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框架
常感到不少企业在各个业务领域里缺乏相应的完整、专业的知识框架,因而表现为管理工作中专业性差,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显著的领域。自从“供应链管理”这个词出现,带来的歧义就很多,不少人将“供应链管理”理解为采购管理或供应商管理,或再加上仓储和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应该是制造业的核心运营体系。
什么是“供应链”,我的定义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交付过程,“供应链管理”包含这样一些内容:
- 商业模式: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设计是个商业模式问题,服从于企业的面向客户的销售模式和面向财务结果的盈利模式,相应的供应链模式包括:产销衔接模式、自制还是外包、供应商战略协作模式、地点全局化布局等,例如,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客户类型或者不同区域的产销模式可能各不相同,所以一个企业内可能存在多套供应链模式,每种模式具有不同的业务流程;
- 核心职能和组织:制造业的供应链职能大致分为策略、计划、生产、采购、仓储物流等,组织设计应该对应这些职能划分,并且跟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外的销售、研发(技术/质量)、财务等职能部门建立衔接关系。
- 流程体系: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业务流程包括了:计划、采购、制造、物流等流程领域,对流程进行分类管理,构建三级业务流程框架,SCOR是个非常好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参考模型,提供了端到端、集成的流程建模以及流程效率衡量指标的参考。不过,SCOR模型侧重于跨企业的供应链(价值链)整合,前几年,SCOR模型的发起组织,即供应链管理协会SCC,与北美最大的生产运营管理协会APICS合并,而后者的CPIM知识体系则侧重于制造企业内的生产运营管理,SCOR加CPIM,构成了供应链管理最完备的流程知识体系。此外,APQC的流程框架和APICS基本兼容。
- 信息技术应用:制造业ERP是实现制造业供应链端到端流程管理的基础,从ERP构架来说,既包含了核心ERP系统,也包含每一领域的ERP扩展系统,例如主数据端的PDM/CAPP,制造端的MES和车间控制系统,采购端的SCM/SNC,销售端的订单管理,物流端的WMS,质量信息系统,以及横跨供应链领域之上的计划和高级排程系统。
我将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从职能角度,切分为策略、核心和辅助三大方面,组织设计、业务流程管理和信息化系统应用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并实现三方面里每个模块(building block)的整合。
具体来说,每个方面涉及到的业务模块有:
1 策略
1.1 针对市场、客户、产品细分的产销衔接模式(MTS和xTO)
1.2 供应链网络布局
1.3 自制和外购策略
1.4 供应商协作策略
2 计划
2.1 承接经营计划(预算)的产销衔接计划(S&OP)
2.2 预测和需求计划
2.3 供应链网络计划
2.4 能力计划
2.5 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MPS/MRP)
2.6 制造排程
2.7 供应商协同计划
2.8 仓储物流计划
3 采购
3.1 供应商寻源
3.2 采购分析
3.3 招投标和供应商准入
3.4 采购请求
3.5 采购订单
3.6 采购订单协同
3.7 采购订单跟催和预发运通知
3.8 采购收货
3.9 供应商结算
3.10 发票校验和付款
3.11 供应商评估
4 制造
4.1 制造工艺定义
4.2 生产排产
4.3 生产发料
4.4 报完工
4.5 工序交接
4.6 在制品管理(WIP)
5 仓储物流
5.1 收货
5.2 发货
5.3 转储
5.4 盘点
5.5 上下架
5.6 库内拣配
5.7 库外中转
5.8 仓库加工
5.9 退货
6 产品开发
6.1 主数据(物料、BOM)生成
6.2 零部件标准化和许可供应商列表(AVL/AML)
6.3 工程变更管理
6.4 上市计划(NPI,跟S&OP衔接)
7 质量
7.1 质量标准
7.2 现场质量控制(采购、生产等)
7.3 质量分析
7.4 供应链质量异议处理
8 财务
8.1 产品标准成本
8.2 产品供应链完全成本(即活动成本法)
8.3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PLC)
8.4 按订单、产品等成本对象进行实际成本核算
9 其他
9.1 设备维修计划
9.2 设备维修
9.3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
9.4 产品售后服务的备件计划
企业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