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极具辅导者才能的INFJ男孩的职场启示录
家书是一面镜子,这封家书对INFJ小伙伴们特别有借鉴性,内容包含笔者选错专业而退学、INFJ的学习及辅导能力是怎样体现的、INFJ对过度商业行为的抵触心理、INFJ对负面工作环境及不合拍上司的极度厌恶倾向和消极表现。
我是海盗,INFJ,33岁,刚刚辞掉COO职位,希望真正找到自己的路。偶然在知乎看到你的文章,进而加了公众号,一下像发现了新大陆,不,应该是发现了航标一样。购买了您千聊的课程,还没有完全听完,先写下这封家书,希望得到您的回复。
我叫海盗,因为喜欢自由,出生在海边,就给自己起了这样一个化名,33岁,水瓶座,A型血。性格类型是INFJ,非常非常典型的INFJ,看到INFJ的一些性格特征分析的时候,我顿时觉得这些文章可能比我媳妇还要懂我。已婚,但还没要孩子。
求学经历有些复杂,我是石家庄人,2003年来到合肥,读大学,07年保研,硕博连读,但第二年,因为对科研的反感,对学校环境的反感,选择自己退学。08年底离开学校,开始了工作经历。一直在合肥,最熟悉的城市应该就是合肥和石家庄了,此外因为工作和朋友的原因,北京是第三熟悉的城市。人脉基本在合肥和北京,爸妈在石家庄。
目前最大的压力,是职业选择,经济压力有一点,但不至于活不下去,而作为33岁年纪的我,再不找到自己的路,可能真的就来不及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其实是留学顾问,在一个留学中介中。09年的1月到09年的5月,除去过年,应该有四个月左右。其实在我的简历中,很少会提到这份工作,当时选它,也更多的出于无奈,没有什么机会,我是一名退学生,在非毕业季,专业还是化学,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当时找任何工作,在合肥,好像都没有我一席之地,想做房地产,结果面试的机会都很少有。偶然在报纸上,对,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发了邮件投了简历。那是一家留学中介刚刚在合肥成立了分公司,在找留学顾问,我因为在科大,准备过GRE,TOEFL,了解留学的事情,也有朋友和同学在世界的各个国家读书,英语也还好,就这样,面试通过,我加入了这家公司,当时工资,只有1000元。
工作的内容就是接待各种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帮助他们选择学校和专业,制定最合理的留学策略,并协助他们完成申请整个过程。有意思的是,这份工作,我做的异常优异,或者叫突出。
首先,我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清楚了英国和澳大利亚(当时我负责的两个国家)的各大高校信息,优势专业,地理环境,报考需要的各项指标等等,不能说倒背如流,但也可以表达的清晰,明确。举个例子,当时公司内部考核,介绍英国的高校,我是整个边讲,边手绘了一张英国地图,从每个城市的气候开始讲起,到这个城市的重点院校,特长专业,中国学生比例等等信息,基本震惊全场。恩,学习和表达是我的强项,迄今如此。
第二点,我在向每个学生介绍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会首先考虑他的个人兴趣,偏好。而留学中介这个行业,多数的推荐都是中介合作院校,或者说中介费给的最高的院校,而我基本上都是从孩子本身出发,我本身理科专业,又爱文艺,基本各个专业都会了解的很清晰,适合什么样的孩子,推荐起来,异常有心得。加上本身长了一副特别容易让人相信的脸,以及无比诚恳的语气,毕业于安徽最好的高校,家长和孩子都非常信我。插一句,我还有一个毛病,也是跟中介行业相悖,我不愿意打电话。从来不主动回访,或者追单,这反而让家长更相信我,也更愿意听从我为孩子们做的选择。
也许我一直做下去,会是一位顶尖的留学咨询顾问,可惜当时觉得中介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业,离开的原因,应该就是行业因素,另外就是有了一个当时看起来更好的选择。在我接待的学生中,有一位,家长跟我聊得很好,把我介绍到了另外一家公司,我叫飞公司,本地非常好的一家企业,在09年5月,我经过两轮面试,忐忑不安间,我接到了飞公司的offer,加入了一个全新的事业部,也开始了我真正的职业生涯,我的职位是,产品经理。
