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这样学下去,孩子未来绝对失业?听马云、李开复、清华经管院长怎么说 | 集锦

2017-06-13 校园风云录编辑部 WoW校园风云录

▲ 点击上方 WoW校园风云录 一键关注

优质初中 / 特色高中 / 国际学校
尽览大上海800所中学风云


“如果说人工智能让我们的机器越来越像人的话,在我看来,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正在把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如果你以为是把人变得像电脑,那你就高估了今天的教育了。它是在把我们的孩子们变得像一架录音机。你观察我们中国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年级越高,往往越像一架录音机!”


在日前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项贤明教授的一席话振聋发聩。


助理、翻译、护士、记者、会计……人工智能的潮头汹涌袭来,有人断言,未来10年,大部分“人类需要思考5秒钟以下”的工作都会被机器取代!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今天,WoW校园风云录(ID:wowcampus)带你听听马云、李开复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怎么说。


1

马云:未来和机器竞争就靠“三创”


未来三十年,整个世界将发生重大改变和重塑。过去两百年,我们处于工业时代,是知识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未来进入数据时代以后,文化将变成第一要素。知识方面,在数据时代,机器一定比人聪明,机器比人算得更快、记得更牢。人很难与机器去比知识,尤其AI出来以后。机器下围棋比人厉害,但这对机器而言还只是雕虫小技。未来,真有可能只要人脑里面加装一个知识芯片,就能让人类获得所有的知识。我想这样的时代会到来的。


未来的社会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智慧的竞争,是体验的竞争。智慧的竞争,我们一定要想明白让孩子们必须去学习音乐、体育、运动、美术。音乐让人有智慧通灵,体育运动让人懂得团队精神,我们让孩子学会画画,有想象力,我们让孩子懂得很多知识以外的事情。教育的重点,未来不仅知识的传授,重点是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我希望云谷学校慢慢给孩子们灌输、激励和滋养,让他们多体验、多尝试,多一些社会公益和环保意识。不是一味培养他们如何去应试,而是让他们有“三创”意识,未来的数据时代,人类和机器竞争就靠三样东西——创意性、创新能力、创造性,这是机器学很难学会的。



2

李开复:孩子爱文科,父母勿打压


我觉得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找自己最爱、而且最擅长的事情,而不是变成一个背书的工具,因为你背书再背也背不过机器。就像你看,我们以前心算那么厉害的,没有人靠心算能找到工作,因为不会比计算机快。所以你现在靠选股票维生、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贷款维生、推荐一个商品维生、做中介维生、做助理维生,这些都会被取代的,就跟以前做心算找不到工作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找一个足够深的领域,让你扎得特别的深。


再下一个建议,就是其实很多所谓的文科生还是满有机会的。因为AI不太擅长做这方面的东西,因为它是一个理工判断的工具,所以如果说你要做个艺术家、哲学家、学考古、学人类学、学社会学这些东西,政治、国际关系,这些东西不是AI擅长的。因为它是需要多领域、跨领域的思考,而且不见得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倒不是说,每个人都该去读文科,而是说如果你对某一个文科特别有兴趣,应该去追寻,然后父母不要打压。


那最后一点我的建议就是说,人还是要花更多的时间跟人交流。因为有一个是绝对的AI的弱项,就是它没有办法跟人心灵沟通,它没有办法触及你的感情,它没有办法得到你的信任,得到你的爱,得到你的同情,或者感觉它同情你。这一点我觉得是上天保留给人的。其实人的这种灵性,或者人的这种爱和感情,应该是机器是可以试著伪装,但是会很容易被我们识破的。



3

钱颖一:创造性来自这三个元素


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过去的发展模式,到今后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就是要依靠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的人才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读书读得好的学生。


创造性从哪里来?我认为有三个基本元素,那就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它们都不是“知识”本身,都是超越“知识”本身的。


首先是好奇心。几年前,有几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来到清华大学与学生座谈。当问及什么是科学家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勤奋、努力、数学基础,而是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好奇心”。正是牛顿对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感到好奇,才激发他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好奇心”是驱动人类发现和发明的原始动力。


其次是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局限于我们已经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盖整个世界,包括那些将会知道和理解的”。正是爱因斯坦本人的想象力,也正是乔布斯的想象力,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改变了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的生活方式。


最后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英语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就是善于对被广泛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意见。同时,批判性思维又不是对一切命题都否定,而是用分析性、创造性、建设性的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新解释,做出新判断。


这三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的。好奇心是驱动力,推动我们去探寻;依靠想象力,我们拓展思维空间,使探寻超越现实的局限;而批判性思维让我们挑战已有的知识,永远去寻找新的、更好的答案。

国际路线,就看这里!请继续阅读WoW校园风云录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关注WoW校园风云录

编辑部声明

本文内容由WoW校园风云录编辑部整合,资料来源为云谷学校、文茜的世界周报、《大学的改革·学校篇》等。

线索提供:请加微信号zhonggaoping2015

联系我们:news@wowyoung.org

 点击“阅读原文”键关注,获取更多国际教育与课外活动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