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法是基于能力素质的职级体系的哲学基础
(原文为我前公众号发布过的《分类法:概念抽象化底层思维方式对管理的影响》,本次重发,有较多增补和修订)
关键概念:
分类(Classification)
类(Class)
类类型 (Class Type)
类层级 (Hierarchy)
特性/属性/属性值 (Characteristics/Attribute/Value)
属性承继(Inherent)
职类/职位/职级(Job Class/Job/Job Grade)
问大家一个问题:牛、胡萝卜、草、兔子,这四个对象,让你按照直觉分成“两堆”,你怎么分?
据说大多数西方人分法是:牛、兔子归为一堆,胡萝卜、草归为一堆;大多数东方人分法是:牛、草归为一堆,兔子、胡萝卜一堆。这是否意味着在概念抽象化方式上,西方人自然而然的思维习惯是对对象本体的属性定义(动物、植物的分类),而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定义对象存在之间的关系(牛吃草、兔子吃胡萝卜)?
类似地,多年前我参加SAP培训时,讲课老师是80年代初去德国的中国学生,说起西方软件代表的管理思想,举了一个例子:他在国内做了一阵子科研后刚去德国时,发现德国人整理文件的方法和中国人不一样,德国人是把每份文件的每个角上都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做标记,每个标记代表不同的含义,例如属于什么项目,什么知识主题,什么客户行业性质等等,同样颜色的标签代表一类,而中国人是把文件按照项目归档,一个项目形成一卷厚厚的卷宗。这两种做法的区别是:德国人花很多时间在文件归类上,但是检索需要的信息很方便;中国人整理文件花的时间很少,但是归档后再找到需要的信息需要花很多时间。
对事物的概念化抽象,最典型的例子是自然分类。纷繁复杂的生物物种,被从粗到细层次递进的方式,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定义每个物种的基础是属性体系:
属性体系用类(Class)把具有相似特性(属性、属性值)的对象归为一类,换言之,特性是一类对象的共有特征。分类方法是通过层级类结构来逐步细化对象的定义,低层的类承继高层级类的特性,同时具有本类的特性。
这样,我们定义一个对象时,是穷尽其描述的特性,按照特性定义什么是什么。跟分类方法相对应的是“命名法”,通过名字以及对名字的概念描述来定义事物。命名法是一种不存在层级结构的定义。例如有人把万事万物解释为“阴”、“阳”,这也算是一种区分,如果“阴”、“阳”算万物分类的第一级别的话,具有哪些特性归为阴?比阴更低级别的类是哪些?似乎就没有人提到了。
这样两种方式的区别是,“大熊猫”和“小熊猫”,通过“分类法”,我们知道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而通过名字,我们很难发现他们的区别;“盼盼”和“大熊猫”,名字看起来似乎是两回事,“分类法”则指向同一个物种。
分类思想在管理和商业上的应用很多,例如:
财务:活动成本会计
供应链:部件通用性管理以及相应的设计和供应商优化
人力资源:职位、能力体系以及相应的职业发展
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我遇到有企业试图把职位的详细能力要求(包括通用能力、序列能力素质、岗位专业技能等等)作为职业发展的前提,这时,他们发现细化到岗位的不同序列、不同职级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非常复杂,很难作为职业发展评价的标准。
做职位体系(职位分析,序列、职级划分),其背后逻辑则是分类法,职位分析(Job analysis)就是分类(Classification)的过程。按照什么分类原则,有很多流派,例如业界广为认可的华为职级体系,是一个典型分类方法:
对对象进行分类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体系,分类体系称为“类的类型”(Class Type)。可以看到,华为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技术专业或管理要求,这样的分类方法,体现了职业序列通道的思想。这里有两个“类的类型”(Class Type),即专业Classtype和管理Class Type,一个人可以在两个Class Type中被重叠分类,职业发展上就高。除了技术专业或管理要求外,还可能会有其他的分类体系方法,例如我们可以用员工在组织中的角色(Role)而非工作性质(Job)来分类员工,这样的方式可以采用Belbin团队角色模型(智多星、外交家、审议员、协调者、鞭策、凝聚者、执行者、完成者、专业师)作为一种分类体系。
