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边事】领导离教育的距离越近 教育的路就越长远

2017-03-19 克拉玛依教育

 

领导离教育的距离越近 教育的路就越长远

——在全国课改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研修座谈会上的发言

(重庆市开州区研修小组)


尊敬的彭局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导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重庆市开州区教委、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代表同行研修的六位学员,衷心感谢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克一中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研修学习机会!衷心感谢彭局长和各位领导、各位导师给予我们的悉心关怀和精心指导!

下面我从三方面简要汇报我们的研修体会和收获。

一、总体感受

(一)接待热情周到

克一中对我们研修学员给予了周到细致的帮助,4号晚上12点一下飞机,杨红君校长早早地就迎候在机场。学校对我们的住宿、生活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安排,培训期间,彭局长及学校领导多次关怀询问,气候是否适应?生活是否习惯?课程是否适切?我们从南国来到北疆,虽然到处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因为领导的关怀,我们每个人内心倍感温暖,春意融融。今天彭局长在百忙中亲自来看望我们,更是让我们激动万分!

(二)课程设置精致

教育家书院林院长对研修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从课程形式上看,有集中培训、选课研修、现场答疑、经验分享、导师指导、课堂观摩等多种方式;从课程内容上看,从整体架构到局部设计,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落实,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等各个视域、各个维度都进行了系统安排,使我们对克一中以及油城教育既有整体感知,又有细致解读。

(三)油城创造奇迹

近两周的研修学习,我们的总体认识是,克一中创造了中国教育的奇迹。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北京十一学校先进的理念、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模式,代表着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中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完美结合和良好呈现,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很多地区和学校(也包括我们开州区)到十一学校考察后下的结论是,“十一学校不可复制、不可移植”。克一中成功转型的实践,打破了“十一学校不可复制”的神话。并且克一中在课程开发、资源整合、团队历练等方面比十一学校还做得更好。今天我们看到的克一中,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办的是有选择、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我们看到的一中老师,不仅有科学的教育价值观,而且非常敬业、非常专业、非常精业。这几天我们身处一中环境中,有一种强烈的文化场作用着我们,融入我们心灵深处的是自由、自主、自信、开放、个性、责任、包容、服务这些文化元素和文化思想。我们一行的六人中,有的老师到过十一学校,他们认为,到克一中比到十一学校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比如,克一中坚定的转型的信心,成功转型的油城经验以及转型实践的感受体验等等,都是到十一学校学不到的。

二、研修收获

两周的学习,尤其是各位导师一对一的亲自指导,我们一行人收获很多,受到很大的启发,破解了开州区多年以来思而未解的一些难题。我们既有共同的收获,也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体验。下面我简要汇报我们的一些收获。

(一)成功转型的油城经验

克一中不仅打破了“十一学校不可复制”的神话,在几年的成功转型中还生成了本土化的宝贵经验:一是“领导离教育的距离越近,教育的路就越长远”。克一中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有共同教育价值观、有深厚教育情怀、有强烈教育使命感的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责之士的结盟,也就是彭建伟局长与李希贵校长、秦建云校长的结盟。这些天,我们了解了克一中转型的背景和推进过程,老师们说,是市局的彭局长在积极推动,克一中成功转型,彭局长起了关键作用。我们认为,彭局长是一位有战略家的眼光、政治家的气魄、教育家的理念、宗教式的情怀的卓越领导。我虽不是油城人,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为油城人民有这样的教育局长感到由衷的高兴。作为教育人,我要向彭局长致敬!二是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前提。市教育局在宏观决策、政策支持、经费支持、编制配备、职称倾斜等各方面给予了克一中充分的保障。三是创生了“嫁接”理念、“渗透”方法、“取舍”策略。将油城的教师送到十一学校学习研修,让老师们基于现场感受和体验,自觉接受十一学校的理念,学习十一学校的方法;转型中的制度建构,一律经教师表决通过,让教师自主选择改革道路,坚定学校转型的决心和信心;将十一学校的“基因”与克一中的“机体”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复制,使融入十一学校基因的新生命体在油城扎根。

学校转型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破茧成蝶的嬗变过程,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比如,在资源开发初期,读本还未开发出来,学生上课等着要用,老师们非常着急,压力巨大,林忠花老师说那段时间头发白了不少,摆文军老师头发快掉完啦。如今,融入十一学校基因的新生命体,已呈现出蓬勃生机。克一中成功引进11的理念,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弘扬了油城的精神。

