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网,资本驱动的企业软件商业的失败案例

GEORGE陈果 陈果George 2021-05-31

最近一段时间,企业圈里有种说法,资本大规模进入企业应用软件(也称为“2B应用”)领域的时机已经成熟。虽然资本对行业进行改造、推动发展的作用巨大,然而,过去二十年,企业应用软件领域内,活跃介入的资本的结局却都不太好,中华网集团及中华网软件(原名China.com, 念成ChinaDotCom,后来采用缩写,改名叫CDC集团)是一个能观察到的失败案例。


(一)


中华网算得上是中国互联网的先驱,90年代中期,曾经在KPMG做过咨询顾问的香港企业家Peter Yip看到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机会,当时中国内地还未完全开放,想到在国内搞个“中国版互联网”,聚合Yahoo、AOL等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利用该网络向国内企业和个人提供经过清洗、整理的信息服务;这种“建网+信息服务”的中国早期互联网模式还有“瀛海威”等,那时分别有做“建网”和做“信息服务”的公司。Peter Yip和新华社的香港分支机构合作,带有官方背景,拿到了China.com这样有非凡意义的域名。


90年代末,中国快速开放,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服务商可以直接接入国际互联网,门户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主流。

China.com在1999年7月在NASDAQ上市,“中国概念股”的名字因此而生,虽然它的访问量并不算大,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网站设计,因为沾了中国的概念,股价被一路追捧。IPO融资9600万美元,2000年1月,再次募资3亿美元;2000年3月,门户网站业务分拆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募资1.8亿美元,加上上市前从风投的融资,到2000年底,该公司手上持有5.5亿美元现金。在投行雷曼兄弟的帮助下,Peter Yip将中华网包装成一家拥有两岸三地门户业务、集网络咨询和广告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公司(下图),甚至拉到了AOL入股。

2000年中,三大门户网站在资本推动下也都完成了上市动作;到这年底,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时,至少从财务上,Chinadotcom似乎还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甚至声称要收购其他家。

dotcom泡沫破灭后,2001年到-2003年是各家互联网公司的转型期,随着中国互联网和手机用户稳步上升,广告、游戏、移动(短信)增值服务成为各家互联网门户公司转型的机遇,Chinadotcom也在游戏和移动领域进行了一些小规模收购,并试图将这些收购的业务分拆上市,然而和其他门户公司不同的是,他将向企业软件转型作为了业务重点。


(二)


大概因为创始人是KPMG咨询顾问出身,中华网对企业服务市场的眼界,比新浪、网易、搜狐等技术人员创业的公司要开阔得多,在上市前后就有良好布局,定位于“电子商业服务”的中华网全资子公司Web Connection是中华网三大业务之一,为企业提供电商解决方案,包括电商平台、数字化营销等。2000年中华网上市后,Web Connection(中文名“威博康迅”)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地收购了十多家新媒体代理、交互式营销的公司,那个年代,“电商解决方案”几乎是IT咨询的代名词,IBM、惠普,甚至刚成立的埃森哲(有没有人记得那时埃森哲的广告?图片是一个正在融化的“e”形状的冰山),无不以此为战略重点。今天,这类咨询又以Digital、iX等名称再度火爆成为各家IT咨询公司的重点,不由得感慨时代轮回、造化弄人。


我自己就是在那时入行,Web Connection当年在上海也挺活跃,记得管理层都是老外,在市场上竞争企业电子商务项目(那时的时髦)经常遇到。2001年初因为市场上一个项目,PLM公司Matrix One(当时叫CPC,意义上是B2B协同平台)在上海搞了一场认证顾问培训,惠普、IBM、埃森哲等参与竞标的公司都派人参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课堂上来人最多的公司却是Web Connection。2001年,中华网股价从最高峰的200多美元跌到5美元,Web Connection重组更名为Ion Global,传统网站的建站技术逐渐消失,Ion Global最终于2007年被以数百万美元的代价卖给电通安吉斯的数字化营销部门。

 