职位描述(关于职位和岗位的区别,简单说,岗位=最小单元的组织单元+职位,例如“解决方案销售”是一个职位,华南区XX事业部解决方案销售则是一个岗位)是对分类体系到最末端的具体信息描述,而区分职位的属性信息则是属性体系所包含的信息。
在华为的分类体系中,“关键能力”,包含了技术专长、沟通与组织影响力、解决问题的复杂度三类能力。
当我们用能力在对职位体系进行分类时,需要注意分类是有层级的。如果忽略层级结构,把不同层级的能力项拉成一个平面来思考,就会困惑于一个对象众多的属性信息如何定义、如何应用。从华为的实践来看,用来做人才发展(通过专业能力评定来进行职业发展、绩效管理等)实际是“子类”这个层级,所以这个层级的“能力”颗粒度不会细到具体的职位的能力要求(例如具体技能专长),而到职位/岗位这个层级的颗粒度,主要是用来做薪酬水平评估、人员编制计划的。
我发现有不少企业就是没有这样的分级的职位分类方法,职业发展直接用“职位级”的能力素质要求,把能力素质、技能全混在一起,造成定义晋升标准非常繁多、评估起来也过于复杂。
华为方式固然是最佳业务实践,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基于能力的职位体系(或称为职业发展模型,career model)可以是如下的参照模型:
职位序列分为职类、子职类等层级,一般来说不要超过四级,以三级为宜;相应能力是逐步细化的,越往上越抽象,越往下越具体;
最高层是核心素质(Core
Competency),现在不少公司叫领导力Leadership,(注意这里说的“领导力”,和经理人管理能力的“领导力”概念上有所区别),代表全员的能力类,核心能力的定义一般与企业业务性质和价值观有关;顺便说句,人力资源领域里缺乏标准的术语体系,领导力(Leadership)、素质(Competency)、能力(Capability)使用非常混乱,读者请注意这些名词使用时的上下文意思。专业素质(有些公司叫Functional
Competency,有些也叫Capability)是大类(职位族)的能力类;管理序列的管理素质可以作为一个和专业素质并行的分类体系;技能(Skills或者Expertise)则是到子序列或者职位具有的具体内容性技术。
上图是以我所在的怡安集团为例子,分析其支持职位的能力体系。决定职业发展的是哪一个层面的能力素质,取决于管理的颗粒度,显然,如果决定层面越低,相应的决策委员会就会越细分,这样带来的管理成本就很高。就像华为实践一样,一般企业用能力作为职业发展(晋级评估、绩效标准)目的时,通常都是到大类或者职位族这个层面,岗位知识、技能一般用来做培训发展、资源调配等的指针,很少用于职业发展。怡安这样大型的集团,虽然也是多元化的业务,包含了人力资源服务、风险管理(保险经纪)、再保险等不同的业务,在职业发展的能力评估上,目前只是以核心能力模型为标准,即使这样的话,评估属性也多达近20项了(5个特性,每个特性有4条左右的属性)。简单说,如果一个人才顾问从怡安的6级员工晋升为5级员工时,公司更多看你是否符合怡安5级员工的要求,而不是怡安5级人才顾问的技能水平。
IBM的基于能力的职级体系也是类似的,它的能力模型架构也是分成三级:
核心能力级,即IBM领导力模型
序列能力级,和IBM的职位族匹配
专精技能级,和IBM的职位、岗位匹配
在做职业发展时,IBM只评估第一和第二级能力,并不评估三级能力,也就是说,一个SAP顾问的8级员工晋升为9级员工时,主要评估的是是否符合九级公司员工的要求和九级顾问的要求,并不评估具体SAP技术掌握的精深度。
职级和能力的对应关系是什么呢?以“咨询职位族”的“技术序列”为例,每一职级要求在各个能力项汇总有个综合得分,而不同职级在专业能力维度上,有最低得分要求:
职业发展,能力并不是唯一前提,相应的绩效、职业(例如轮岗)经历等也是晋升的条件。所以在职业发展中,需要以能力发展为基础,制定综合的个人发展计划(IDP)。
显然,管理这样复杂的能力数据体系和个人发展计划,没有信息系统是做不到的。华为、IBM都有信息系统来管理能力以及职业发展体系。以人才管理云CornerStone Ondemand为例:
你可以建立能力和能力模型、能力与职位的关系、职位发展的关系(职业发展路径),对一个员工的能力进行评价,系统可以展示他发展到下一个目标职位的能力差距值(下图中的黄色进度条),并且由信息系统自动产生个人发展任务。
坦白说,支持完整的(具有层级关系)分类功能的管理软件很少,在我来看,只有传统的SAP软件(注意,不是SAP品牌的其他软件)具有强大的对象分类功能,这也是目前业界领先的HR软件存在缺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