在飞公司一共四年时间,从09年5月到了13年的6月,也是职业生涯中,呆的最久的公司,只不过职位从产品经理,中间转化为了电商运营,而且开始负责整个电商运营部门。
我从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一无所知,从一本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开始,学习产品经理的各项技能,也开始在飞公司,从无到有,让一个又一个早教玩具产品诞生于我手中。从功能策划,到外型的确定,从一次次的打样,到量产,从一个个功能细节,流程图,原型图的绘制,到包装设计的评审,提示音及内容的撰写和录制,程序开发的管理等等。
后来,因为线下渠道受阻,我们开始尝试淘宝,尝试电商渠道,而这时,我单纯因为做直通车跟数字打交道比较多,很喜欢,主动请缨,开始了电商运营。
从负责直通车开始,到后来电商负责人离职,这个渠道完全交给我,我也第一次真正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对外的合作,对内的运营企划,一点点开始,我从产品,转向了运营。
在飞公司,我学到了很多,最主要的三点:
1. 我真正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职场人。无论是做ppt,还是邮件的沟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立项及项目管理,等等,飞公司是一个出色的企业,也教会了我很多基本的职场技能,受用至今。
2.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我都开始比较深度的接触到了产品,运营这两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也对产品经理,运营两个职位有着自己的理解。
3. 在飞公司,我完成了从一个职场新人,过渡到中层管理者的全过程,个人能力,人际关系,团队协作,都开始真正入门并精进。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对外合作经验。
还想说一下我当时的boss,qs总,他也是我迄今为止最为尊敬的一位直属boss,是他把我带进飞公司,也是他给了我一个有一个的鼓励和信任。给了我尝试的机会,也给了我学习的空间。他是个很温和的人,儒帅,我到现在可能也无法跟一个脾气暴躁的老板相处;他做事很认真,科大的博士,喜欢从书本学习技能,喜欢用理论指导工作。excel用的,也是我迄今为止见过最厉害的人,没有之一。哪怕我离职的时候,他也一再挽留我。而我还是太冲动,就这么走了。
当然他也不是那么完美,比如我会觉得他有些缺乏魄力,因为受制于集团董事长,很多决策并不出自于他,甚至反驳都没有。比如还会觉得他太照顾人情,有些人,明显混日子,却不加处理。等等吧。后来发现,可能他也有他的难言之隐。在这样的公司体制下,也是无奈,只是当时的我,并不懂。
走的原因,一是整个项目进展不好,产品没有什么升级,各个渠道一度看到闪光,但终究没有打开局面,当时我觉得这家公司不适合做个人消费品,并没有这个基因,大公司的体系和制度,弄的一切都有点四不像。我觉得做的产品不是消费者需要的东西。只是高层需要的东西。二是团队内耗严重,有些失控,大家都不是那么拼命,混日子的开始联盟,抵制我。而我实在太想把这项目做好了,又没有通过制度合理约束团队,以至于都是脾气。我放弃了在这家公司的期权,放弃了四年的工作,离开了。裸辞。
我想,我还是乐意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对用户或者往大了说,对老百姓有价值的事情。当我觉得一个公司的产出只是为了赚钱,或者应付政治任务时,我会放大对这个项目的厌恶,虽然,自己也要生存。是任性么?还是就是这样的价值观,不知道。
从这家公司出来,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焦虑和不知所措,如同现在。当时有一个朋友,他有自己的一家自己的品牌策划公司,也就是一家乙方营销公司,帮助传统企业做品牌、市场及互联网方向的营销策划等,他想做成安徽的环时互动(就是杜蕾斯的乙方公司)。
和他其实聊了很久,他同样是个温和的人,有自己的抱负,能抗压,尽管还比我小二岁。我们共同憧憬着未来,我也加入了这家公司,成为他的合伙人,团队中的一员,负责各项目电商运营部分。还是我的本行。从2013年到2016年,两年多。
