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条gai都是城市窗口!成都这次为你“改道”

邹悦 严丹 蓉城政事 2021-03-22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一首《成都》唱红了成都的街道,无论是秋天铺满银杏叶的大街,还是春夏之交开满蓝花楹的小巷,街道承载着一座城市宜居的梦想。

从滨水街道到特色街道

在街道一体化设计探索上

成都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未来成都需要什么样的街道?

如何分配路权让车与人都感到舒适?

成都近日发布了

《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公示版)》


为什么打造?

街道主力:由“车”变“人”  

对于成都而言,打造街道一体化有一个简单直接的原因——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加速成网阶段,未来街道的主力可能由“车”变“人”。


  

《导则》用数据印证了成都人出行理念的变化:根据成都市综合交通调查,全市非通勤出行比例高达56%,居民出行比例中慢行比例达47.5%。但城市目前仍“以车为本”,且在现有的道路中,慢行安全、形态风貌、人文特色、景观绿化等存在严重问题。


怎么打造?

打造六类街道

此次发布的《导则》,明确适用于成都市包含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街巷在内的城市街道。它将街道按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城市需求,分成生活型街道、商业型街道、景观型街道、产业型街道、交通型街道和特定类型街道




在生活型街道打造中,宁静安全的街道环境是重点,包括要有合理的机动车管理、安全的过街设计、便捷的非机动车出行以及宽敞舒适的步行空间。


▲多元便捷的社区设施

  

例如,这类街区的机动车车速宜限制在40公里/小时以内,过街设施间距不宜大于250米。而步行道路则应得到保障,宽度宜大于4米,独立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也不宜小于2.5米。


▲生活型街道示意图

  

商业型、交通型、产业型街道的打造,应分别满足多样化消费、休闲和体验需求,保障慢行安全和机动车高效通行,以及保障物流运输车辆的通行。而商业中心步行街、滨水步行街和街巷等特定类型街道,则要以人性化的街道环境设计,突出不同的街道场景。


▲滨水步行街

  

打造方法

非机动车道不宜小于2.5米

将公共交通结合物业开发

如何打造慢行优先的安全街道?成都一改车道越来越宽的情况,提出通勤功能的新建街道非机动车道不宜小于3.5米,其他街道非机动车道不小于2.5米。而在生活型、商业型街道,机动车车道宽度在设计时,可由3.5米缩窄至3米。


▲以商务办公业态为主的街道

  

随之提升的是人行空间的体验感。可以注意到,界面优美、低碳健康也和慢行优先一同被列入到成都街道的规划共性中来。


比如,分配道路空间,应优先保障绿色交通空间和设施,其中步行排在首位,其次是非机动车、公共交通。在独立型绿道中,步行、骑行可分开设置,宽度不宜少于2.5米、1.5米。此外,公交停靠站距车站出入口不宜小于15米且不大于100米,同时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周边一个街区内的道路,不应设置路内机动车停车位。


  ▲机车分离


又比如,生活型和商业型街道的过街设施间距不宜大于250米,且以平面过街为主,减小道路转弯半径,让过街路线更短。



▲不同交通方式衔接转换


在成都的街道一体化方案中,你也能看到其他城市的影子。


在打造多元复合的活力街区时,成都将借鉴东京银座地区的做法,在人流量较大时段进行机动车分时段限行,在人流量较小时允许设施临时共享停车位。目前,纱帽街段已经通过采用机动车限时通行,缓解行人与机动车交通的冲突。


▲东京银座:适宜步行的街道空间


另一个“他山之石”是TOD,据不完全统计,《导则》中出现了十次以上的TOD。成都将借鉴东京JR涩谷TOD街区改造设计,设置地上二层连廊和地下过街通道,解决安全过街问题。同时,联系站点周边大型客流集散与换乘点等,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步行系统网络,方便站点间换乘、交通接驳。


▲结合TOD开发的过街设计


街道的作用不仅是市民通行

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六类街道

反映出成都的多元形象

“以人为本”的绿色宜居公园城市来了


大家都在看↓

• 金钟奖落地成都 原来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今晚成都唱响!

蓉城政事记者 邹悦 严丹

编辑 周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