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子征文】父母如何控制情绪与孩子和平相处

2017-03-31 克拉玛依教育


父母如何控制情绪与孩子和平相处

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台 别悦卿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办的呢?漠视?茫然?无助?抄家伙?无可奈何?还是大吼大叫?很多孩子子又调皮又淘气,经常惹得妈妈大吼大叫:“你别逼我发火啊!”“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看你真是不长记性!”“你给我滚出去!”“看我不收拾你!”“你找打啊!”……这些场景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过。用什么方式更好地教育孩子,是我们每一位妈妈都应该用心思考的一个问题。

如果做妈妈的“大吼大叫”,希望在气势上“压倒”孩子,那孩子就会真的“听话”了吗?未必。正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只有在“理”上让人信服,他才会心悦诚服。所以,妈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但不会把孩子教育好,还会影响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使得今后更加难以教育孩子。

有这样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掌控情绪,才能掌握未来。”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做妈妈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把精力用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上,我们才不会去控制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不吼不叫,照样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一位妈妈情绪稳定时,她是理智的,她所作的每一个决定、所说的每一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动作、所传递出的每一个眼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能够经得起孩子的“检验”,孩子自然就会信服。

有的妈妈可能会问:“不吼不叫?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也可以不吼不叫吗?”当然可以,而且是必须的。不吼不叫教孩子,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与鼓励。这样,孩子在妈妈那里感受到的就是温暖,就是积极正面的期许,他就会变得有自信,就会有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对他进行理智的、没有吼叫的教育,他是很容易接受的;而对他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的教育方式,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反抗这种教育行为。当然,他也不会认真去改正自己的过失。所以说,妈妈温和些,讲理些,效果要比吼叫强很多倍。

每一位妈妈都想做个好妈妈,但如何才能达成这个愿望呢?妈妈教育孩子时不吼不叫,才会有更多的教育智慧。不吼不叫,会给妈妈们一个提醒,一种警示;不吼不叫,就容易培养融洽的母子关系;不吼不叫,家庭关系就会更加和谐;不吼不叫,妈妈更轻松;不吼不叫,孩子更优秀……

首先,把“不吼不叫教育孩子”当作一种使命。

大多数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采取吼叫的方式,一是源于说话习惯,二是追求当时震撼性的教育效果。但是,吼叫教育不仅会给孩子带来恐慌,也会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而“不吼不叫”是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发挥各种潜力的最佳教育方式。不吼不叫,是妈妈必须掌握的教育智慧。

近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一个词——零吼叫,就是用不吼不叫的方法把孩子教养好。这个“零吼叫”教养强调的是教育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安抚自己的焦虑情绪上,而不是用近似吼叫的方式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那么,我们做妈妈的肯定就会质疑,不吼不叫的教养效果一定胜过吼叫吗?只要能起到教育孩子、警示孩子的目的,何必一定要控制自己不吼叫呢?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一声吼叫往往会比轻声慢语地讲道理管用啊!“零吼叫”或“不吼不叫”的教养方式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把这种教育方式当作使命呢?“使命”意味着无条件的承担,我们有必要把“零吼叫”教养模式当成使命吗?

我们可以静静地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吼叫?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吼叫?吼叫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妈妈打开冰箱的时候,儿子也凑了过来。儿子踮着脚摸了摸鸡蛋,正想拿一个鸡蛋看看,妈妈突然大声说:“哎呀,别拿鸡蛋,你会把鸡蛋打碎的。”儿子听到妈妈的吼叫,先一惊,然后赶快把手缩了回去。

我们对孩子吼叫的时候,孩子只会做出或服从或反抗的反应。如果他服从了,我们会立刻尝到吼叫教育的“甜头”,于是,不知不觉地就会增加对孩子吼叫的频率和力度。然而孩子行为上的服从,并不代表心里服从,如果他口服心不服,等到他“忍无可忍”的一天,他会用更强烈的方式表示对我们的不满。那时,我们除了伤心难过之外,很难把孩子爆发的原因归结为我们的吼叫,而且从此,我们也永远失去了能制服他的招数,他也就“名正言顺”地进入了逆反期。可怕的是,他会带着这种逆反情绪与家人、同学、老师等所有人相处,成为大家眼里的“钉子”。如果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他就会为了避免听到妈妈的再次吼叫,而战战兢兢地生活,他不会主动去尝试新鲜事物,他会因害怕犯错而拒绝成长,从而逐渐变得胆怯和懦弱,最后成长为一个懦弱、不敢承担责任的人。所以,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出的孩子不是叛逆者就是懦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零吼叫”教养当作使命的根本原因。

其次, 一个不吼不叫的妈妈胜过10个好老师。“妈妈”和“老师”,对于孩子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无论老师多么重要,都无法替代妈妈。一个好妈妈的确可以胜过一个好老师,而不吼不叫的妈妈可能胜过10个好老师!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但是,老师的精力是很有限的,老师要管理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他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很难达到非常细微的程度。所以,我们与其希望孩子遇到10位好老师,还不如让自己成为不吼不叫的好妈妈。因为,孩子能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做不了主,但是能成为什么样的母亲,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另外,孩子入学后,他的生活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如果他在学校被老师刚训斥完,回到家又被妈妈吼叫一通,他心里会多难受啊!如果老师柔声细语地给他讲道理,而我们却总是大吼大叫地斥责他,我们在他心中的威信自然会越来越低,他也会越来越不听话。所以,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受到好妈妈的正确引导。

第三,透过孩子这面“镜子”反思自己。

我们每位妈妈都有照镜子的经历,我们自己衣着整齐,镜子里的我们就不会衣着凌乱,“镜子”是对我们形象的真实反照。然而,我们是否知道,生活中有一个“小镜子”正时时刻刻地反照着我们,这个小镜子就是我们的孩子。妈妈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因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我们“教”得不知不觉,孩子自然“学”得也会不知不觉,根源就是我们“教”错了。所以,如果孩子的言行举止让我们觉得不妥当了,让我们感到不被尊重了,我们先不要急着大声责骂他,而是想一想,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和孩子很相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要意识到,平时种的种子,现在开始结果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必须赶快改变。所以,请我们在吼叫之前先忍一忍,反思一下自己,通过这面“小镜子”找到自己的问题。

第四,以提升教育心境为根本。

我们在阅读教育类书籍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书中所有的例子和方法,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能一味照搬,也不能盲目效仿。因为同一种方法,用在不同孩子身上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要懂得因材施教。而且,同一种教育手段,让不同的教育者用在同一个孩子身上,结果也有可能会不同。所以,妈妈和孩子的互动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很多教育类书籍里,作者表面上通过事例讨论如何教育孩子,其实背后都在强调教育心境,就是“感同身受”。有一段时间和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张,皇甫军伟老师的《以心养心》这本书对我帮助就很大,书中没有讲一个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在滋养父母心灵的同时,将家的温暖、关注与爱传递给孩子,孩子自然而然就好了,问题也解决了。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定要学会体会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需要,当我们的“心”听到他的心声时,自然就激发了教育灵感,也找到了好的教育方法。此时,教育效果一定不错。所以,借助书籍提升教育心境,才是我们学习的根本。


编辑: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平台编辑部



精彩回顾:


【教子征文】我和女儿一起成长

【教子征文】爱在进行时 ——育儿之心灵体验三

【教子征文】穷养富养不纠结,孩子独立最重要

【教子征文】坚持阅读的力量

【教子征文】你成长,我幸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