期间做了很多项目,有传统企业,比如云南最大的蜂蜜品牌,亳州的传统中药品牌,也有合肥本地的一些实体线下项目,一些早教机构,还有甜品店,花店等等,帮助他们做电子商务的转型和线上线下的运营结合。
这几年,可能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一直在运营的前线,做了大量的实践,因为项目多,也杂。我开始理解运营这个岗位的框架和底层逻辑,了解内容、活动、用户、电商等等运营的具体工作,基本的思路,这段时间,我从一个做淘宝的,真正跳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面去看运营这件事。这可能还要感谢一个提供产品运营课程的互联网人在线教育平台,三节课,从这里,我把之前所有做过的事情,真正的体系化,各种杂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位置,像是一个踢野球很多年的球员,突然有了技术体系,知道怎么跑位,为什么跑位。
那这时也同样面对了一些问题,首先是电商的大环境,淘宝就是刷单,各种技法,这让当时的我很绝望,好产品永无出头之日,因为总有价格更低,刷单更厉害的产品瓜分了流量。9.9包邮盛行,跟淘宝的小二搞好关系是你拿到活动资源位的最好途径。。这本身让有道德洁癖并且不擅长搞人际关系的我,就比较无从下手。我形成不了突破。
另外一方面,作为乙方,跟甲方之间的沟通也是很大的问题。到今天,我应该会劝所有的甲方自己组建团队,而不是聘请第三方,外包。除非是已经成型的熟练项目模型,成果明确,流程明确,摸索中的事情,不要指望第三方。你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事,让一个第三方插手进来,对你也不足够了解,你还藏着戒心,能合作出好的结果么,很难了。
我的boss,至今也是我的一位好友,我们彼此信任。他可能唯一的问题就总是太自信,给甲方很多的承诺,不懂拒绝。但作为乙方,并不是对甲方一味的盲从,而是给出自己的专业意见,才是正途吧。希望他的公司,他的梦想,可以实现。祝福他。
这可能要加上一个插曲了。。我的三个月新东方之旅。。
这可能也是我一直一个执念,我三十多年人生唯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选择大学选了一所科研院校,而没有选择北京师大。非常非常的后悔。
于是,开始应聘数学老师,尽管真的没有任何机构的工作经验,更没有教师资格证,我投了很多机构的数学老师职位,同时开始自己准备中学的数学内容。
有被打击,直接就告诉我,一听讲课就没啥经验。。因为我根本不是按着传统套路教。。也不知道传统套路是什么。。也有乐意让我试试,不过会有大段的时间,可能都是实习,没有工资。但我最期待的,也最想进的,新东方,我过了笔试。过了第一轮,第二轮的试讲面试。真的走进了新东方高中数学老师组的办公室。
有点可惜的是,我必须说新东方的老师都很拼命,我跟着他们一起备课,试讲,补我基本几年没碰过的高中数学内容,每天三点睡,凌晨三点,七点起,接连两个月,我自己扛不住了。。肺炎复发,本身我的肺有一些先天性血管狭窄,易得肺炎。
另外一方面,我当时真的觉得自己在新东方还是有点格格不入,尽管新东方精神,俞敏洪,包括罗永浩,一直是我的精神偶像。真的走进新东方,自己还是别扭的,主要是作为一个三十岁年纪的大叔,跟你一同竞争的都是刚毕业的小伙儿,同时他们带着傲慢,带着对你的看不起,你一三十岁的转行来这干嘛。连函数的概念还没背熟。
我自己发现讲大课可能也并不是自己最擅长,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教学,更是自己所谓擅长的教授能力。
尽管教研组长一再挽留,我还是没坚持住,选择离开,继续寻找运营方面的工作。这个插曲,很短,但对我,很难忘。。就这样,2016年,来了,我来到了现在的这家公司,Z。
Z是一家创业公司,是一个链接设计师和喜欢原创设计产品消费者的平台。设计师只需要上传自己的插画设计,就可以定制并出售印有自己插画设计的各位衍生品,T恤,手机壳,帆布包,明信片等等。
公司是一个孵化项目,母公司有着十多年的小批量柔性定制生产经验。2016年,偶然的机会,通过boss直聘,一个下午的长聊,我加入了Z,我的名片上印着,张淼,联合创始人,COO。我是这个项目的运营负责人。
