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M未来是什么(下)—— 以智能的方式,连接客户C端,赋能制造M端的商业模式创新
先谈几个最近我亲身经历的事例。
过去的一位客户兼朋友,在大型化工企业工作多年,准备投身于“互联网+”创业,他的商业模式是面向经济作物农户,提供个性化的化肥产品。对种植高价值经济作物的农户来说,由于气候、土壤条件差异,同样的作物,需要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在植物生长周期根据现场条件个性化施用化肥。传统化肥是标准配方,大量生产,他想做一个互联网商业,连接农户、农技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化肥配料生产。然而,怎样连接前端需求,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这样的化工厂很难找到。
另一位客户是做食品零售的,在门店里提供某几种食材的现煮饮料服务,我观察到门店里用来磨煮饮料的食品加工机、豆浆机明显是家用级产品,我对老板说,你得用商用级产品,家用级机器加工慢、可靠性差,不能满足高客流要求,建议你参考一下星巴克店里的咖啡机……老板立即采纳了我的建议,让他一位副总去找寻能满足他们需求的、连磨带煮的商用机器,市场上找了一圈没找到,副总请我帮他联系到了某大型家电生产企业,也没有现成的、完全能满足要求的机器,而他们需求顶多也就一两千台,大厂不愿意做。我开玩笑说,十多年前张瑞敏就宣称,如果客户要做个能放在屋角的三角形冰箱,海尔也能做;可是直到今天,真有客户给海尔下个三角形冰箱的订单,海尔会接单吗?
一方面是中国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是前述这样的对制造业需求得不到满足,问题在哪里?
这是因为顾客需求-智能制造-应需而动的制造产业链上游这三个环节没有被连接起来。所谓顾客端到制造端(C2M)模式,不是一家企业“四墙以内”的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问题,而是对制造业生态的再造,是全新的商业模式。
供应链的柔性化、个性化,依其程度不同,我认为可分为以下三种渐进的形态:
- 按单小批量制造的产销链模式再造
- 大规模定制,通过大量的标准化组合和少量的客制化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
- 完全个性化定制
下图是我对C2M制造业生态的描绘:
1、 C2M是一个基于云的商业生态,连接了顾客、制造商和制造产业链上游
2、 顾客的需求,无论是自然语言描述、对话(“我需要一个三角形冰箱,价格不超过2000元……“),或者是图片、图纸,传到C2M云上,能够被人工智能(图像和语义识别技术、推理)解析为产品技术要求,在这里,人工智能是关键使能技术;
3、 制造工厂的工艺、产能可以上传到C2M云上,请注意,这种模式的工厂需要具备高度柔性的制造能力(就像3D打印机一样,按照客户需求大规模,低成本、快速地生产个性化产品),因而需要被APS、MES、PLM、WMS、工业自动化、自动传输、敏捷物流、物联网等“智能工厂”赋能;
4、 由于制造行业产业链很长,“部件供应商”和“供应商的供应商”,即制造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以及铸造、注塑、切割、机加工(折弯、冲压)、金加工(切削)等上游工序能够应需而动,传统的寻源方式是基于标准制造目录的目录寻源,而人工智能方式,能够根据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的各种大数据,实现质量和工艺要求,以及可用产能的智能寻源。
制造业价值链网络协同的概念并不新,在2000年的B2B兴盛时代就有各种理念原型以及行业供应链整合信息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真正能够付诸实践,近几年海尔的互联网再造的尝试相当值得尊敬,不过,我个人感觉,海尔模式的底层思维是以海尔为核心的控制型生态,还不是“去中心“的完全开放生态,还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C2M云。
实现以上C2M愿景的技术都已经渐趋成熟,亚马逊、IBM、微软的新一代云,都把人工智能(语音/图像识别、机器学习、逻辑推理)、物联网作为基础云服务,例如上图这样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搜索。几年前大家还在说“商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两张网对接,将后者称为工业4.0,实际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一代“数字化”,逐渐消弭了这两张网的区分。
商业模式创新,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