Web Connection还有一家专门针对企业电子商业(e-Business)解决方案的子公司,名为e2e Business Solutions,e2e是当时时髦名词“端到端”的缩写,中文名“志杰”,和盛极一时的李泽楷的“盈科数码动力”(后者后来转为了电信公司)在同一起跑线上,定位可以说是中国的埃森哲。志杰是中国企业IT咨询(业务重点是EAI、B2B)以及CRM/ERP咨询的先驱,和汉普、汉得一起,是中国最早的IT咨询公司。那时恰逢Oracle公司以颠覆者的面貌杀入ERP市场,跟SAP以及传统ERP软件抢夺市场。在中国市场,SAP尚未完全进入,其他软件曲高和寡,所以志杰、汉普、汉得都从Oracle实施咨询服务开始;另一方面,CRM理念勃兴,和呼叫中心CTI/IVR解决方案整合,也是市场热点。2002年底,中华网业务调整,当时手上还有不少ERP实施客户的志杰资金链断裂,突然宣布关门。

当年威博康迅的业务布局涵盖了:咨询、系统实施、软件开发、网站开发和数字媒体代理(就是今天的“数字化”),和今天的埃森哲以及其他IT服务公司的业务布局基本一样。

 

(三)


中华网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开始就定下了向企业软件转型,利用手中持有的大量现金,以并购形成新业务,同时将各个业务(包括游戏、移动、企业软件)分别分拆上市。


2002年,中华网收购了国内最早的HR软件公司——铂金软件,2003年内,CDC连续收购了四家软件公司:

  • ROSS系统公司,美国一家面向中型企业的ERP软件商;

  • 欧美供应链管理(SCM)软件商IMI (Industri-Matematik International);

  • 欧洲商业智能(BI)软件商 CIP-Global Aps

  • 加拿大CRM软件商Pivotal公司


其中,涉及金额较大的ROSS系统公司、Pivotal公司也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由于换股交易中股价波动的原因,收购价格各家报道多有出入,最终收购Pivotal价格大约为5660万美元,Ross大约为6890万美元。这些公司在企业软件市场上还算有点影响的三线品牌,2001年前后,我曾经参与过某著名美国直销品牌企业中国ERP系统的高可用服务器群集迁移,他们用的财务系统就是ROSS,而当年在国内推呼叫中心和CRM解决方案时,也曾经接受过Pivotal培训。其后直到CDC软件上市,在SCM、MES和CRM领域内,还进行了一些并购:


2004年,中华网分拆上市计划未成功,和Tom.com情况类似。其后,公司更名为CDC集团,包括四块业务:

  • CDC软件

  • CDC全球服务

  • CDC游戏

  • China.com


2006年11月,CDC集团发售1.68亿美元可换股优先债券,用于进一步在四个领域内并购,正式这次债券发行所承诺的投资人对赌协议,最终几年后未能完全兑现,即只有CDC软件上市,游戏公司未能上市,导致CDC被投资人诉讼而宣布破产。


2009年8月,在美国又一轮经济危机惊魂未定的大背景下,大概是迫于对赌协议的压力,CDC软件上市,仅融资5000多万美元。其后几个月,CDC软件就宣布了一系列收购,包括:北京和佳软件(国内早期ERP公司),Truition(一家小SaaS ERP),gomembers(NGO管理软件),慧图科技(VITOVA,一家香港企业内容管理ECM软件),PeoplePoint(澳大利亚养老管理软件),computility(一家小SaaS ERP)等。同时也有不成功的收购,例如2010年1月,CDC软件出价1.05亿美元收购美国数字化营销CRM商Chordiant,最终被另一家数字化营销CRM公司Pegasystems竞标成功。

上图展示了CDC软件涵盖了完整的ERP和扩展ERP价值链

 

在企业服务方面,CDC集团收购了一系列美国、澳大利亚的小IT咨询公司,将咨询公司(CDC Global Services)总部放在美国,在中国建立外包中心(CDC Outsourcing)。从CDC集团上市公司发布的最后一份年报来看,就组织架构和业务范围而言,它在企业软件和服务的布局已经相当完善:


2010年年中,尽管CDC集团已经赎回了大部分债券,持有其债券25%的最后一名债权人却以CDC未能履约对赌协议,按时将旗下公司上市等原因,将CDC集团告上法庭,索赔数亿美元,最终CDC集团败诉,只有宣布破产。


屋漏偏逢连夜雨,CDC软件的主要业务Ross公司也遇上一桩麻烦官司,变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5年,也就是CDC收购Ross不久,美国一家食品企业上ERP系统,替换过去基于AS/400的陈旧的老ERP系统(欧美中型企业的ERP系统从基于AS/400操作系统,向基于Unix或微软操作系统的ERP迁移,是90年代末到21世纪中叶ERP行业的主流,这是ERP公司行业转型的关键技术背景,JDE、SSA、Geac、QAD、Lawson等主流中型ERP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并且引起同期行业的资本整合),在销售过程中,Ross公司的销售人员展示的PPT中,声称使用他家ERP后,能使产品制造成本、交付周期等下降50%(是不是这个场景很熟悉啊?)。然而系统上线后,该企业声称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还经常出现向客户发错货物、库存记录错误等等( “三分软件、七分实施”,典型的ERP实施失败案例),结果Ross被客户以“虚假宣传”为名告上法庭,最终被判赔偿损失1640万美元,罚款4500万美元,共计6100万美元,这相当于Ross一年的营业额,等于是被罚得倾家荡产了。

