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北京市新一代智慧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17-08-29 ITS视界

一、前言

多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党委领导下,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不断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了智能交通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交通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但是与“四个中心”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定位相比,与“走前列、创一流”的目标追求相比,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发展现状相比,北京市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未来几年,首都交通管理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交通结构复杂、供需矛盾突出等严峻形势,同时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必须紧紧围绕首都功能定位和人民群众期待,着眼长远、谋划全局,大力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着力提升首都交通管理品质和服务水平,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二、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从2001年开始规模性科技工程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道路交通现代化建设工程、奥运智能交通管理建设工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实施计划(智能三期)等规划,建设了指挥调度、综合监测、信号控制、信息服务等系统,初步构建起智能交通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共建设路面设备2.8万套(台)、单警科技装备1.5万台、中心设备1.4万套(台),机房7300平米、通信线路1.7万余条,为首都交通管理、反恐维稳、重大活动安保、恶劣天气保障等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然而与形势要求和交通管理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1.信息中心基础设施需要升级改造


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信息化系统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使用时间大多超过五年,原有基础资源架构较为老旧,并且应用系统呈“烟囱式”建设模式,内部形成许多“信息孤岛”,无法满足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发展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交通管理警务云及大数据中心,实现基础资源的动态调配,完成软硬件资源集约化管理,有效保障业务连续性。


2.海量数据融合处理能力需要提升


当前,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已积累PB级海量数据,但分散在各系统和各业务部门,在采集、存储、计算、应用过程中,当前的系统架构暴露出诸多瓶颈:系统存储无法弹性扩容;查询速度慢,无法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各类型数据资源分散,无法做到整合分析。根据业务系统需求,亟需提升多节点之间的数据整合管理、多并发的数据处理与应用、跨行业的数据关联挖掘分析等能力。


3.新技术应用需要进一步强化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已成为引领、支撑、服务实战的重要推动力。但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在新技术应用上,缺少前瞻性研究和整体性布局。例如,一些系统建设还是沿用以往的技术标准和独立的上端平台,没有考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架构,给系统集成整合和数据共享应用带来不便。


4.实战应用管理需要全面加强


经过十几年建设,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科技信息化已积累了一定硬件基础,但在应用和管理上仍然较为薄弱,科技应用停留在“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层面,没有形成全警参与、全警应用的格局;海量信息没有物尽其用,仅停留在搜集数据、简单比对等初级应用上,数据信息的深度关联、广度拓展、高端应用亟待加强。


5.路面科技设备需要抓紧更新


按照公安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运行维护规范》(GAT1043-2013)标准,科技设备使用年限为5至7年。而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日常应用的4.2万余件科技设备,有57%使用时间达到7年以上,老化和损坏现象严重,存在安全和使用隐患;部分设备技术指标落后,难以满足当前实战应用需求。


6.科技管理机制需要整合规范


多年来,各业务部门、各交通支(大)队大力推进科技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由于各个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管理要求不一致,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数据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不利于一体化管理。当前,规划、设计、立项、建设、应用、维护等环节亟待规范,明确各单位职责任务,制定具体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既强化科技工作统一归口管理和统筹全盘推动,又最大程度激发各单位科技应用热情。

三、智慧交通发展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公安部“四项建设”总体要求和北京市公安局党委“四个第一”工作理念,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公安部《公安发展“十三五”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北京市公安局《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从首都交通管理实际出发,坚持“法治、创新、智慧”工作思路,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构建新的智慧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体系架构,强力提升首都交通管理品质和服务水平。


2.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保证科技信息化应用和建设在统一的标准、规范、框架下推进,同步改革创新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管理体制机制。


——标准统一、集中共建。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建设和应用标准,基础性、公用性、全局性的信息化建设任务,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模式推进,确保职责明确、架构统一。


——规划指引、强化落实。在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坚持以科技规划为指引,积极推进已经列入规划项目的评审、审批、验收等管理流程,确保规划建设内容快速开展、落实到位。


