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建筑新生的第一堂课:建筑十一问
“
亲爱的建筑新生,欢迎你来到建筑学。
在开启这一段未知旅程之前,我想请你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认为的建筑学是什么?
你为什么选择了建筑学?
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开启你的建筑第一课。
”
2020年9月新学年伊始,Duni设计学院和设计营递共同发起,联动全国包括老八校在内的近50所高校2020级建筑新生,向他们征集问题:
你认为的建筑学是什么?
关于建筑学,你最想了解的问题是什么?
感谢所有建筑新生的积极参与,我们收到了近1000份问卷结果,从中我们根据重复性、争议性等特质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1个问题向建筑前辈们发问——
01 您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选择建筑学的?
02 您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什么?
03 您是如何看待建筑学手绘的?
04 您认为建筑学学习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05 可以给建筑新生推荐几本书吗?
06 出国/读博的经历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
07 你怎么看待建筑学专业熬夜/加班现象?
08 在您的建筑生涯中,有什么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吗?
09 对影响比较深的建筑师是?
10 互联网时代,面对各方面涌来的信息,建筑新生应当如何应对?
11 您的建筑追求是什么?
有人说,建筑已死,建筑学已经没有未来。
迷茫、困惑、劝退好像是初入建筑之门的新生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为了回答同学们提出的11个问题,我们邀请了来自建筑各个领域的建筑前辈:凌克戈、汤凤龙、王志明、韩韬、陈昊,吕琪;他们有的是新锐建筑设计公司董事,有的是建筑学者,有的是大师事务所建筑师,有的是设计大院建筑总监,有的是先锋的独立建筑师,也有的是多学科建筑实践者;在建筑这条路上,他们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六场深度采访,六种精彩解答。面对2020级建筑新生的真诚发问,六位建筑前辈从个人对建筑的思考出发,结合自身的过往经历诚挚地回答了这11个问题。同时我们也将嘉宾们的回答制作成片,于10月初已在近50所高校集体点映播出。使他们提出的问题得到反馈,同学们观看后纷纷表示对自己未来的建筑之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给建筑新生的第一堂课(上集)
—部分采访内容节选—
采访手札:
和大多数同学们一样,选择建筑学,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做出的主观选择。不管是出于对画画和艺术的喜欢,还是想从事一些更富有创造力专业,亦或者“它能改变你对生活或世界的想象”。
在初入建筑之门的时刻,他们和同学们一样,对于建筑学不够了解,满怀着对建筑学的最热血的冲动和想象,义无反顾,踏上建筑之路。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设计的这座建筑自2012年巴塞罗那自然科学博物馆重新落址于此
便以“蓝色博物馆”的形象而广为人知
©贡梦琼
采访手札:
进入大学,我们会经历无数的专业课,从大一的美术课,到各种设计课,包括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力学这样的理论课,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在建筑不同领域,深有建树的老师们,可是——
建筑学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被教授?
什么是建筑教育?
怀着这些思考,我们向嘉宾问出了这个问题。嘉宾们的第一反应,让我们对建筑教育本身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思考。
凌克戈: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一堂美术课,那时候黄健老师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对我后面做设计的影响其实都挺大的。
©设计营递
冯先生曾经给学生出过一个题:“假如你置身于荒岛上,周遭只有树、石头这种原始材料,你只能用荒岛上现有的材料给自己造一个房子,你怎么去造?”
同时结合到冯先生的作品——方塔园的何陋轩就还原了这一情景:在郊区的一个孤岛上,周围原始环境下只有毛竹、废弃的砖和石头。将每种材料的特性完全挖掘出来,使得建筑的生命力和场地的生命力通过这种材料的嫁接延续成一体,这就是一种非常伟大的建构。
图片来源网络
关键词:手绘表现、快速记录、工程制图、亲缘性
采访手札:
建筑手绘在如今的建筑学习过程中是否依旧重要?是近年来建筑教育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绘画基础课有无作用?