我自己可能就是Z这个平台的一个忠实用户,我热爱原创设计,热爱有温度,有主题的表达。插画师的一个创意,代表着一种态度,穿在身上,更让不善于表达的我,有了另外一种表达的方式。加入Z之后,基本每一天,我身上的衣服都是Z的,夏天的T恤,冬季的卫衣,365天,无一例外。
在这里,我把销售额从一个月两三万做到一个月30万,年销售额从第一年的130万,做到第二年300万,本身是个小众的需求,从数字上看,并不好,但是看到有大量的设计师知道Z,看到有消费者在穿着Z的T恤,还是有莫大的成就感。
我也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尝试,在这里开了Z的两家线下实体店,在这里做了四字箴言表达自己的T恤定制活动,在这里做了一晚增加两万+粉丝的公众号活动。很多朋友,尤其是一些在创业的朋友,都在穿着Z的T恤去谈融资,因为T恤印着他们创业项目的logo和态度。
Z的团队分在北京和合肥两个地方,这两年出差北京也就成了我最经常的事。北京对于我,再熟悉不过,朋友也多,两地往返跑,对我并不会有太多问题,甚至北京的饮食,可能我还更习惯些,每次出差,同事都要瘦,而我一定要胖几斤。高铁成了2017的主题,4个多小时,其实还挺累,尤其是腰。
有时候自己也会做一两款T恤的设计,上架,看到有人购买,拿到一点点分成收益,钱不多,但成就感十足。
董事长是一名儒帅,讲逻辑,不会发火,这会让我很轻松,也能最好的发挥我的优势,贡献最大的力量。我很敬佩他,说两点。
第一,无论多大压力,他都能抗住,母公司曾经遭遇外资公司撤股,一下现金流吃紧,但是他抗住了。第二,他一直跟我们说,一件事,很多人一般喜欢,不值得做,有一小撮人特别喜欢,这事就值得做。
他,和Z项目本身,这些,都是我热爱Z的原因。但我还是出了问题,问题在,我跟CEO两个人性格和意见上的不一致。
在我眼里,他可能并不是一个称职的CEO,并不说我在他的位置能做的有多好,客观的说,找人,找钱,定战略,这些事他都没有做好,甚至都没有做。
他是设计师出身,偏执,很多的决议都是自己一时的想法,执行力很强,立刻就要做,立刻就要结果。先不说决策是否正确,单研发团队,就被他折腾的很惨,经常加班几天做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实际的用途,只是他突然兴起。
短视,冲动造成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公司永远没有长期的战略和价值观。这对我来说,就让项目的很多运营动作失去了判断标准。是否重要,是否紧急,在没有衡量标准的前提下,就没了结果。我也失去了劝阻他或者说,拉他到正确道路上的依据。反正没战略,他想做什么,就是战略了。
我们并不互补,他频频插手具体的运营细节,反而让我的工作有些尴尬。一个即将开业的店铺,突然因为他的插手,要修改很多装修点,仅仅是个人喜好;一篇即将要发出的公众号文章,也突然被改了,很多甚至是一些关键节点。直接后果就是并不好的阅读量和转化。
当一个项目的发展方向并不是你期望的,当一个CEO频频架空你的工作,有时候甚至在为他背锅,当CEO的各种想法跟你格格不入,而我又总是一个想避免冲突,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性格,这一切看上去就没法共存。
有点像组合解散。我决定离开Z。我不知道对不对,只是觉得自己在这没什么价值。最不想结束的一段工作。在撕裂状态下纠结了两个多月,还是结束了。而狗年开始了。
最近的状态就变得有点奇妙。其实压力很大,也有焦虑,毕竟需要赚钱,需要养家。另外一方面,没有想好做什么,开始想要分析自己,时间相对很多,就开始学英语,开始自由写作,开始锻炼身体,我知道,做这些,不会错。
其实还有一段非常短的真正创业的经历。虽然我一直在创业公司或者是大公司的新部门,孵化业务等等,但是毕竟没有自己有那么大的压力,正儿八经的自己创业,有过几个月,也不长,一样想写下来。
那个项目还是跟设计相关,想做设计师的外包平台,一个靠谱的,给设计师接私活的地方。两个合伙人,都是朋友,本来是朋友。。现在已经分道扬镳。
我依旧负责运营,也是团队的大脑。一个合伙人,L,负责渠道,他比较善于沟通,能很快跟人熟络起来。这个我比较费劲,另外一个合伙人,R,也很热爱设计,很潮的小青年,海归,有很多新加坡的设计师朋友。
我们一人投了一些钱,租了间工作室,就开始干了。发了一篇文章出去,一瞬间在朋友圈被引爆,也带来了大量的业务线索。后来有几个员工加入,有的是朋友介绍,有的是设计系的学生,不管如何,一个团队,也组建起来。
我们确实接下了一下设计外包的业务,而且完成了,带来了不错的口碑。但还是出了问题,罗列如下:
1. 错误的估计了设计师经纪人这一角色的繁杂程度。。。当时一个项目,真的是没日没夜,一个电话可以接几个小时。各种沟通,处于中间人的角色的我们,苦不堪言。而作为一个不喜欢打电话的我。。。更是崩溃。
2. 其实我们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设计师资源,比如运营能力,输在执行力不够。
3. 缺乏谈单的能力,利润给自己压得都过低。形不成正向循环。
最后崩盘一定是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各种猜忌,各种阴招,比如私下篡改股份比例等等,比如对一些项目决策的不一致产生的争吵,最终一下子,公司崩盘,解散。
此段经历,很少拿出来说,但当时的我,一定是打了鸡血的状态,没日没夜。一分钱没拿,还干的特别起劲。因为酷,因为热爱。
辞职了,最担心的是两方面,一方面,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害怕是自己的原因错过了正确的项目。
想过继续自己干,比如开店。开一个绘本图书馆。用SWOT来分析一下,优势是自己有一块房租很低的,处于市区北一环写字楼底商的位置,开店最大压力的房租问题,可以解决。虽然不是繁华的商业mall,但是周边有三家早教机构,可以有不少的儿童和家长客流连带。另外处于城区,周边住宅集中。采用绘本借阅+双语故事阅读课程,会员制,我想在合肥这个城市,应该是有自己特色和竞争力的。投资并不大,硬装完善,主要成本在绘本的购买,以及双语故事课程的老师工资。
劣势是自己对绘本行业并不熟悉,图书的选择,包括图书的消毒,借阅管理等没有经验。说白了,这们生意,自己并不熟。市场有多大,目前还并不确定。
机会和风险同在,合肥没有类似的绘本馆,有一些公立性质的,社区性质的,图书还是不够多,尤其是一些纯英文原版,另外不提供邮寄到家的服务。没有线上体系。我在线上线下的运营经验可以做出自己的优势。但这也同样是风险,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带来必须是高价位的会员费用,这在合肥本地能否被接受,不知道。
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做个人技能输出,类似做个人的课程分享。因为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教授表达又自信,也研究过目前的教育平台,网易云课堂,千聊。
这里我想提一个我心中的目标,许岑。许岑,得到精品课《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主理人。跨界学习的高手,曾出过幻灯片制作教程、英语教程、吉他教程、摄影教程、炒菜教程和如何制作教程的教程。人称“美貌大王”。
他原来是老罗英语培训学校的老师,后来加入锤子科技,后来辞职,做了上面这些。我的英语和keynote,都有买过他的课程,收益匪浅,而他的工作模式,也是我会向往的。
我详细列举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但现在好像很难去选出排名前三,只能给出具体大项,我会比较喜欢旅游,包括自助游,旅游策划,旅游随笔,人文方面等等。
我还很热爱成长类的一些内容,比如个人学习,个人规划,喜欢看一席,TED等演讲,包括留学咨询等。最后说起爱好,可能就是一些休闲娱乐类的了,比如游泳,看美剧,还有体育比赛,家里常年中央五,NBA,F1,奥运会,世界杯等等。
学习能力,和教授能力,是我非常自信的能力,也是我最希望付诸工作的技能。销售能力,可能是我最欠缺的,另外如性格分析中所说,我会逃避人际关系的冲突,甚至于不喜欢接打电话。
我最想从事的工作类型,可能就像前面讲的,许岑的方式,钻研技能,录制课程,然后提供给需要的人们,靠课程的学费赚钱,同时做社群,帮助人实现个人价值,带领更多的人做个人技能输出这样。
我曾经还想过,帮助高考完的学生报志愿,因为自己选错了专业和学校,特别想帮更多的高三学生,了解专业,了解不同的学校的特点,不同的城市特点,让他们找对自己的路,不会像我这样,迷茫了这么久,错了这么久。