——统一管理、集中共享。建立全局信息化基础设施统一管理机制,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统一管理,最大限度推动信息资源综合共享应用,提高基础实施管理和应用效能。


——分级应用、确保安全。依托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按照权限分层应用,在保证信息应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价值和信息系统效能。


——紧贴实战、强化应用。大力推进信息数据技术与交通管理实战全面融合,在大数据理念指导下,强化全警多元化数据情报应用;完善路面管理基层实战科技应用,在合成作战理念指导下,全面加强反恐维稳和重大安保活动警务科技保障。


——统建带动、推动自建。以管理和运营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全局性科技建设为带动,以区县自建科技工程为推动,加强科技建设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3.发展目标


围绕“五个统筹”、“五个全覆盖”和“五个优势”,实施新一代智慧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通过自主创新、外部引智,努力构建以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心为龙头,以交通管理警务云平台为核心,以监测控制、指挥调度、信息服务、分析研判和警务综合五大综合应用为着力点,以公安网、智能交通专网和互联网为支撑的科技信息化架构,力争到2020年,建成具有首都交管特色、满足警务实战需要、紧跟现代化交通发展步伐、具有世界领先和国内一流水平的智慧交通管理科技应用体系。


五个统筹,即:项目统筹,调整组织结构,创新工作机制,统一规划设计;标准统筹,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路面设置规范和信息交换、接入规范;数据统筹,建设统一大数据平台,制定数据接入、共享管理规范,实现系统大整合、数据大集中、资源大共享;功能统筹,开发应用高清视频综合复用功能,打破原有系统界限,提高建设效率;网络统筹,按照统一传输网络、统一IP网络架构、统一监控管理原则,开展整体规划建设。


五个全覆盖,即:路口信号全覆盖,全市有建设需求的路口信号灯覆盖率达到100%,交通信号联网率达到95%,并在新建路口全部配建综合监测设备;主干路网综合监测全覆盖,按照“两核六环交通主干防控网”经纬相交、节点严控的设计思路,加快实现主干路网综合监测系统全面覆盖;新建系统上云全覆盖,对使用年限在三年以内的已有设备按照云架构进行改造,所有新建信息化系统上端平台全部按照统一规范,采用云架构、应用大数据技术统筹规划建设;线上线下交通服务全覆盖,加强社会化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共治;业务流程全覆盖,利用移动警务终端应用契机,实现交警业务全部在线化,打造移动警务平台,对执法全过程监督。


五个优势,即:系统优势、数据优势、决策优势、管理优势、服务优势。

四、重大战略任务和实施步骤

按照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一云、一中心、三张网络、五大综合应用”新的智慧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体系架构,力争在三年内,建成紧跟现代化交通发展步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交通管理科技应用体系。


1.搭建“北京交通管理警务云”,实现各项业务“云”上管理。根据北京市公安局《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集成各种云计算技术,改造现有的多层架构平台的运行环境,具备横向扩展、弹性计算、自动调度、自助服务、自动化运维等能力,能够提供资源池化、负载均衡、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在线运算和离线运算等各类云服务,最终建设高性能、高可靠、易扩展及管理流程灵活的北京交通管理警务云平台。支持数据集中建库或分布式存储建模,并能够根据不同交通管理业务场景对底层数据存储的要求提供适宜的数据存储技术。支持大数据在线和离线运算,批量数据处理分析和实时数据处理分析;通过云计算、分布式大数据技术标准化资源池和动态基础架构,实现所有资源的统一运维和灵活调度,满足未来三至五年全局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运行环境支撑,为局内各职能单位、各支队、局外关联业务警种提供方便、快捷、易用的计算资源及数据应用服务。


2.建设“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心”,实现海量数据集中共享,构建首都交通管理“智慧大脑”。以北京市公安局警务大数据建设整体规划为指导,准确把握大数据应用在未来交管警务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牵动作用,完成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心系统框架的搭建、大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的开发,建设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运维、数据资产管理、任务调度、数据共享开放、全文检索模块、数据建模、可视化管理等功能模块建设,通过大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完成数据从各系统接入及整合。从海量多源异构交通数据中提取关键业务信息,挖掘交通流的时空变化模式与规律,结合交通管理历史数据,生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交通管理决策信息,为路面交通管理、区域信号优化控制、大型交通组织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交通管理措施仿真评估及效果预测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并最终破解各系统海量数据分离式管理、碎片化应用等难题,按照多元化采集、集成化汇聚、标准化整合、智能化处理、实战化应用“五化”工作法,提升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指导“五大能力”。


