑了。
在这场争斗中,数据再一次作为斗争武器给反对派强有力的冲击。事实上我们确实看到数据对支持变革的作用。时代广场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出租车频次和交通事故减小程度这些数据表明,时代广场的确在调整后效率提高、对每个人来说也更安全了,这些跟普通人的设想正好相反。
领导力当然也很重要。Sadik Kahn很清楚,当争议很大时,数据不够,市长来凑。
她本人也在结束交通专员期限后立刻加入了退休后纽约市长大人的咨询公司,目前给全世界40多个城市市长出谋划策。此次来中国路演,想必也收割了无数高职位粉丝,给日后合作奠定基础。
最后几章着重讲述了Sadik-Kahn在任期间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比如:安全第一,做好数据以了解行人和骑自行车者在何时何地最危险并给出理由。除此之外,Sadik Kahn团队还致力于改善数百万纽约人的公交服务,包括改善渡轮码头和服务,修补坑洞,修复桥梁,总计数十亿美元。
读这本书 我的收获
能在几年里完成这么多任务,Sadik-Kahn当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很早就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如何建立一个被市长领导核心认同的公共交通愿景,在交通专员这个位置上和无数工作人员、伙伴和拥护者共同来推动这个愿景。
美国在公共领域的人才培养上特别强调使命感,这个使命感不是片面的追求大,因为太大了很可能空洞、无从下手,这个使命感其实定义了你是谁 Does your life speak of a spefic meaning or purpose?
有了鲜明的个人标识,跟你刚刚接触的对方一下子就能明白你是不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使命感强的人,不愿意在跟目标无关的事情上面浪费精力。
因此公共领域的领导者,指的是使命感突出、能感染别人跟Ta一起做事的人。有点像健身房骑行教练在前面动作夸张的作示范,你看了也受鼓舞,不好意思偷懒。
虽然未见Sadik-Kahn本人,但我依然能猜到她工作起来的样子,大概像是在数据分析上不知疲倦的啦啦队长。她清楚手上的证据对推进事情发展是有正向作用的,另一方面,她还有洞察力去快速解决那些偏离轨道的枝节问题。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她不愿意在现场回答具体技术问题的理由吧。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看法,这本书该怎么读比较好。
如果你把这本书当做是她个人职业生涯中一个充满了创造力、锲而不舍的故事,那么作为初入职场的你一定会被鼓舞。因为书中的语言真实生动,所举的交通例子也很好理解。
如果你是位资深老手读这本书,我建议跟随作者看着纽约舞台上这精心策划、最终博得满堂彩的大型剧目。
这本书提醒我们:要挖掘和争取更美好的未来,而不是深陷泥沼,停步不前。在数据的支持下,你可以像Sadik-Kahn和NYCDOT团队一样,获得最具前瞻性的城市创新工作的支持。
正如她在末尾的总结:“纽约做得到,你在其他任何地方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