终于,家书的内容写完了,如果您看到这里,真的感谢您的阅读和时间,也谢谢您写的每一篇文章,在这个时间,真的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想咨询的就是,在您看来,我未来的道路应该怎么选,安心做自由职业,还是继续我运营的工作,去找工作,同时做一些副业。还是您会有其它建议。您觉得我最适合做的事情,会是什么。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扬长避短,走对自己的道路,希望得到您的指点和回复。我这个年纪,真的有些怕了,不能再多耽误一天。
你好,海盗:
首先,要明白并意识到自己的理性思维短板:容易情绪化、理想化(NF)及对抗性不足,太过温和。你那么钟意Z公司,却因为抵触CEO而选择了离开,此事难逃有逃避嫌疑的罪责。COO有问鼎CEO的建议权,何况上还有董事长;且作为COO,你岂能忍受他跨越你直接安排研发部的工作,还横加干涉你的运营细节。CEO错在不懂统筹,瞎管理,你则错在没有捍卫自己的帅印,更莫提反向管理CEO了。
这也给INFJ的小伙伴们提个醒,生为管理,你们常常害怕、抗拒做艰难决策。要成为出色的管理,需有意识地修炼外向型偏好,以提高掌控感(EJ);同时,应充分发展第二块短板理性思维T。
延伸:Ti属于INFJ的阳面,发展起来相对容易,但Te触及到了INFJ的阴暗面,未经过煎熬和锤炼的INFJ管理者很难做到。即,作为INFJ,若你的志向在于成为出色的职业经理人,那么必须扛住压力,从白天鹅入戏到黑天鹅,最终又回归真身白天鹅。若能回归,就有自由切换、可攻可守、逍遥自在的本领了。
其次,正如笔者海盗看待淘宝刷单一样,INFJ过于坚守伦理道德边界,从灵魂深处抵制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过度吹嘘和包装产品。并非建议INFJ要变心,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而是过于理想化本身就是另一种完美主义倾向,特别不利于商业化,其他INFJ读者需引起注意。比如,正常的商品迭代从市场测试开始(MVP),然后1.0、2.0方式分阶段投放市场。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助于及时发现市场痛点,且便于以低成本的方式逐步抢占市场份额并逐级获得更多利润不断开发升级。但INFJ总是(大多数都如此)希望将产品或服务打磨到极致才“好意思”投放市场,事实是这个过程遥遥无期且没有市场测试,最后通常就半途而废了。
最后,相比于工业设计某一商品间接满足个体需要,INFJ往往更喜欢直接面向用户,这样的工作类型有更强的社交属性(Fe),同时更能一是与用户深度链接、二是更能个性化地服务用户、三是能传递更多自己的情怀和价值主张。(比如,你更乐意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对用户或者往大了说,对老百姓有价值的事情。当我觉得一个公司的产出只是为了赚钱,或者应付政治任务时,我会放大对这个项目的厌恶,虽然,自己也要生存)。
综上,我的建议是选择技能输出。
补充:我不建议INFJ从事传统模式的创业活动,比如海盗任职留学顾问时就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辅导者”(天生)才能——抽象思维的超强学心能力(第一天赋Ni),乐于分享自己所学的知识、理念和感悟(第二天赋Fe),还表现出优异的学以致用、整合资源的才能(计划性生活态度J)。这么优渥的天然资源,不去做高密度智慧输出类工作,反倒去做了很多填充着大量事务性工作。比如,当COO干运营,错误的估计了设计师经纪人这一角色的繁杂程度,一个项目,真的是没日没夜,一个电话可以接几个小时,各种沟通......
若要创业,也应该避开繁杂事务性如绘本馆项目,而应该选择咨询工作室这类型的高密度智慧输出型项目,除非遇到适合的合伙人。
学习素材:
42.常规障碍:为什么INFJ的过分理想化会导致其过分感性,造成自我消耗?
45.INFJ制定计划方案时容易犯的错误,以及如何制定出更加完美的计划?
48.INFJ如何从三个视角来理性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洒脱?
51.公司内能发挥INFJ辅导者才能的4种常规职位;
55.深度解析:理性思维短板(T)给INFJ带来的7个不利影响;
63.为什么说恐惧是一种疾病,常常让INFJ感到恐惧的事情是什么?
更多关于INFJ自我修炼资讯,请小伙伴们订阅驭爷频道第5堂课《INFJ自我变革、兴趣爱好赚钱完全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