(二)推广成果的油城策略

培训期间我们看到,还有一批油城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也在一中挂职研修,我们还了解到,油城已经开始推广这种教育模式,以一中为引领,又有一批学校在实施分层分类走班选课,由克一中的成功实践,我们期待,也更坚信,油城定能办出更多的“克一中”,十一学校的课改成果已经在油城生根发芽,必将枝繁叶茂。

(三)服务学生的教育情怀

我坚信的一个理念是,“愿不愿”比“会不会”更重要,然而,如今教育的整体现状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普遍,解决“愿不愿”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和难点。在克一中,我们惊奇的发现,从领导到教师,大家都非常敬业,老师们的工作量非常大,除了学科教学之外,还要开发资源、参与学部管理,很多老师白天忙不完工作,深夜还要在家备课。尽管一中的老师很忙,但是他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得非常精致、落到实处,事前有调研、有规划,事中有有跟踪、有指导,事后有评价、有总结。老师们时时处处都体现出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情怀。克一中通过双选聘任来撬动、捆绑考核来推动、结构工资来调动、价值引领来触动,系统催生教师的教育情怀,这方面也是我们重点学习的。

(四)全员育德的实践路径

传统教育管理中,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非常普遍。克一中实行学部管理,取消班主任,教师除了学科教学之外,还要承担分布式管理等学部管理工作,学部设立咨询师、成长导师、教育顾问,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学院等等,这一系列的转型措施,改变了教师身份,正如李国莲校长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学科教师,具有三种身份,首先是教育工作者;其次是学科专业工作者;第三是团队合作者,是学部的一员。”每个教师都由学科教学转变到学科育人,真正落实了全员育人的理念,老师既是精于授业解惑的经师,更是善于传道的人师,有效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教师发展的成功做法

教师是一切教育要素中最大的变量,教育发展关键是教师专业发展。但是,教师专业发展普遍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一中的教师发展从三个维度来实施,一是学科组的常规教研,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二是课程教学研究院的资源开发,研究生成本土资源和本土化实施的路径;三是教育家书院的教育沙龙,解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问题。这些研究是基于问题的行动研究、基于经验的反思研究、基于团队的合作研究、基于案例的情景研究,时效性非常高。同时,通过学术积分评价,并与教师评职晋级、项目经费挂钩,能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六)招生改革的经验创生

开州作为一个教育大区,面临着优质生源外流的严峻现实,每年初中毕业的优秀学生要外流600人左右,中考全区前100名要外流一大半。如何留下优质生源,为提升名校升学人数奠定基础,是我们正在破解的难题之一,一中“四高一”招生的机制、选拔的方式对我们有很大启发。

总之,我们学习的收获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汇报。

三、训后打算

(一)坚持后续学习

回去后,我们想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继续向各位领导、导师请教。恳请大家今后继续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

(二)总结研修成果

我们要及时总结提炼研修收获,结合我区的情况及个人的理解,形成学习研修报告,及时物化研修成果。并在学校以及区级层面分享培训体验,放大研修实效。

(三)全面系统汇报

我们要以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向区教委和区政府汇报油城政府、市局、一中的好理念、好做法、好经验,我们也将力荐区府、区教委及区内优质学校领导组团再来取经。到时恳请市局和一中予以接纳和安排。

(四)落实推广应用

我们将结合我区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应用油城和一中的经验,争取油城经验能在开州区落地生根。让油城的教育改革成果更多的惠泽开州教育,造福开州的子孙。

再次感谢市局和一中给予我们的学习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导师给予我们的关怀和指导。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领导、各位导师到开州区“传经布道”!我们热切期待大家拨冗莅临!

最后,我们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导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衷心祝愿克一中及油城教育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2017年3月15日




编辑: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平台编辑部



精彩回顾:


【身边事】实验中学:交流中学习 学习中成长

【身边事】  市教育局彭建伟局长一行赴西月潭社区走访慰问

【身边事】克拉玛依部分学校近期活动简讯

【身边事】乘着春风 扬帆远航——克拉玛依市教研员、学校教研主任课程领导研修班学习简讯(4)

【身边事】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打造地域特色培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