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建筑新生的第一堂课:建筑十一问

DCD编辑部 设计营递 2023-09-18




亲爱的建筑新生,欢迎你来到建筑学。

在开启这一段未知旅程之前,我想请你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认为的建筑学是什么?

你为什么选择了建筑学?

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开启你的建筑第一课。


2020年9月新学年伊始,Duni设计学院和设计营递共同发起,联动全国包括老八校在内的近50所高校2020级建筑新生,向他们征集问题:


  • 你认为的建筑学是什么?

  • 关于建筑学,你最想了解的问题是什么?


感谢所有建筑新生的积极参与,我们收到了近1000份问卷结果,从中我们根据重复性、争议性等特质挑选出最具代表性11个问题向建筑前辈们发问——


01 您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选择建筑学的?

02 您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什么?

03 您是如何看待建筑学手绘的?

04 您认为建筑学学习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05 可以给建筑新生推荐几本书吗?

06 出国/读博的经历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

07 你怎么看待建筑学专业熬夜/加班现象?

08 在您的建筑生涯中,有什么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吗?

09 对影响比较深的建筑师是?

10 互联网时代,面对各方面涌来的信息,建筑新生应当如何应对?

11 您的建筑追求是什么?


有人说,建筑已死,建筑学已经没有未来。

迷茫、困惑、劝退好像是初入建筑之门的新生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为了回答同学们提出的11个问题,我们邀请了来自建筑各个领域的建筑前辈:凌克戈、汤凤龙、王志明、韩韬、陈昊,吕琪;他们有的是新锐建筑设计公司董事,有的是建筑学者,有的是大师事务所建筑师,有的是设计大院建筑总监,有的是先锋的独立建筑师,也有的是多学科建筑实践者;在建筑这条路上,他们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六场深度采访,六种精彩解答。面对2020级建筑新生的真诚发问,六位建筑前辈从个人对建筑的思考出发,结合自身的过往经历诚挚地回答了这11个问题。同时我们也将嘉宾们的回答制作成片,于10月初已在近50所高校集体点映播出。使他们提出的问题得到反馈,同学们观看后纷纷表示对自己未来的建筑之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给建筑新生的第一堂课(上集)


建议先食用完整版视频


—部分采访内容节选—

关键词:画画、艺术创造性、想象



采访手札:

和大多数同学们一样,选择建筑学,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做出的主观选择。不管是出于对画画和艺术的喜欢,还是想从事一些更富有创造力专业,亦或者“它能改变你对生活或世界的想象”。

在初入建筑之门的时刻,他们和同学们一样,对于建筑学不够了解,满怀着对建筑学的最热血的冲动和想象,义无反顾,踏上建筑之路。




汤凤龙:
因为一张前苏联的建筑画,使我在心里对建筑画以及透视关系有了一定的感知,觉得有意思。转念一想,既然已经学过画画了,那就学建筑吧。

王志明:
我本身不太喜欢念书,不是很喜欢死板的学习方式。从这点出发,就想从事一些比较有创造性的专业。

韩韬:
在高中的一节艺术课上,恰逢911事件刚刚爆发,以此为话题我做了一场关于超高层的演讲,可能在那时,不知不觉就和建筑结下了一些不解之缘。

陈昊:
高中的时候通过媒体,看到一些跟建筑相关的资讯。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做的一个图书馆;还有库哈斯做的那些私宅。那时候感觉这个行业里的人和房子,与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人和房子不一样,打破了自己固有的认知,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它能改变你对生活或世界的一些想象。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设计的这座建筑自2012年巴塞罗那自然科学博物馆重新落址于此

便以“蓝色博物馆”的形象而广为人知

©贡梦琼


库哈斯 波尔多住宅
图片来源网络


关键词:美的认知、抖不散、感知力、空间体验、建筑思维



采访手札:

进入大学,我们会经历无数的专业课,从大一的美术课,到各种设计课,包括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力学这样的理论课,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在建筑不同领域,深有建树的老师们,可是——


建筑学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被教授?

什么是建筑教育?