部分建筑师认为,手绘能力作为建筑师的基本素养,能够快速的记录和表达设计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也有的建筑师则认为,建筑手绘作为辅助表达设计的一种工具,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同步进化,既然如今已经有更高效的画图工具辅助我们快速表达,那建筑的手绘能力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这次的采访中,也非常有趣地呈现了这两种不同观点。但归根到底,手绘作为辅助设计表达的工具,其快速记录和正确表达性要比美术性重要的多。
韩韬:
手绘是学习建筑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专业本身有它的特殊性,手绘这件事情可以分三个点来讲:
一、手绘表现:如何运用基本的构图逻辑,美感素养来构建一幅好的效果图是很重要的,在以前,用手绘来呈现一幅表现力非常好的作品的人不是少数;如今,当大家都用计算机去制图的时候,你具备这样的技能,你就是稀缺资源。
二、快速记录:设计的思路永远是先在脑子里构建虚拟的空间,再呈现到纸面上,最后才成为立体的三维实体。能快速地把脑中构建的思维用草图或者自己习惯的方式去记录下来,这是建筑师的一个基本素养。
三、工程制图:在建筑的职业生涯过程当中,会经历一系列的考试,考研要画快题,将来还有一级注册建筑师的执业考试,这些都需要大家有工程制图的能力。如何用尺规去完成一幅漂亮干净的图纸,这个也是建筑师的重要技能。
关键词:提问收集、独立思考、前置批评、运用工具
采访手札: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嘉宾们的回答出奇得一致,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问的能力,批评的能力,运用工具的能力是远比方案设计本身更为重要的能力。
又或者说大家具备了这样能力与素质,建筑学本身专业上的学习就变得顺其自然了。
王志明:
资料收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果想突破现有的标准或刻板形象去做一些新的东西,首先要对现有的东西有清晰的认知,通过Research了解现有的一切,接着再问自己:
为什么我一定要跟着现有的框架去走?
为什么我不能跳出这个框架,去做不一样的事情?
凌克戈:
掌握一种看待设计和独立思考的方法。从建筑逻辑、空间、构造入手独立思考,学会批评。当大家看到一个设计时,要学会前置批评,即批判的吸收。抱着批评的态度去探究,先去找它的缺点,在找缺点的过程中同时会发现它的优点。
特别是处于媒体时代的当下,过多的媒体资讯,所有人都在往一个方向宣传,影响力就变得单一。多元化的独立思考能力显得愈发单薄。
韩韬: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更广泛一点的。我一直认为教育的目的无非是三个:
一、学会如何学习:找到想要研究的问题,同时学习如何获取有用的知识,这是不管哪个专业的大学生,都需要去学习的一件事情。
二、学会运用工具:这个工具从更广泛的角度讲,是辅助学习的能力。比如语言能力、第二外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包括学习一些能够辅助快速学习的方法:比如快速记忆法、快速阅读法等,这些也都是工具。
三、学会独立思考:从本科到研究生,最大的跨越是如何自主地去组织研究框架。整个本科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形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世界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我们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有辩论、争论的过程。对整个学科,对整个专业都是更加有意思的。这个也是我们所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采访手札:
除去传统的学院派推荐书目,我们的嘉宾也推荐了他们心中比较适合大家在这个阶段阅读的书籍。在专业性的学习之外,全方面地培养对于建筑本身的兴趣和怀揣对建筑的无限想象也很重要。正如韩韬老师所说:
“有梦想,才有可能。”
王志明:
如果要以一个比较轻松的方式去了解建筑的话,我比较推荐《PLOT》这个系列的书。它是通过访谈的形式,逐步挖掘大师们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以一种比较亲切的方式去了解大师。了解他们从方案到落地过程的整个心态变化,这是很有趣的一个过程。
韩韬:
我推荐两本我个人觉得比较适合的书。
第一本是汉宝德老师的《给青年建筑的信》,通过书信的方式,把一个前辈对青年人的关切娓娓道来,书里面的语言是非常亲切的,口语化的。即便在我们访谈中,对部分新生的问题不能充分解答,同学们也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答案。
END
你会跟他一起吃早餐,帮他拿豆浆,他不爱吃什么东西你都会知道。对大师有另外一个方面的认知,这个经历还蛮有趣的。他们真的不是在课本上那种高高在上的状态,反而是和你像朋友一样。
给建筑新生的第一堂课(下集)
—部分采访内容节选—
关键词:经历、实地见证、建筑观蜕变、不同文化
采访手札:
直接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是毕业关头同学们常常会思索的问题,不满足于本科的建筑学习,想要继续深造,但出国/读研读博到底能带来什么?同时建筑就业环境并不太好的当下,继续读研,出国留学,甚至读博,仿佛成为了部分建筑学生对“行业内卷”的消极抵抗。
那么对于主动选择读研,出国,读博的嘉宾们,这些经历到底给他们的职业生涯带来哪些影响?
