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第一个在白银21人遇难事故报道中使用了“极端天气”?
刷了一整天白银百公里越野赛事故的报道,“极端天气”这四个字非常辣眼睛。
首先说一句,写这篇文章并非真的为了调查第一篇写有“极端天气”报道的来源,而是在这起已经导致21人遇难的悲剧中,从我的专业角度剖析一些不该忽视的问题。
回到第一段提出的问题,我为什么会觉得这四个字辣眼睛。
首先我对这种没有官方明确说法的“极端”用词持保留态度,以我粗浅的新闻报道经验来看,“极端天气”的说法,需要当地气象部门从专业角度给出明确的定义——首先就是这种天气状况出现的概率是不是足够的低。
简单点说,就是所谓“极端天气”的“极端”,究竟“极端”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在我作为一个“80后”三十几年的人生经验中,类似“百年一遇”的灾害——比如洪水——好像就已经经历了不止一回,至于全国各地曾经出现过的“几十年一遇”级别的灾难性天气,更是不胜枚举。所以这次看着满眼的“极端天气”这个词,我想知道,白银这次出现的情况,在当地究竟算是“百年一遇”、“几十年一遇”、“几年一遇”还是“一年几遇”的级别?
其实早上看到关于这件事的报道,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关于这天气的——骤雨、大风、伴随冰雹的天气状况,在海报超过2000米的比赛地段究竟多稀有?以至于赛事主办方对此完全没有有效预案,导致悲剧发生后,很多人幸免于难的参赛者是被当地村民而非搜救人员搭救。遗憾的是,今天一整天的信息浏览之后,我对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
没有权威信源做背书,滥用“极端天气”这种词汇,其实是媒体角度的一种不负责任。
另一个问题是,当时的天气在当地真的“极端”么?
就在我开始写这篇稿件几分钟前,《新京报》发布了一篇题为《连救六名选手的牧羊人:将他们带回窑洞生火取暖,只要平安就好》的报道,其中有如下一段对话:
新京报:当天天气如何?
朱克铭:天气很不好,下雨、下冰雹。我刚上山,就开始下雨了,衣服全部湿透了,可见度也不高。穿着棉袄也不管用,还是很冷。
新京报:出门前有看天气预报吗?
朱克铭:没有,我从来不看天气预报,每天出去放羊,天气不会对羊造成太大影响。这种恶劣天气还挺常见的,但也不影响我放羊。明天如果还是这个天气,我也还是要去。
因为我并不熟悉当地环境,也不在现场,没资格对《新京报》此处报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做出评判,权且在这里只做个引用参考。
注意这里牧羊人的用词,“恶劣天气”和“极端天气”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不需要多少专业写作知识应该也很容易看懂。
下面我们讨论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对“极端天气”这四个字这么在意。
因为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讲,这四个字对于读者对整个事件的判断,会产生很大的倾向性影响,容易让读者将事件发生的原因,更多归咎于天气。
诚然,天气确实是导致大量遇难者“失温”——这是我对这次事件报道中另一个深恶痛绝的词——的直接因素,如果没有大风降雨,参赛者更多面临的将是炎热问题,事前大部分人决料想不到自己居然会在夏天被“冻死”。
事实上,能够参赛的172名选手绝大部分都不会是菜鸟,事实上,包括梁晶在内的遇难者多是成绩出众的“大神”,他们第一并非没有相应的比赛经验,第二也不是没有在正常条件下完成比赛的能力。
因此,在这样的悲剧发生后,把原因归咎为天气,似乎是一种最众望所归、人畜无害的方式,但这却是对这起人间悲剧最危险的一种解读。
172人参赛,21人遇难,高达12%的死亡比例令人触目惊心,任何人都不该以一句“极端天气”宽慰自己。
事实上,据多家媒体报道,甘肃气象台发布的5月20日夜间到5月23日天气预报显示,受冷空气影响,甘肃大部气温明显下降,武威、白银、平凉、庆阳等市有4-5级西北风。5月22日夜间到05月23日白天,甘南、陇南两州市阴转多云,部分地方有阵雨;省内其余地方晴或多云,其中祁连山区东部阴有阵雨。
也就是说,当天当时的气象条件波诡云谲、无法预判,严格来说并不成立。
退一步讲,如果当地的天气真的是这样不可捉摸,又对参赛者有如此大的杀伤力,那么是不是这条赛道上根本就不应该举办这样的比赛呢?
这恐怕才是这起事件背后最重要,也是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最不想面对的核心问题——如果一切都按最严格的标准和制度来办,那这个产业当下还能够存在么?
所以最残酷的现实恐怕是,导致白银的悲剧并不是什么“极端天气”,而是一个个安全漏洞,在全国庞大的办赛基数“重复实验”之下,迟早会发生的偶然中的必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