怀着这些思考,我们向嘉宾问出了这个问题。嘉宾们的第一反应,让我们对建筑教育本身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思考。





凌克戈: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一堂美术课,那时候黄健老师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对我后面做设计的影响其实都挺大的。


“我们要训练的是一种美感,而不是一种技法。技法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获得,只要肯努力技法是学得很快的。但对于美的认知,对于建筑设计的感知,才是这个课程训练中希望大家所达到的。”

©设计营递

吕琪:
大一刚入学不久,设计老师跟我们说:
“建筑并不是靠学出来而是悟出来的。” 

当我们把思考的逻辑,从装饰性转化成对空间体验的思考,才是真正意义上,以建筑思维去思考世界。
 
汤凤龙:
我没有特别深刻的某一堂课,许多老师的只言片语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往往是一瞬间的启发。

当时赵秀恒先生对建筑设计有个比喻:
“做建筑设计就像揉一团面,最开始面里面有各种沙子石头等杂质,需要你细细揉搓,一点点把这些杂质摘出去,最后把它揉成完美的面团。”

比如我的导师莫天伟老师转述冯纪忠先生的几件事儿。

“设计是什么呢?设计就是一张网,这个网可以任意去变形,但这张网是抖不散的,叫‘抖不散’。”

©设计营递


冯先生曾经给学生出过一个题:“假如你置身于荒岛上,周遭只有树、石头这种原始材料,你只能用荒岛上现有的材料给自己造一个房子,你怎么去造?”


同时结合到冯先生的作品——方塔园的何陋轩就还原了这一情景:在郊区的一个孤岛上,周围原始环境下只有毛竹、废弃的砖和石头。将每种材料的特性完全挖掘出来,使得建筑的生命力和场地的生命力通过这种材料的嫁接延续成一体,这就是一种非常伟大的建构。


 图片来源网络


 图源:《久违的现代》

关键词:手绘表现、快速记录、工程制图、亲缘性





采访手札:

建筑手绘在如今的建筑学习过程中是否依旧重要?是近年来建筑教育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绘画基础课有无作用?


部分建筑师认为,手绘能力作为建筑师的基本素养,能够快速的记录和表达设计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也有的建筑师则认为,建筑手绘作为辅助表达设计的一种工具,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同步进化,既然如今已经有更高效的画图工具辅助我们快速表达,那建筑的手绘能力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这次的采访中,也非常有趣地呈现了这两种不同观点。但归根到底,手绘作为辅助设计表达的工具,其快速记录和正确表达性要比美术性重要的多。





韩韬:

手绘是学习建筑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专业本身有它的特殊性,手绘这件事情可以分三个点来讲:


©设计营递

一、手绘表现:如何运用基本的构图逻辑,美感素养来构建一幅好的效果图是很重要的,在以前,用手绘来呈现一幅表现力非常好的作品的人不是少数;如今,当大家都用计算机去制图的时候,你具备这样的技能,你就是稀缺资源。


二、快速记录:设计的思路永远是先在脑子里构建虚拟的空间,再呈现到纸面上,最后才成为立体的三维实体。能快速地把脑中构建的思维用草图或者自己习惯的方式去记录下来,这是建筑师的一个基本素养。

 

三、工程制图:在建筑的职业生涯过程当中,会经历一系列的考试,考研要画快题,将来还有一级注册建筑师的执业考试,这些都需要大家有工程制图的能力。如何用尺规去完成一幅漂亮干净的图纸,这个也是建筑师的重要技能。

 
汤凤龙:
现在有一种趋势是大家都不用手画图了。但建筑师最重要的三个技能就是:眼、心或脑、手的三位一体,从目之所及,设计思维到手绘表现,整个过程一定要符合规律。电脑画图对建筑的感受,信息的传达存在一定隔阂。并不利于设计灵感的输出和交互。这时候手绘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即使你没有进行真正的实体建造,但当你画一个混凝土构造的时候,你就能体验到这种建造的过程,这个亲缘感受性特别重要。

 

关键词:提问收集、独立思考、前置批评、运用工具




采访手札: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嘉宾们的回答出奇得一致,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问的能力,批评的能力,运用工具的能力是远比方案设计本身更为重要的能力。


又或者说大家具备了这样能力与素质,建筑学本身专业上的学习就变得顺其自然了。





王志明:

资料收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果想突破现有的标准或刻板形象去做一些新的东西,首先要对现有的东西有清晰的认知,通过Research了解现有的一切,接着再问自己:

为什么我一定要跟着现有的框架去走?

为什么我不能跳出这个框架,去做不一样的事情?


