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百年间天安门

贾英廷 中文知行
2024-09-04

转载自:文汇学人 2023-10-01 12:09 发表于浙江



10月1日,在观看升旗仪式后,人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观。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天安门广场在明清时期称宫廷广场,是朝廷的礼法所系之地,也是一处“衙署林立,府部对列”的皇家禁地。广场由宫墙围护,北面是天安门,南面是大明门,东面是长安左门,西面是长安右门,各门之间用宫墙连接,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形成一个长540米、宽65米,完全封闭的“T”字形宫廷广场,以纵长深远的封闭空间,向世人显示了封建皇权的威严和神圣。

宫廷广场作为皇家禁地,平日里大门紧闭,百姓不得私窥践踏,否则将惹来杀身之祸。那时候,人们来往于东、西城之间,需要绕行大明门以南的棋盘街或地安门以北。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悍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分列式,广场成了八国联军屯兵牧马的场所。他们焚毁正阳门,炮轰天安门,肆意践踏中国主权,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灭亡,“百臣上朝”的场面从此消失了。


明朝时期天安门“T”字形宫廷广场平面示意图


1912年,大清门改称“中华门”,封闭了几百年的皇家禁地被解禁。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下,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得到了改造。主要有:

(1)1912年拆除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两端的宫墙,拆掉了“三座门”的门扇,开辟了天安门前的东西大道,京城百姓来往东西城之间从此不再绕道正阳门;同时开启中华门,两侧红墙均辟门洞,行人皆可通行。

(2)1913年开始,拆除天安门广场内的千步廊。拆下来的木料全部用于建设北京城的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

(3)1915年拆除了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的瓮城,在正阳门两侧城墙上开辟4个券门,缓解了正阳门和前门东、西火车站前的交通堵塞的状况。

这一系列的改造,不仅大大方便了北京城东西方向的交通,也象征着封建皇权的彻底消解,京城百姓从此可以自由进入和穿越这个封闭了几百年的皇家禁地。由此,天安门广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1925年的“五卅运动”;1926年3月18日“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即“三一八”惨案);1935年“一二•九”运动;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以及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等。天安门广场上发生如此多的历史事件,决定了它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1916年时天安门前车来人往的情景


民国期间,天安门广场的千步廊虽已不复存在,但仍然受“T”字形宫墙的限制。广场上杂草丛生、垃圾如山、污水四溢,路面坑洼不平。为阻止学生们集会游行,国民党反动派还在天安门广场设置障碍和种植了大量的白玫瑰。

1949年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后,社会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在迎接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里,北平市人民政府面对天安门广场的现状,发动全市各界群众,对天安门广场积存多年的垃圾进行了大清除;并拆除了广场上的障碍物,整修了广场南北向的石板甬路,平整碾压出面积达54000平方米、可供16万人集会的广场。

1949年10月,以新中国开国大典为标志,天安门广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按照毛泽东主席要把天安门广场建成一个“百万人广场”的愿望,国家根据不同社会时期的实际情况,适时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改造扩建和规划建设。


天安门广场的第一次整修建设,是在1950年至1958年,主要是围绕每年在天安门前举行的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以及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展开的。这一阶段的时间虽长,但旧时广场的基本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天安门广场的第二次规划建设,是根据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定进行的。在大规模改建天安门广场的同时,在广场东侧建造了人民大会堂,西侧建造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建设,是天安门广场有史以来第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天安门广场的第三次扩展建设,是以建造毛主席纪念堂为主进行的。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由于纪念堂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中间,为此,砍掉了纪念碑南面的花木树丛,并将广场东西两侧的道路,向南一直通到前门东西大街上,从而使广场的区域向南扩展到正阳门城楼下。
天安门广场的第四次完善建设,是在1998年10月至1999年6月,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进行的。天安门广场上铺设的混凝土方砖全部更换为花岗岩石材,广场的扩声系统和照明系统全部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此次改造最大的突破是在广场上新增了两块大绿地,使广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安门广场经过不断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扩建,将原来一个纵长封闭的“T”字形宫廷广场,建设成了一个宽阔壮丽、功能一新的天安门广场,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祖国繁荣昌盛的象征,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饱经600年风雨沧桑的天安门广场,作为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它不仅目睹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衰落的悲凉,见证了中国人民一次次要民主争自由、反抗外国侵略和反动统治的斗争,而且是国家举行重大庆典、盛大集会和外事迎宾的重要场所,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中心。


从空中俯瞰宽阔壮丽的天安门广场


摘选自:

书名:六百年间天安门
作者:贾英廷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20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文知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