3.打造完善公安网、智能交通专网和互联网“三张网络”,构建交通管理信息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快公安网、智能交通专网和互联网等基础传输、设施建设力度,将通信网络延伸至路面,并采用有线链路、微波、无线宽带LTE、窄带NB-loT等物联网技术,构造智能交通物联网,实现路面道路、车辆、人员等全方位信息实时、大数据量接入,满足交通管理需求;依照公安网边界接入规范,建设智能交通网络安全平台,推进“三网融合”,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为智能交通管理科技系统、办公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发布网络支撑。


4.创新提升监测控制、指挥调度、信息服务、分析研判和警务综合“五大综合应用”,实现智慧交通管理科技应用与交管实战紧密结合。从交通综合监测和信号控制、交通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突、交通信息发布和诱导服务、交通数据统计和分析研判,以及队伍管理、车驾管理、事故预防和安全监管等警务综合应用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对现有科技信息化应用系统升级改造,不断提升现有应用系统的功能潜力、与新建应用系统的融合度;强化跨部门数据整合共享,建立 50 30111 50 15287 0 0 2840 0 0:00:10 0:00:05 0:00:05 2997据多纬采集、分析、复用机制。


具体实施步骤:


2018年,开展北京市交通管理警务云和大数据中心项目申报和建设,搭建交通管理警务云平台,为交通管理信息化提供资源支撑;开展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心系统框架搭建及各系统数据接入工作;开展公安网、智能交通专网、互联网升级改造和智能交通网络安全接入平台建设,规范数据交换与共享,满足业务系统应用需求;重点推进交通信号、综合监测、信息发布等重点项目升级改造和扩建工作。


2019年,继续推进交通管理警务云平台建设,完成大数据预处理模块、异构数据融合和共享数据开放服务系统的开发,实现拥堵扩散分析、路网整体运行状态分析和宏观仿真功能;继续推进公安网、智能交通专网、互联网和智能交通网络安全接入平台建设;对部分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开展监测控制、指挥调度、信息服务、分析研判和警务综合“五大综合应用”建设。


2020年,通过“一云、一中心、三张网络、五大综合应用”的建设,逐步建立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不断优化后端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的系统架构;进一步优化公安网、智能交通专网、互联网架构,实现“三网融合”,实现高效安全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为智能交通管理科技系统、办公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发布网络支撑。推进监测控制、指挥调度、信息服务、分析研判、警务综合等系统建设应用,实现智慧交通管理科技应用与交管实战紧密结合。

五、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管理。在北京市公安局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全局科信体系职能作用,加强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把科技强警摆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牢固树立科技引领的理念,精心组织,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2.推动科技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创新机制,设置科技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专门机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合作和咨询机制,拓宽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渠道,强化借脑借力,实现与有实力的企业、团队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并探索建立购买信息化服务支撑实战的机制模式。


3.制定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大力推动建立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人才梯队的培养、激励、保障机制,健全完善科技信息化建设队伍管理、教育培训、发现培养、绩效考核等制度,打造一支数量稳定、能力优秀的公安交管科技技术人才队伍。


4.建立科技培训和考核体系。建立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考核体系,把民警自学、集中培训和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将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教育培训和考核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科学普及和科技教育方法,积极开展网上培训、远程教育,全面提升民警科技素质。


5.经费保障。本规划拟定的重点建设任务,主要建设资金来源于北京市政府财政投资资金。

文章推荐

会议|2017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暨科技创新论坛将在长沙召开

合肥市成立大数据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看科大国创总裁杨杨如何解读

“鹰眼战车”无死角抓拍违规车辆,成交通违法行为“克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