凌克戈:

掌握一种看待设计和独立思考的方法。从建筑逻辑、空间、构造入手独立思考,学会批评。当大家看到一个设计时,要学会前置批评,即批判的吸收。抱着批评的态度去探究,先去找它的缺点,在找缺点的过程中同时会发现它的优点。


特别是处于媒体时代的当下,过多的媒体资讯,所有人都在往一个方向宣传,影响力就变得单一。多元化的独立思考能力显得愈发单薄。

 

韩韬: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更广泛一点的。我一直认为教育的目的无非是三个:

一、学会如何学习:找到想要研究的问题,同时学习如何获取有用的知识,这是不管哪个专业的大学生,都需要去学习的一件事情。


二、学会运用工具:这个工具从更广泛的角度讲,是辅助学习的能力。比如语言能力、第二外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包括学习一些能够辅助快速学习的方法:比如快速记忆法、快速阅读法等,这些也都是工具。


三、学会独立思考:从本科到研究生,最大的跨越是如何自主地去组织研究框架。整个本科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形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世界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我们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有辩论、争论的过程。对整个学科,对整个专业都是更加有意思的。这个也是我们所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关键词:轻松、兴趣、建筑梦想、生活状态



采访手札:

除去传统的学院派推荐书目,我们的嘉宾也推荐了他们心中比较适合大家在这个阶段阅读的书籍。在专业性的学习之外,全方面地培养对于建筑本身的兴趣和怀揣对建筑的无限想象也很重要。正如韩韬老师所说:


“有梦想,才有可能。”





王志明:


如果要以一个比较轻松的方式去了解建筑的话,我比较推荐《PLOT》这个系列的书。它是通过访谈的形式,逐步挖掘大师们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以一种比较亲切的方式去了解大师。了解他们从方案到落地过程的整个心态变化,这是很有趣的一个过程。

 

韩韬:


我推荐两本我个人觉得比较适合的书。


第一本是汉宝德老师的《给青年建筑的信》,通过书信的方式,把一个前辈对青年人的关切娓娓道来,书里面的语言是非常亲切的,口语化的。即便在我们访谈中,对部分新生的问题不能充分解答,同学们也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答案。



另外一本书是理查德·罗杰斯的《A Place for All People》,中文译名为《建筑的梦想》。如果你想选择建筑作为自己的职业,这本书比较完整的呈现了一个建筑师的生活状态,让你对建筑师的职业道路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另外这两本书都是与梦想有关的书,对于大一的建筑新生来说,还是要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可能。


END


一个彩蛋:
矶崎新先生得普奖前后有什么变化?

王志明: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跟他开会的次数更多了,矶崎新先生来上海的频率也更多了。


之前也会开会,但基本都是视频会议,或是我们发图纸过去给他确认,频率大概在一周一次,毕竟上海工作室也需要时间去推进方案。当矶崎新先生获奖之后,开会的频率就变成一周三次左右,一方面是项目更多,有更多大型的国际性竞赛,会邀请我们公司去参与。另一方面,矶崎新先生对项目的要求会更高,对项目的参与度也会更高。

我读书的时候也会看一些矶崎新的作品,想象中大师应该是很难接触的一种状态,但当我在矶崎新+胡倩上海工作室工作至今,跟着矶崎新先生一起做项目,一起出差、一起汇报,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大师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一个人,他私底下就是一个很随和的老师。


你会跟他一起吃早餐,帮他拿豆浆,他不爱吃什么东西你都会知道。对大师有另外一个方面的认知,这个经历还蛮有趣的。他们真的不是在课本上那种高高在上的状态,反而是和你像朋友一样。


另外他是一个很坚持的人。当他想去西藏体验中国的风土建筑人情,因为年纪关系需要吃红顶天,一般人吃两周就差不多了,但矶崎新先生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在去之前坚持吃了好几个月(笑)他对自己想做的事情都非常坚持,不只是在设计上,生活上亦是如此。

作为一位89岁的老师来说是挺宝贵的。



给建筑新生的第一堂课(下集)


建议先食用完整版视频


—部分采访内容节选—


关键词:经历、实地见证、建筑观蜕变、不同文化




采访手札:

直接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是毕业关头同学们常常会思索的问题,不满足于本科的建筑学习,想要继续深造,但出国/读研读博到底能带来什么?同时建筑就业环境并不太好的当下,继续读研,出国留学,甚至读博,仿佛成为了部分建筑学生对“行业内卷”的消极抵抗。


那么对于主动选择读研,出国,读博的嘉宾们,这些经历到底给他们的职业生涯带来哪些影响?





