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策划 / 2018,试验田里育成都

王垚 蓉城政事 2020-08-23

在成都市的郫都区,有一块袁隆平的“宝贝田”。这片田不大,却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自搭建而起。那里诞生了许多优质杂交水稻的新品种,有的全国推广,有的甚至名扬海外。


是的,试验田,就是这样一片“先驱”土地。


▲2018年5月9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试验田里查看稻苗生长情况。(成都商报陶轲/视觉中国)


改革开放40年来,多少象征着“突破”的种子,从改革“试验田”中试播试种,初结硕果。而后再将经验播撒,使得神州大地上花开遍地,果实累累,从而推着改革的滚滚车轮一路向前。


但并不是哪里都能做试验田。


它除了需要天然有机的土壤,更需要播种者一往无前的“破冰”之勇,和敢为人先的智慧谋略。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方沃土。


将袁隆平的“宝贝田”向外蔓延扩展,扩大到它所在的那座城,这方改革沃土,已能一目了然。


那正是成都。



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成都自古安逸,却又自古不乏革新之勇与求索之智。


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在这里诞生,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创中国古代水利史上新纪元……将时光的指针转到改革开放后,我们仍能看到,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只股票“蜀都大厦”、第一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红庙子”,甚至还是最早的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


▲1991年运营的蜀都大厦曾经是名副其实的西部第一高楼,名噪一时。(视觉中国)


肩负为改革探路的使命,这方沃土成为了新时代最活跃的试验田。


不往前说,当我们将视线聚焦到2018,会看到无数来自这片试验田中的探索与奇迹。


成都进行的锦江水生态治理,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点赞认可;


作为全国16个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成都市起草的方案,得到了住建部“值得各地借鉴”的批示;


成都自贸区从2017年4月1日启动以来,到今夏已完成了166项创新改革试验;


成都作为全国首个出台专项文件实施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城市,最早探索出一条打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壁垒,实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发展之路……


成都更是全国首个设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的城市。而这一系列的经验与成果,有的正待推广,有些已被复制。


回溯这一年,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因子在成都更加活跃。这就好比试验田中的养分和雨露,让这座承载着“苗圃长成森林”之重任的城市,孕育硕果,完成更多的开拓。

创新之变

释放“双创”内生动力


就在十多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广一批促进创新的改革举措,更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一次要推广的经验共23项,细数条目,会发现有8项来自四川,其中更有4项,来自成都。


其实,这已经不是成都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领域的第一批全国复制推广的成果。去年9月,在国务院推广第一批全创经验成果时,其中就有5项来自成都。那么加上这第二批的4项,成都已经共有9项全创经验要在全国复制。这一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这一次来自成都的4项全创经验,其中一项是“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


名录表格中,有文字对此进行了详细阐释:赋予科研人员一定比例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将事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前置为事前国有知识产权所有权奖励,以产权形式激励职务发明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


这正是成都数次发文推动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许多人简称其为职务科技成果的“混改”,更多人将其形容为“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紧箍咒’的打破”。


事实上,用以事前产权激励的方式,为科研成果分割确权,促进成果的转化落地,成都在国内城市当中,确实最早“吃了螃蟹”。一直以来,由于高校科研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归学校所有,发明人只能获得奖励,并没有所有权,高校每年都有不少科技成果诞生,却基本躺在论文纸上“睡大觉”。正是“混改”,打破了这样的困局。


今年7月20日,赫赫有名的“新能源空铁”,在成都市大邑县开工了其首条商业运营的试验线。而新能源空铁的技术之所以能够从翟婉明院士团队的研发到市场化一路畅行无阻,用翟婉明的话来说,离不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若然没有“混改”,不仅“空铁”或许尚不能走出高校实验室,全市近1000项在蓉转化的科技成果,无数的创新项目,或许也尚未有途径落地。


现如今,在被称为“新经济发展之城,黑科技创新之都”的成都,来自科研院所实验室走出来的“黑科技”,分量不可说不重!


但在全创领域,成都所进行的探索,还不止于此。建立“军民融合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省级行政区内专利等专业性技术较强的知识产权跨市区审理”“基于‘两表制定、审助分流’的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判机制”……这些在成都“试验田”上种出的果实,正待重新播种,推广到全国各地。

生态之变

直击“痛点” 以开拓 换新颜


如果要用一种色彩来形容成都这片“试验田”,那色彩一定是绿意盎然。


如同真的“田”,这诞生了无数创新之措、改革之举的城市,对“颜值”与宜居的提升,始终进行着努力而执着的探索。


革新与创举,在生态治理与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显然更彰显出了成都的智慧与魄力。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到了成都的锦江水治理。他表示,为了治理严重污染问题,当地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并采取景观提升、长效管理等措施,计划在今年5月底前实现干流和重要支流无污水下河,最终彻底解决河段严重污染问题。


如今,成都早已全面完成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的截污、清淤,实现污水不下河。碧波荡漾,鸟飞鱼跃,“水润天府”的盛世美景目不暇接。而成都的治理举措,却为全国提供了新的经验与思路。



