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经济指数”发布 成都排名全国第四

2018-01-22 邹悦 尹沁彤 蓉城政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


在“人才新政” 实施、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都在追逐城市梦想的旅途中群星璀璨。


昨晚,2017“创业天府 菁蓉年汇”蓉漂嘉年华活动在成都菁蓉国际广场举行。会上发布了2017年成都“双创指数”、“新经济指数”,并揭晓了2017成都十大年度“蓉漂之星”2017成都十大年度“蓉漂之家”


双创指数


成都引领第二梯队

双创能力和环境仅次于北京


“双创指数”从双创企业、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和双创环境4个维度,量化评估成都创新创业活跃度及成果成效,通过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综合比较和判断,对成都双创能力进行综合系统分析。


此次公布的“双创指数”城市名单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广州位列前五。成都的双创指数为85.26,最高的北京为127.44。


▲“2017城市双创指数”名单中,成都双创指数为85.26,排名第四。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国信优易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段立新的解读是——从2017年城市双创指数看,呈现三阶梯队形,成都受惠于政府的支持以及人才、资金的储备和投入居第四位,引领第二梯队


▲国信优易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段立新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17个城市中,成都的双创能力和双创环境指数排名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段立新指出,这意味着成都在高级人才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储备,同时政府在双创人力、财力投入力度较大。


▲成都的双创能力和双创环境指数排名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


“在双创环境方面,成都仅次于北京,高于上海、深圳、广东等一线城市,其中政策环境居首位。”从双创指数及分指数排名情况不难发现,成都在政府扶持力度、高级人才储备、双创人力和财力投入方面优势显著。


但成都在双创工作上仍有短板——创业企业发展存在瓶颈,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优质企业明显不足,导致成都双创主体活力与第一梯队存在一定差距。


如何解决成都面临的上述痛点?在段立新看来——


新经济是独角兽成长的温床,也是新动能的重要支撑,更是新动能的实际承载体。


新经济指数


成都排名居前

培育独角兽是破题方向


最新的中国新经济指数也在会上公布。数据显示,在新经济总量指数城市排名中,成都位列第4。自该指数发布以来,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一直居于全国前10位。


▲新经济指数城市排名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位列前五。


排名的背后,反映的正是成都坚持创业首投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相结合,深化科技金融,实现“科技+金融”双融合的成功实践。


▲会上发布的“成都新经济视角”


接下来,成都的新经济该怎么走?


段立新为成都创业企业发展提供破题方向——培育独角兽是关键。“对于独角兽来说,良好的金融服务是关键。”这意味着,建立全生命周期、市场化的股权投资生态,灵活运用金融工具,加大债券授信力度。


段立新还建议设立独角兽专项基金,引入有丰富投资经验和行业经验的投资人,用市场化的手段参与管理政府引导基金。他还建议,成都要建设起覆盖学科建设、学位教育、社会培训和竞赛活动在内的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人才交流平台,加强从小学到研究生层次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


“蓉漂之星” “蓉漂之家”


三大高校负责人为“蓉漂之星”颁奖

“蓉漂”成为新风尚


2017年,成都实施“人才新政12条”,吸引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落户12万人,“蓉漂”成为广为人知的青年新风尚。昨晚的蓉漂嘉年华现场,揭晓并颁布了2017成都十大年度“蓉漂之星”和“蓉漂之家”。


▲2017成都十大年度“蓉漂之星”“蓉漂之家”名单 图源成都日报  


岳春峰、占地斯门、施美景等10人获得2017成都十大年度“蓉漂之星”。



天府新谷、金牛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等10家创新创业载体摘得2017成都十大年度“蓉漂之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成都十大年度“蓉漂之星”的颁奖嘉宾是四川大学副校长张林、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曾道荣和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正文。高校负责人颁奖背后,是成都正在实行的新人才观——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


▲三位高校负责人为2017成都十大年度“蓉漂之星”颁奖


2017年,“菁蓉汇”围绕新经济“六大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开展系列活动188场,走向全国重点城市,沿着“一带一路”走进莫斯科、柏林、特拉维夫,推动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向成都汇聚。


成都声音


主动担负起国家中心城市的职责

在创新创业“苗圃”培育出“大树”


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在致辞中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2017年,成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6.4万家、增长42%


▲1月21日晚,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在会上致辞。 


“其中更可贵的是,我们科技型企业增加量超过2万家,增长66.7%。去年我参加了3次菁蓉汇,看到创新企业不断涌现,一些老面孔不断发展壮大,成都在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上又有了新的进步和发展,这让我们非常高兴。”


罗强说,成都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需要依靠创新来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这就像在办苗圃。”他表示,这项工作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决心,成都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要求,切实抓好每项工作落地落实,为所有的创新创造企业、为所有的创业者,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土壤,让“小苗”长为“参天大树”。


往日精彩


1. 第八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蓉举行 共创医药健康产业美好未来


2. 向科技要战斗力 推动费省效宏高质量发展 罗强到市审计局调研大数据审计工作


3. 市大气办解读升级橙色预警:到23号气象条件都不利扩散


蓉城政事记者 邹悦 尹沁彤 摄影记者 杨永赤 刘海韵

编辑 周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