吕琪:

留学的经历,最主要的是拓展自己的见闻和经历。
对我来说主要是三方面:
一、实地见证大师作品。很多大师的作品比如:风格派的乌德勒支住宅,我们一般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蒙德里安的具象化表达,那么将艺术作品具象一下,就一定是大师作品了吗?


©马松瑞

©马松瑞


©马松瑞

直到我亲眼见到这件作品的时候,才发现它内在的许多精妙设计,是在课本上无法展示的,这可能才是它成为伟大作品的根本原因。

二、了解完全区别于中国的设计背景。有一些作品成为经典,是当地的气候条件或者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当我在清华读景观硕士的时候,有本课外必读叫做《交往与空间》。


书中关于“到底什么样的开放空间可以更多的吸引人停留驻足?”探讨研究非常透彻。但当我去了北欧之后,我就深刻意识到:“为什么只有北欧人民才能够写出这样的书呢?”因为他们的气候条件太差了,只有特别精妙的空间才能够吸引并不愿意出门的北欧人民。

归根结底,我们是想要去设计更贴合我们国家文化背景的建筑,当我们跳出来熟悉的文化环境去看看完全不同的设计,才会更理解哪些是真正适合我们国家的设计元素。

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融。跟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去交流生活,这一段经历对于未来的生活工作的过程中都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

汤凤龙:
人的一生很难有一段时间静下心来单纯地去做一件事情,我读博的3到4年是我整个建筑观的蜕变。这是一种去繁就简的过程,通过论文的研究让我对建筑学的认识更深刻。

陈昊:
让你可以更坦然地看待世界。相对不那么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不那么在意所谓的世俗的成就,因为周围优秀的人很多,反而显得优秀这件事也不那么重要。



关键词:成长、效率、不纠结、不轻易推翻、理想状态




采访手札:

这个问题是在面向2020级新生问题征集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留言映入眼帘:

“不熬夜,能学好建筑学吗?”


不熬夜,不加班,就不是好的建筑狗?除了对行业现状的无奈,嘉宾们也对能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加班/熬夜的意义变得更正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王志明:

如果加班能促使你快速成长,又得到一些新的技能和认知,甚至突破自己,我认为在加班过程中会得到很大的快乐。

凌克戈:
学生时代熬夜原因有三:
一、纠结,不到最后一刻定不了方案。
二、遇到设计难点不去解决问题,而是不停推翻原先的方案。
三、精益求精,熬夜把课设做到完美。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不必过分纠结,也不要轻易更改方案,逐渐推导积累的方案总比临时的方案要好,除非是更天才般的点子。同时也不必苛求完美,一份优秀的作业与完美的作业差距主要在表现上,如果同学们一草二草正草都是优秀的,到正图阶段,也不必过于苛求图面效果。

如果是工作中的熬夜呢?一般来说,公司提拔员工,不会以一个人的熬夜/加班的时间长短为标准。最后的成果往往才是关键,提高效率、不纠结、一次次深化不要轻易推翻原先的方案是不熬夜的前提。


汤凤龙:
去完成你认为值得的事情,时间的付出是必要的。
当进入创作状态,灵感迸发的时刻是停不下来的,即使有时候不加班,晚上回去也会失眠,想着设计稿,自然而然回到工作状态。

但是现实社会,大家疲于生计,疲于交图也是很无奈的状态,事情都有两面性,最理想的状态是把熬夜的价值发挥到更正面的价值上。

关键词:自我调整、个人成长、多元尝试建筑学认知




采访手札:

在建筑生涯的某一瞬,有没有被击中的感觉?或者长期处于一种蛰伏状态的时候,蓦然回首,才发现收获良多?


