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科幻小说家曾幻想过喷气背包、飞行汽车和机器人管家,这些东西本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不过至今,它们都还仅限于科幻世界或是实验室。1957年迪士尼乐园的“未来之家”© Guardian 图片来自Bettmann Archive想象中的未来住宅倒是有人付诸实施。1957年,美国加州迪斯尼乐园迎来了太空时代的第一个住宅建筑,它是按当时人们想象的30年后房屋的样子建造的。房屋结构用的是玻璃纤维,房子长着对称的4只翅膀。在它建成后的10年间,参观人数超过2000万。“马林之家”八角形建筑坐落在一根9米长的混凝土柱上 © Guardian另一部代表现代设计的住宅是1960年的“马林之家”(Chemosphere),它建于好莱坞的圣费尔南多山谷,通过缆车到达。这座飞碟造型的住宅,是由建筑师约翰·劳特纳(John Lautner)为年轻的航空工程师莱昂纳德·马林设计的。马林拥有一块陡峭的坡地,花3万美元买下这栋房子,和妻子在这栋房子里抚养了四个孩子。它现在的主人是德国一家出版社的创始人,这人也是个漫画迷。我在这篇文章里要重点讲述的是“未来小屋” (‘futuro house’),这座科幻色彩的住宅作品首次现身于1968年伦敦的一场交易会上。它形如彩色豆荚,或者说像是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明飞行物。当时媒体十分关注这座“未来小屋”,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当天,《纽约时报》就刊登了题为“飞碟形小屋登陆地球”的文章。在雄心勃勃的太空竞赛时代,“未来小屋”为人们提供一个远离传统生活场景的样本。它原子时代的美学的确诱人,设计者专门申请了专利以免粗制滥造的模仿败坏其声誉。未来屋和它的创造者
“未来屋”看上去好像来自外太空,但实际上它来自芬兰,出自建筑师马蒂·苏鲁宁(Matti Suuronen)之手。苏鲁宁受儿时朋友的委托,在雪坡上设计了这个小屋,供一家人在陡峭的山丘过周末。苏鲁宁使用强化塑料和人造材料建造这座未来感的住宅。舱里可以住8个人,用钢腿支撑。舱内的座位及中央桌子是固定的,还有整体式厨房、浴室和卧室。烹饪会用到一只便携式火炉。由于吊舱直径只有8米,因此用平板卡车运输、或用直升机吊装到位都十分可行。《禁地星球》杂志封面的不明飞行物 图片来自Google许多人认为苏鲁宁受到了科幻小说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末,好几部美国杂志都出现了飞碟,包括《神奇故事》(Amazing Stories)和《科学奇闻》(Science Wonder Stories)。50年代的电影中也有对飞碟的精细描绘,包括《地球安然无恙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禁地星球》(Forbidden Planet)。
“未来小屋”之所以如此出名,还因为它实现了量产,也就是在工厂造好后运到另一个地方。全世界大约有30家公司获得过“未来屋”(Futuro)的生产许可。
1968年后,不同版本的未来屋遍布世界各地。
今日芬兰埃斯波市© Britannica
尽管有包容且不差钱的赞助人,苏鲁宁对未来的憧憬是朴素而现实的。他把公司设在赫尔辛基附近的埃斯波市(Espoo),这座城市以芬兰钟表博物馆和死亡金属乐队Children of Bodom的诞生而闻名,后者常常出现在芬兰专辑排行榜上。
除了未来屋,苏鲁宁还设计了自家的房子,与职业钢琴家妻子和他们的三个孩子住在那里。他对细节如此敏锐,以至于能把技术图纸颠倒过来看。即使在最忙的时候,苏鲁宁也没雇超过十个人,由于老板爱睡懒觉,员工早上10点才上班。
塑料曾被视为廉价建材,但生产塑料需要石油,1973年石油危机使油价翻两番,因此房子成本上涨得让人望而却步。短短几年过后,银行再不愿提供资金,于是不得不终结未来屋的实验。70年代后问世的未来屋,多半出于一窥科幻的好奇心,而不再有变革的力量。
苏鲁宁临终前几年很缺钱。他的家人形容说他太和蔼好说话,温和得不适合做生意。他并没有借着设计未来屋的名声赚钱。因为健康问题,他也没有精力签下更多的设计合同。芬兰的建筑业因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而消退,他没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解雇员工,为此耗尽了妻子留下的遗产,甚至不得不以低价拍卖他们自己的房子。
苏鲁宁于2013年去世,享年79岁。他身患癌症,还有心脏和呼吸系统疾病。他对自己的健康甚为乐观,直到最后一次手术前一天还在打排球,至死都没有丧失敏锐的头脑和创造的欲望。时至今日,未来屋的版权依然属于苏鲁宁一家。
未来住宅给世人的启发
未来派建筑是对未知想象的颂扬,它们中的很多也在昙花一现后,走向寂静无声。全世界制造出来100个左右未来屋,如今多数已经被摧毁,还有的另作他用,改成餐馆、儿童游戏室、射击练习场和狗舍。有一间甚至成为佛罗里达州一家脱衣舞俱乐部的贵宾室,门口写着“免费进入太空船”,另有几座在博物馆展出。
塑料乌托邦展出的三座科幻感微型住宅 © Designboo2017年在法国南部一个名为“塑料乌托邦”的展览上,展示了三座受科幻电影影响的微型住宅,除了迪士尼展出的“未来小屋”,苏鲁宁的未来屋,还有乔治·坎迪利斯设计的“六方体”(这座未来感的小屋最初被建在海边)。utopie plastic exhibition
Georges Candilis的六方体
探索世界的各种可能性,是设计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我看来:未来住宅的设计蕴含着深情的意图,允许参考真实(或幻想)世界的样子。它容纳了广阔的建筑领域,既包括历史、建成的造物,也包括幻想和未建成的作品。创造未来住宅的目的可能指向物质或技术集成,但不承诺功能在对象中的首要地位。
- end -
Designboom. futuristic micro-homes land in marseille for 'utopie plastic' exhibition amid stone ruins.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utopie-plastic-exhibition-friche-de-lescalette-marseille-france-08-0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