“锦江水生态治理拥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水专项湖泊主题组副组长王圣瑞细细研究后,对锦江水生态治理的经验给出了评价,在他看来,这个规划体系真正将锦江治理和流域发展协调在了一起,容易落地,也容易产生综合效益。而这,正是成都的智慧。


与锦江水生态治理同一天启动的,还有锦江绿道的建设。


成都对“绿道”的打造,无疑就是一项开拓性的创举,更是为国内城市的绿道打造,提供了“样本”。


成都启动天府绿道规划建设,将打造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主体骨架的三级绿道体系和慢行系统,全长约16930公里,被称为“世界最长绿道”。天府绿道不仅要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将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永续发展的源动力。



自启动建设短短一年时间,天府绿道已然是成都一张崭新的“名片”。就在不到一周前,“2018中国年度新锐榜”在成都举行发布盛典,成都天府绿道获得“推委会特别荣誉”。 用主办方《新周刊》的话来说,该奖项就是为了表彰当年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鲜明年度特征,同时又具有非凡意义和独特价值的人物、事件或机构。“显然,天府绿道正具有时代的非凡意义”。


治理之变

制度革新 为全国提供“城市样本”


一直立于改革潮头的成都,求索路不仅是为了城市的发展,更是为了承担国家使命。这片“试验田”,承载了一系列的国家改革实验,凭借的正是开拓的勇气,创新的智慧。


作为全国16个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地区之一,前不久,成都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动了个“大手术”。而“手术方案”一经敲定,就收获了住建部的点赞。


围绕“力求时间最短、手续最简、申报最便捷、监管更有力”,成都起草了《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送审稿)》及配套工作推进方案。


根据这项《试点方案》,在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方式上,成都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探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责任保险;构建以市场主体和群众感受为标准的改革成果评测机制,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成都审批服务进行系统评估,测评群众满意度等等。到2019年6月底前,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全流程总用时,将力争优化提升至90个工作日以内。


而住建部在审核意见中给出的批语是:“试点方案和推进方案同步制定,设置双组长制,突出明确每项工作的可检验成果,值得各地借鉴;工程质量保险的做法对规范建筑市场很重要,值得学习。”


而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主体和核心,成都自贸试验区更是肩负了制度创新的重任。从2017年4月1日启动以来到今夏,成都自贸区已完成了166项创新改革试验,不仅成为了高质量外资企业的集聚地,更成为了制度创新的前沿阵地。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资料图) 


前天,成都自贸试验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从此在线上,成都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企业可实现“一窗查询”,更能实现对企业的精准化服务和事中事后有效监管。这是全国12个自贸试验区落地片区中的首个数字一体化监管服务平台,也是成都又一项全国首创。


▲平台界面


而以平均数来算,这里几乎每周都会有新的改革实践完成。革新,是成都的常态。


实际上,制度上的创举,成都在各个领域前试先行。设立全国首个新经济委员会以培育新经济的多元化应用场景;成立全国首个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以创新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其中,在两周前的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成都市申报的“成都市创新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项目,还获得了“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第一名。



正是这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经验”,为全国改革提供了城市样本,也让成都的开拓步伐,迈得更加坚定。


在希望的田野上,屡屡炊烟,亦是对未来的向往。而在成都这块“试验田”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期待与向往,更是科学的播种,创新的收获后,引领前行的魄力与担当。

革新


1、成都率先在全国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今年,为进一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5月8日,成都启动“双百工程”,培养培育成都市新经济百家企业和百名人才。


2、成都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今年3月,成都第一家服务居民的社区公司——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今年12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成都市申报的“成都市创新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项目,获得了“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第一名。


3、全国首批试点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今年,成都将失智导致重度失能人员纳入长期照护保险保障范围。


4、成都是全国首个出台专项文件实施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广一批促进创新的改革举措,成都的这项改革纳入推广范畴。


5、今年6月,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成都的锦江水生态治理工作获习近平总书记点赞。


6、规划打造“世界最长绿道”——天府绿道,今年12月,“2018中国年度新锐榜”在成都举行发布盛典,成都天府绿道获得“推委会特别荣誉”。


7、1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广一批促进创新的改革举措,更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除“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外,成都探索形成的“军民融合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省级行政区内专利等专业性技术较强的知识产权跨市区审理”“基于‘两表制定、审助分流’的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判机制”经验成果入选。


8、成都自贸区从启动以来,到今夏已完成166项创新改革试验。


9、成都市被列为全国16个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为此,成都市起草了《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送审稿)》及配套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所提出的高效审批和创新质量监督模式,获得了住建部点赞。


10、成都积极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目前,中欧班列(成都)已开通11条国际线路。


大家都在看↓

• @老年朋友、低保人员,快收好成都这份诚意满满的福利!

• 成雅铁路28日开通!52块钱坐拢雅安

• 年终策划/ 2018,"10万+"里识成都

蓉城政事记者 王垚 编辑 周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