在那个当下,对于建筑或许才突然有了全新的认识。





凌克戈:

07年之前,我都在做投标。07年之后我开始到生产所做项目负责人,在生产所的那段时期是对我来说是比较有价值的几年,07年也算是转折点。

大院分工比较细,我当时方案的做得还不错,于是有机会作为主创去负责了近200多个项目的方案设计,07年之后我对自己今后的个人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下定决定离开创作所去生产所更全面地磨练自己。



当你负责项目的时候,要去面对业主,去解决所有的问题,不仅仅是设计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会促使你多元化地去发展尝试。我们要把事情做好,意味着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协调处理好,让大家怀着同样目标去完成一件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汤凤龙:

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前,我还没有形成的个人对于建筑学的认知。建筑学的外延太大,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无数漂亮的建筑使你成为强大的描摹者,很容易仅仅停留在“拿来主义”的层面。


完成博士论文之后使我知道建筑本身没那么肤浅,促使我更深入的去了解,学会运用建筑学本体性的脉络和语言完成设计。


关键词:感动、质朴建筑限制现代主义




采访手札:

嘉宾们和我们建筑学子一样,提起自己所喜爱的建筑大师,总是滔滔不绝,我也留意到,嘉宾们所喜爱的建筑师们往往给嘉宾个人带给我的感受出奇一致。


这就是偶像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着我们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职业发展。





吕琪:

我最喜欢的建筑师是彼得·卒姆托。

柯伦巴艺术博物馆

©贡梦琼


克劳斯田园教堂
©贡梦琼

当我从科隆的柯伦巴博物馆转到他的教堂空间时,那一瞬间就被墙上光影变化,从双层皮的砖墙里面透过来的,像星空一样的光给打动了。那一刻,我深深理解到真正好的建筑师,并不需要给你讲述过多的设计故事,当你站在那里的那一刻,你就会被感动。



汤凤龙:

我写过的,我肯定是喜欢的。

从基本的功能逻辑、形体空间组织、纯几何关系到实体建构,沿着这个派系的现代主义建筑师,我都是很感兴趣的。赖特、密斯、康、贝聿铭、安藤忠雄,这几位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五位建筑师。
他们的作品都很伟大,但也都很质朴,没有任何做作的、夸张的形态化的表达,这一点也是一脉相承的。

王志明:
我学生时代比较喜欢的一位建筑师是扎哈·哈迪德。

©马松瑞

©马松瑞

在那个时代,世界上能将曲面流动性建筑实现,并真正落地的建筑师只有她。当大家都觉得夸张的曲面,随意流动的建筑形态很不现实时,她跳脱了年代对建筑的限制。同时带给世界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关键词:专注力、自我思考、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梳理与提炼




采访手札:

关于这一点,嘉宾们也有趣地形成了两派观点,有的嘉宾认为,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腐蚀建筑青年学子的专注力和耐心,过度碎片化的信息使得同学们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建筑兴趣点。


也有嘉宾认为,信息爆炸的时代使得资料获取变得更容易。能够更直观的看到建筑照片,影像资料对于建筑学学习很有帮助,但同时筛选和归纳信息的能力也变得尤为重要。





汤凤龙:
现在属于信息疯狂爆炸时代,过多碎片化的信息使得大学生很难聚焦。我们那时候基本都是到资料室、图书馆去查资料,接收到的建筑信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聚焦的,会盯着一本大师著作去钻研。现在的信息量太爆炸了,反倒大家没有那种耐心和专注力去管窥锥指地看一个东西。


在庞杂的信息当中一定要找到自己内心最深的触动,每个人都要建构属于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并不一定要全盘接受学校里普适性的教育。

韩韬:
好的方面会大于坏的方面。
大家获取知识的渠道越多是越有利的一件事,特别对于建筑专业来说,很多信息是通过图片,通过视觉而不仅仅是文字来传递。

一栋新建成的建筑作品,如果能够快速的获取建筑效果图与图纸,就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汲取世界最前沿的研究、设计与语汇。


同时,看过只是过程,所有的信息资讯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会形成你自己的东西。而当信息资讯爆炸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筛选就变得困难且浪费时间。

“如何从繁杂信息中准确获取想要的信息,并经过思考,变成对你有用的知识。此时,梳理和提炼的能力就变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真善美、建筑体系、原创能力




采访手札:

这个问题乍一听好像有点空,斟酌一番,我们还是问出了,不论是对于建筑本身的上下求索,还是是对建筑作品的无限追求,亦或是对中国建筑的现状的试图改变,追求也好,初心也罢。


总而言之,我们还需要建筑,我们还热爱建筑。





汤凤龙:
老祖宗说的话是最重要的,回到维特鲁威的建筑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表现性的东西是排在最后的,从人的角度去考虑功能使用,使空间的体验舒服,建造上经济实用,各种性能是合适的,就是我们说的真善美。

真善美就跟建筑的实用,坚固,美观是一样。美是建立的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没有前两者的真和善,没有实用性、建造性,美是虚空的。

