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何互联网公司扎堆北京?狂甩上海几条街!

2017-03-29 互联网扒皮哥



虽然没有北京VS上海互联网公司的准确注册数据,但是通过上面两幅图可以看出,不论从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上,帝都北京都远远超越了魔都上海,上海到底咋了呢,为啥在互联网领域被北京狂甩了N条街呢?



输在起跑线上的魔都



为了不被魔都人民狂扁,小编给从中国互联网发展之初讲起,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额,说正经的...


当年互联网这样的大项目从实验室走出靠的是国家的引导和扶持,而北京作为首都及教育科研中心,自然得风气之先,比较起来,北京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官方态度及政策也相对完善,比如“中关村”的形成,自然吸引时代精英,这是北京的先天优势。


90年代,面对互联网酱的“蛮荒之地”,那些生于60、70年代的一帮“开眼见世界”的精英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及示范作用(如马云、陈天桥、丁磊等,归国的张朝阳、李彦宏等等)。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了解并接触互联网。虽然最终瀛海威失败了,但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你我,能够真正描述的清楚这些企业的示范作用吗?




之后,几大门户网站相继出现,他们登陆纳斯达克带来的财富效应,给了那个时代中国精英青年巨大的冲击、诱惑,于是乎,中国互联网第一波浪潮汹涌袭来。有触觉的精英才俊自然愿意来北京的互联网行业淘金,“互联网市场”开始形成。



人才储备不及帝都




互联网产业对土地、交通、资源等方面要求非常少,更需要的是劳动者素质和资金。相比起其他地方,北京大学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全国第一,优秀人才的数量也就相对更多更密集,容易被发现和招聘。这就是人力成本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小编的观点即:之所以互联网企业在北京比上海发展的要好,核心原因在于“早、强、多”。即:北京起步更早,政策扶持更强,人才储备更多。仅有这些原因吗?不然,接下来分析一下两地的文化和精神差异。



卤煮文化VS咖啡文化


北京的文化像卤煮,粗狂豪放,上海的文化像咖啡,温文尔雅,为什么这么说?



整个北方的“人才”都汇集到了北京,生活压力大,每个人都怀有强烈的成功愿!任何“快速成功”的“创新”型实践都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持,看看中关村那帮创者们,没什么讲究,头不梳脸不洗,甩开膀子就是干,这是创业,萝卜白菜肠子肚子先下锅试试再说。


而自古富裕的南方,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前往上海的“人才”层次差别较大,年轻人不需要太拼命,没辙了大不了退回长三角地区,日子照样过,交通便利生活富足。



上海本地人的文化就更别提了(不是不好,是不适合互联网创业),上海人讲究腔调,经典形象是啥?油光锃亮小背头,讲品味讲时髦,闲来喝杯咖啡享受生活。


上海人选择一家公司,最关心的,是公司规模、制度、福利、以及办公环境。公司规模是否足够大,说出去别人都知道,制度是否成熟,福利最关心四险一金、五险一金、甚至六险一金,办公环境,越高大上越好(厕所一定要干净,周围一定要有咖啡厅。)所以上海人多出职业经理人,集体缺乏创业精神。


在北京,听说你是个要自主创业的中关村男,大家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小伙子有志向!是个潜力股。”



在上海听说你是张江男(指聚集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技术男),就贴上了屌丝的标签...“小赤佬,毛全了没有,拧来疯!塞不里冒充金刚转!”


包容精神VS契约精神


无论人文还是社交,北京更加包容,这和政治中心有关。小编是北京人,感觉从小就被教育要包容要大度,有老北京的传统理念在里面,但更多的是被电视,影视作品一轮轮的洗脑。


举个简单例子,曾有朋友提到过北京和上海的人文感受:来到北京,朋友会请我吃饭喝茶,以尽地主之谊;但在商业化的上海,基本没人会请我吃饭,这叫不添麻烦,契约精神。


再举一个小编的亲身感受,去上海游玩,碰上一个热情的山东的哥,聊了一路,这个的哥在上海干了14年,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是一个新上海人了,可他竟然没有一个本地朋友,他补充道,上海人不好接触...这在北京,至少我认识的外地朋友中,的确不可想象。


其实,哪个都没错,各有各的好处。单纯说创新与发展,北京是更好的选择;而上海更适合做生意,丁是丁卯是卯,没那么多人情事故,不适合创业。你在北京谈理想,会得到认同;你在上海谈理想,别人会先看你口袋里有多少钱,这就是区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