(CDC集团2010年年报)


(四)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2005-2010年期间,除了领先的SAP、Oracle和微软外,二线及以下的ERP和“扩展ERP”软件(包括供应链、CRM、物流、PLM、电商、BI等)被资本整合是产业发展趋势。有评论说CDC收购公司的逻辑混乱,方向不清;我认为,CDC并购目标选择,从行业应用角度来看并没有太大问题,而且,这个行业采取并购增长的方式也是那段时间的行业潮流;比CDC规模更大的类似并购扩张企业的代表是:号称全世界第三大ERP软件集团Infor,以及号称最大的供应链软件集团JDA。以Infor为例,几乎是横扫了大多数二线品牌ERP、CRM厂商:

Infor并进来的软件,大多也都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了大量收购形成的,例如其中以10亿美元估值Geac,之前就并购了下列这一大堆小ERP软件公司:

2017年,全世界最大的非上市公司之一Koch以26.8亿美元获得了Infor三分之二的股份,亦即总估值约40亿美元,和Infor过去十年并购所花费的大约50-60亿美元(仅就公开披露信息估计)相比,并购的PE应该是做了赔本生意。比起同期SAP收购企业差旅报销平台Concur的83亿美元,收购人才管理软件Successfactors的34亿美元来,传统的ERP、CRM、SCM软件领域,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实践证明是个赔钱的大坑。

 

回顾中华网到CDC软件的兴衰,除了对资本运作过于激进的反思外,我认为中华网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企业软件,失败的主要教训在两个层面:


战略层:

  • 云产品战略:ERP/CRM/HRMS/BI的企业应用产业,在2000年-2015年的15年时间里,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再到云,完成了三级跳,后起的云公司完成了快速超车,CDC收购的软件基本上停留在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型阶段,错失了云的机遇。

  • 中国战略:CDC软件的研发中心据说在上海,发家底子的铂金软件也是在中国发迹的(我认识不少早期在铂金工作过的朋友),但是除了和佳外,它并购的公司大都是欧美公司。曾有媒体报道,CDC创始人曾经声称运用国际信息技术资源进军中国市场,获得中国的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红利,如果这不是他们对中国媒体说的言不由衷的漂亮话的话,我在中国ERP市场上却几乎没有听到过CDC的声音,在ERP圈中也很少见到有在CDC中工作过的厉害的销售和顾问。


执行层:

  • 糟糕的并购整合和运营管理:Ross诉讼案件是并购后CDC公司管理的混乱程度的体现;虽然各家ERP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宣传,但是,无论是软件,还是服务,合同中都应该有责任赔偿封顶的法律条款,Ross居然会犯下这样常识性的运营管理错误。

  • 散乱的核心团队和董事会:CDC软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团队,从其披露的高管名单来看(下图),大多来自并购进来的公司,其他的核心人员也几乎没有IBM、埃森哲、SAP等大型企业系统或IT咨询公司的从业背景,典型的外行管理内行:

  • 薄弱的研发投入和市场策略:同样是并购起来的Infor,一方面,Infor从SAP找来了一位高级副总裁,学习SAP的“价值工程”销售方法,另一当面,加快了产品向云平台以及开源框架的转型,例如Infor基于AWS的云平台和云应用。而CDC软件的技术体系,大方向上走的是微软体系,而且还并购过基于微软Dynamics CRM的CRM应用公司,但是其核心产品的整合却非常缓慢,对于全球化的软件公司来说,其几百人的产品研发团队显然非常薄弱;时机上,CDC差错了几年,没有赶上微软在2013年后在的云转型战略。

 

回到文初的命题,尽管一些互联网公司和资本对2B市场觊觎已久,这个市场却不是那么好玩,需要深入的行业洞察,以及长远、精明的战略考量。

 


注:写作本文没有采访过任何CDC公司相关人员,仅为个人观察和历史回顾,如有与事实出入处,欢迎指正。



企业转型,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