吕琪:
我会更想要去了解我的规划项目到底是不是可以实现的?那在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在成立个人工作室以后,作为一个小但更为灵活的团队,我们就可以有精力死磕一个小的项目,把它做精做好。比如我们现在做的民宿的一些项目,期间会跟各种团队合作,包括建筑室内的公司,以及是更加落地的施工图的团队。整个过程中我们会一起讨论,遇到困难时他们反馈给我们,我们再返回到设计上面去修改,一直不断的去磨合直到项目的落地。

陈昊:
试图把一些东西做的不一样。即便是去做一些商业性的建筑,也能够有一些超越的点。


即使这个点不一定能够在每个项目里顺利地实现,但你总会使劲去达到那个东西。为了达到那个东西肯定会付出很多代价,有可能最后还是很失望,但很正常。

韩韬:
如何去强化我们的原创能力,如何在非常重要的国家级的项目当中,在同样的平台上与国际一线的事务所去竞争,去赢得一些项目。不断的提升国内原创的品质。



凌克戈:
我自己比较深刻的思考是:中国的建筑师和国外的建筑师相比是个人能力的差距还是设计体系的差距?

后来因为我很多项目都是和国外的建筑事务所去PK(比如:世博中心)。那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其实不是个人的差距而是一种体系的差距。国有设计院的体系因为有各种限制的条件不太可能支持你去建立这种设计体系,因此我才创立了都设。

盐城黄海湿地博物馆(老火车站改造)

©都设设计


都设从创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没有去走住宅发展的路,而主要以大型公建为主,这是一条相对来说比较难走的路。


佛山万科天空之城

©都设设计

但是我们需要去做那些难做的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把设计体系建立好。我们要建立一套和KPF、SOM差不多的建筑体系,我们中国的建筑公司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体系才能在一些大型项目里和国外的建筑公司竞争。


南京高力新庄广场
©都设设计
现在来看,从2012年创立至今,我们有四五个超高层,一些商业综合体,包括大型的项目,博物馆,剧院已建成或在建中。以目前的效果来看,我认为只要体系建立了,在国内外大型项目的竞争中,中国的建筑师对比国外的建筑师并不会存在劣势。这也是我创立都设的初心,现在来看八年过去了,我觉得方向是对的,虽然很苦。


文末彩蛋:

给建筑新生送上一句祝福——



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吕琪



有梦想,才有可能。

——韩韬



让建筑如愿呈现。

——汤凤龙



不着急,慢慢成长及感受。

——王志明



多走,多看,多想。

——凌克戈



The pleasure of abiding.

The pleasure of ordinary devotion.

——陈昊


end




出品: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

制片: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

联合制片:DCD设计营递


策划团队:


监制/制片

Duni设计学院

负责人张蕾

摄影/剪辑

同济大学

硕士在读马松瑞

摄影/剪辑

伦敦大学学院

硕士在读刘柏耀

采访/撰稿

设计营递编辑

汪若男


宣传团队:


汪若男、翟继尧、葛正东、杨明、高慧敏


特别鸣谢:


都设设计、矶崎新+胡倩工作室、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国际设计中心、

上海绿建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合尘建筑设计事务所、LEL Studio  


特别支持:
同济大学学生会、东南大学学生组织、天津大学学生会、重庆大学学生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会、湖南大学学生会、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学生会、山东大学学生会、深圳大学学生会、北京工业大学学生会、大连理工学生组织、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组织、南通大学学生组织、扬州大学学生组织、苏州科技大学学生会、苏州大学学生会、陆军工程大学学生组织、浙江科技学院学生组织、宁波大学建协、浙江工业大学建协、浙江理工大学学生组织、嘉兴学院学生组织、上海大学学生组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组织、安徽建筑大学学生会、安徽工业大学学生会、湖南城市学院学生组织、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学生会、烟台大学学生会、青岛农业大学学生组织、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组织、山东科技大学学生组织、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组织、河北大学建协、西安科技大学学生会、华侨大学学生组织、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组织、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组织、长江大学学生会、湖北工业大学小筑暇居、武汉轻工大学学生组织、湖北工程学院学生组织、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组织、惠州学院学生组织、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文末福利:
文末留言告诉我们你的观后感
或建筑学习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
留言点赞前十将有机会获得嘉宾亲笔签名明信片




 

新浪微博关注@Duni设计独角兽

b站关注@迪优尼设计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