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加快 AI 产业发展,成都下决心勇闯“无人区”!

林聪 蓉城政事 2020-08-23

从AlphaGo战胜职业围棋高手

到会跑、会搬运的Atlas机器人

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被颠覆

人工智能从实验室“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成都做了些什么?

成都又将如何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布局


把时间的标尺往前拨

2017年7月2日

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

在这场“万人大会”上

成都提出要超前布局五大未来产业

首当其冲的是——人工智能


5个月后

全国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

“媒体大脑”在蓉发布

10秒写稿功能让人惊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1330uablcg


如果说这一切还只是初探性的尝试

那么去年4月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

则擘画出了人工智能在成都的未来

成都将从“硬件、软件、应用”三方面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

这场会议还提出

“争取在人工智能的细分领域领跑”

(→今天的市政府常务会 讨论了人工智能在成都的未来)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

暨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

把握5G试点和AI应用机遇

打造全域感知、全局洞察、

系统决策、精准调控的 “城市大脑”


借智引智


站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上

唯有创新

城市才能求发展


创新的第一要素

便是人才


过去一年里

多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大会在成都举行

AI界的“最强大脑”们

纷纷建言献智


2018年5月9日

2018成都人工智能发展论坛举行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葛树志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王晓京等

海内外人工智能专家纷纷到会


王晓京认为


成都已经成为发展新经济的热土,但缺乏大型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8)》中,成都位居第五,仅次于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资料图


成都的人工智能产业

也吸引了欧美同学会的注意

2018年5月11日到13日

800位顶尖海归科研人才齐聚成都

参加欧美同学会首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大会

这也是大会首次落地成都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建议


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地方政府要给予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有效的政策引导。例如,对科技创新类人才的引进,需要的不单单是对单一人才的政策优惠,应该从政策层面引导团队的进入或搭建。



2018年8月15日

2018福布斯中国创新峰会在成都开幕

福布斯中国首席执行官李思卫

发表了主题演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q0757viycol


发展


去年10月

2018全国“双创”活动周

主会场活动在成都举行

多款“成都造”人工智能产品亮相


AI+机器人 | 借助外骨骼机器人瘫痪病人可站立行走


AI+机器人 | 成都越凡创新科技研发的“小贩”机器人


AI+无人机 | 四川腾盾科技的TB固定翼无人机


就连成都的绿道上

也能发现“无人超市”


AI+零售 | 无人超市 图源成都高新


人工智能产业布局雏形初现

成都如何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前沿?


一整套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

方案和专项政策即将出炉


日前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召开

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

审议了《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8—2022年)(送审稿)》《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送审稿)》


政事君表示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大红包”来了

👇👇👇


专项政策


● 支持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企业孵化,按照产业贡献度市本级最高给予2亿元支持


● 对来蓉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的图灵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


● 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开展人工智能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


● 对企业投资的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健康医疗”“交通物流”“智慧旅游”“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现代金融”等行业融合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按照投入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一次性补贴


● 对采用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和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企业,根据项目投入情况给予最高20%、不超过500万元补助


推进方案


《推进方案》提出以平台聚合能力、以能力营造场景、以场景撬动市场、以市场壮大产业。到2020年,成都将形成50个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到2022年,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带动人工智能关联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推进方案》从三个方面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


◆ 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基础 ◆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前沿“无人区”,在智能超算、类脑计算、医学影像、机器视觉、智能语音、智能芯片、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城打造一批高端研发平台,争创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

支持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5G、超高清视频、VR/AR、集成电路、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

加快数据资源集聚与开放共享

推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人工智能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


◆ 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能级 ◆


推进“Al+企业培育”工程

实施“AI+产业沙箱”培育计划

加快“AI+场景应用”具象化工程示范


◆ 营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


推动产业主体抱团

强化人才供给能力建设

提升本地产业的国内外影响力

推进产业集聚布局与协调发展


成都将对产业进行怎样的布局?


重点打造“1+4”人工智能产业核心载体: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新川国际AI中心、菁蓉人工智能小镇、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温江“三医+”人工智能产业园

同时推进崇州经开区、天府新区南区等一批智能制造产业功能区示范建设。



大家都在看↓

• 5G,成都的“进击”之路

• 成都历史建筑已达156处!峨影厂厂房、理工大核工楼新入选

• 六问成都 / 公园城市如何“成势”?

蓉城政事记者 林聪 编辑 周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