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型企业IT部门的组织管理和HR管理

陈果 陈果George 2021-05-31

 人力资源、财务、采购、IT是企业最重要的四个管理运营支持和服务交付体系,其运营转型模式虽然各有特点,总体都是以客户(内部用户)为中心,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服务交付上,以解决方案类和请求响应类为组合。‍IT组织支持业务,一般存在这些运营目标:

  • 与业务紧密结合,共享愿景

  • 与业务战略匹配的、一致的IT建设组合路线图

  • 响应用户需求,不断提升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 快速反应用户需求

  • 卓越的项目交付能力

  • 可靠的、可伸缩的服务交付及变更模型

  • 不断采用最佳业务实践和方案

  • 持续成本优化

  • 与业务人员形成协同工作的团队,提高应用实施水平

 

为支持这样的运营目标,需要建立如下的世界级的IT组织管理框架,包括三大部分:用户联系、服务交付、管控管理。



A、用户联系 (Customer Engagement)

把业务体系当作客户对待,IT部门要建立自己的“销售”体系,其职能是:理解业务战略和业务运营模式,展现IT在业务转型中的价值,搜集业务需求,帮助用户梳理期望收益,作为方案建议部门和用户部门的接口,在后期的开发、部署、运维过程中,持续监控客户满意度。


在大型企业IT组织中,内部“销售”负责人有时被称为“客户参与合伙人”(Customer Engagement Partner),他(或他们)和各个业务条线建立对接关系,主要职责是:

  • 和业务部门领导一起制定IT规划和预算

  • 推进IT服务的“标准化目录”和服务水平沟通

  • 协调方案建议小组及用户干系人关系


“标准化服务目录”的重用性在不少组织里作为对CEP的激励要素。如果有必要,客户支持、业务架构、业务分析、资源管理等IT组织的后台职能也要走向“销售”的前端。


B、服务交付 (Service  Delivery)

在“销售”牵引下,IT部门交付服务的核心价值链包括三套相关的体系:

    1. 服务组合策略管理:负责建立企业的IT战略规划,相应地建立服务组合(service portfolio)的优先级顺序,设置项目投资决策规划,并且以项目运作办公室(PMO)机制对服务组合推进进行集中管理



    2. 服务导向的项目交付管理:衔接项目建议书,贯穿项目的概念、计划、设计、开发、测试、部署的全周期,建立一个集成的项目交付管理框架;定义项目及开发的质量标准;建立项目管理方法论(包括流程、产出物和绩效评价标准),结合项目管理最佳实践,根据项目情况灵活使用;按照项目的控制要素(计划、成本、质量和技术标准等)对项目进行管理控制。


    3. 服务交付管理:在开发到运维支持的全过程中,在每一个与业务的自然界面,响应并且积极管理需求,包括问题解决、变更控制、资源投入等,最终为业务创造价值。IT服务管理(ITSM)是一个被谈论得比较多的话题,也出现了象ITIL这样的参照性标准,今天,IT管理人员都在力图将基于服务水平协议(SLA)的技术性及性能性保障、IT服务请求处理和服务案例跟踪等活动,向更加业务导向性的业务服务水平协议(BSLA,例如订单处理时间、外部客户排队等待人数、业务服务时间损失等)转化。



    C、管控/管理 (Governance & Management)

    1. 架构治理:企业的业务流程、活动、数据等“信息”到承载并实现其的软件和基础设施等“信息系统”,都是企业的资产,必须要有目的、符合规范地管理企业信息资产生命周期,这是“企业架构(EA)”的出发点。企业架构的几个层面:业务流程架构、信息架构、组件和服务架构、基础设施架构,必须管控其关联,并且贯穿在所有项目以及服务外包项目之中;

    2. 过程管理:IT的过程改进也是一个广为探讨的话题,过程管理涵盖了项目管理、业务分析、架构设计、方案设计、测试、服务交付、运营、IT分析等各个领域,也形成了一些行业性的标准,例如IT服务的ITIL,应用开发过程改进的CMMI,人员能力持续提升的PCMM,企业架构框架的TOGAF等,下图描述了流程改进、流程实施、质量保障等过程管理的框架。过程管理本身是人员和组织变革的过程,需要有人员行为和绩效标准的变革。过程管理中HR需要注意:

      1. 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更加团队导向,而非个人导向

      2. 责任机制更强调客户满意和过程产出,而非技术提升

      3. 在效率测量、质量保证和绩效管理上持续投入


         

    3. 资源管理:IT组织是人员密集型产业,资源管理是的人员这个资源的规划、分配和发展,涵盖了产能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资源部署(Resource Deployment)、专业能力培养等。在资源计划方面,类似于供应链管理的原理,组织上,可以设需求管理人员,资源供给管理人员,以及产能管理人员(相当于供应链的供需平衡),一般100个左右资源需要按专业配一个资源经理(Resource Manager),每500-1000个资源,需要配一名产能管理人员。
      在资源管理上,一是要形成技能组,评估通用技能(标准化技能,可以外包获取)、使能技能(个体差异)、关键核心技能(形成
      IT组织的竞争优势),这些技能也是进行职位族群(Job Family)或专业序列(Profession)划分的依据;
      二是要以标准化技能的职位体系,形成资源在调配的通用语言(
      Common Currency),HR管理上需要注意的是,处于资源调配目的,对资源技能的定义,要比职业发展目的上的颗粒度更细。

    4. 人员管理:作为人员密集型组织,IT部门必须建立标准化的职位、职级体系,以及基于能力素质的职业发展体系。
      HR方面,IT人员绩效管理一般基于能力发展的评定,评估根据职位的能力要求所展现的“关键绩效行为”

      由于IT组织的项目制运营的特点,一名员工要处理多个维度的人员管理关系,也就是有多个经历,例如专业(Profession)上的经理,一般处理直接汇报关系的个人职业发展的经理(Career Manager),项目上接受工作安排的任务经理(Task Manager,通常是项目经理或Team Lead)以及资源分配经理。这些经理对员工的绩效管理以及个人发展都起到不同的作用。

    5. 运营管理:主要是财务、采购、法务方面,在此不做展开论述。

    6. 组织和领导力:企业IT组织自身战略定位不同,相应会适应不同的组织架构模式,

      如上图所示,变革模式是创意驱动,公用事业模式是流程驱动,项目管理模式是项目驱动,差异化模式是关系管理驱动。例如,公用事业模式的IT组织架构会比较集中,而差异化方式则会比较分权。

      IT组织领导力和任何组织的领导力一样,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将文化转化为行为,引导并驱动组织达成成功的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