吕琪:
关键词:成长、效率、不纠结、不轻易推翻、理想状态
采访手札:
这个问题是在面向2020级新生问题征集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留言映入眼帘:
“不熬夜,能学好建筑学吗?”
不熬夜,不加班,就不是好的建筑狗?除了对行业现状的无奈,嘉宾们也对能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加班/熬夜的意义变得更正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王志明:
关键词:自我调整、个人成长、多元尝试、建筑学认知
采访手札:
在建筑生涯的某一瞬,有没有被击中的感觉?或者长期处于一种蛰伏状态的时候,蓦然回首,才发现收获良多?
在那个当下,对于建筑或许才突然有了全新的认识。
凌克戈:
当你负责项目的时候,要去面对业主,去解决所有的问题,不仅仅是设计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会促使你多元化地去发展尝试。我们要把事情做好,意味着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协调处理好,让大家怀着同样目标去完成一件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前,我还没有形成的个人对于建筑学的认知。建筑学的外延太大,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无数漂亮的建筑使你成为强大的描摹者,很容易仅仅停留在“拿来主义”的层面。
完成博士论文之后使我知道建筑本身没那么肤浅,促使我更深入的去了解,学会运用建筑学本体性的脉络和语言完成设计。
关键词:感动、质朴、建筑限制、现代主义
采访手札:
嘉宾们和我们建筑学子一样,提起自己所喜爱的建筑大师,总是滔滔不绝,我也留意到,嘉宾们所喜爱的建筑师们往往给嘉宾个人带给我的感受出奇一致。
这就是偶像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着我们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职业发展。
吕琪:
我最喜欢的建筑师是彼得·卒姆托。
柯伦巴艺术博物馆
©贡梦琼
当我从科隆的柯伦巴博物馆转到他的教堂空间时,那一瞬间就被墙上光影变化,从双层皮的砖墙里面透过来的,像星空一样的光给打动了。那一刻,我深深理解到真正好的建筑师,并不需要给你讲述过多的设计故事,当你站在那里的那一刻,你就会被感动。
汤凤龙:
关键词:专注力、自我思考、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梳理与提炼
采访手札:
关于这一点,嘉宾们也有趣地形成了两派观点,有的嘉宾认为,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腐蚀建筑青年学子的专注力和耐心,过度碎片化的信息使得同学们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建筑兴趣点。
也有嘉宾认为,信息爆炸的时代使得资料获取变得更容易。能够更直观的看到建筑照片,影像资料对于建筑学学习很有帮助,但同时筛选和归纳信息的能力也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真善美、建筑体系、原创能力
采访手札:
这个问题乍一听好像有点空,斟酌一番,我们还是问出了,不论是对于建筑本身的上下求索,还是是对建筑作品的无限追求,亦或是对中国建筑的现状的试图改变,追求也好,初心也罢。
总而言之,我们还需要建筑,我们还热爱建筑。
盐城黄海湿地博物馆(老火车站改造)
©都设设计
都设从创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没有去走住宅发展的路,而主要以大型公建为主,这是一条相对来说比较难走的路。
佛山万科天空之城
©都设设计
但是我们需要去做那些难做的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把设计体系建立好。我们要建立一套和KPF、SOM差不多的建筑体系,我们中国的建筑公司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体系才能在一些大型项目里和国外的建筑公司竞争。
文末彩蛋:
给建筑新生送上一句祝福——
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吕琪
有梦想,才有可能。
——韩韬
让建筑如愿呈现。
——汤凤龙
不着急,慢慢成长及感受。
——王志明
多走,多看,多想。
——凌克戈
The pleasure of abiding.
The pleasure of ordinary devotion.
——陈昊
end
出品: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
制片: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
联合制片:DCD设计营递
策划团队:
监制/制片
Duni设计学院
负责人张蕾
摄影/剪辑
同济大学
硕士在读马松瑞
摄影/剪辑
伦敦大学学院
硕士在读刘柏耀
采访/撰稿
设计营递编辑
汪若男
宣传团队:
汪若男、翟继尧、葛正东、杨明、高慧敏
特别鸣谢:
都设设计、矶崎新+胡倩工作室、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国际设计中心、
上海绿建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合尘建筑设计事务所、LEL Studio
新浪微博关注@Duni设计独角兽
b站关注@迪优尼设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