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谈话16 | 网络暴民是怎样炼成的?(总第25期)

2016-12-12 南大公益传播 杜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b0352n5a39d

Q: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如何看待以网络暴民为代表的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暴民这种情况是否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如何看待对于网络暴力进行信息管控?


A: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记录

杜骏飞讲述    周文记录整理

网络暴民从定义上来讲是话语暴力群体,是一个使用暴力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的非理性的群体。尽管其主观上可能有合理的目的,但客观上却对他人的合法权利造成了伤害。



针对话语暴力频出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现代人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却无能为力,由此而生发出的社会怨恨情绪逐渐累积成为戾气,这种戾气的积聚以及网络所提供的匿名平台使得话语暴力一触即发另一方面,我们所传承的负面的现当代文化遗产较多,导致我们所处的当下社会文化其道德水准有时是欠缺的,加之互联网是一个监督力量较为薄弱的环境,这些极易使得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超越底线,成为网络暴民中的一员却不自知。



这些特殊原因使得问题的解决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庆幸的是,我们已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有意识的去反思,规避和修正。要相信时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也就是说,最终我们还是要等待教化的力量。

 

“我在行使我的言论自由权”一直是某些网络暴民所持有的“最终武器”。但莫要忘了,现实中,法律会保护你的言论自由,但是在你不曾用言语攻击他人的前提下。同样的,网络中的信息管控也是应用此理。言论自由不能成为逃脱“使用话语暴力伤害他人”罪责的“有效药”。


听课笔记

文/周文

  敏感而暴躁的群体


在社交平台庞杂的现下,“网络暴民”这个词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群体早已不再陌生,而我却更想用“敏感而暴躁的群体”来称呼他们。


说一个人“暴”是讲他冲动、不理智、极易没有经过理性的分析而做出感性的行为。当这样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戾气的叠加,暴躁的共鸣,将不理性上升为偏激甚至是“暴政”,以致对他人造成伤害时,才是真正的构成了网络暴力。



 大多数人成长过程都会有向陌生人甚至亲友恶语相向的时候,可见个人的冲动,情绪失控是在所难免的。然而事后会后悔,会采取行动进行弥补又说明个人责任感仍旧存在;但群体性的情绪失控,会因为责任感的缺失,狂暴愈发夸大。这种人多势众的幻觉,会让处在其中的个人抛弃控制自身反应的能力,加入到这场“暴力运动”中。


宣泄的战场


据第37次CNNIC报告统计,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网民以10到39岁、具备中等教育程度(初高中、中专、技校)的群体为主,职业多为学生、自由职业者,以及企业管理层人员和一般职员。


他们多数不是社会利益的既得者,然而考虑到现实利益,他们选择将对社会上种种不公平现象的不满情绪加以隐藏。可是当网络媒体出现的时候,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在网络匿名性的保护下,他们可以将平日里不敢说出口的话用一个ID称号畅所欲言。不可否认,有些人确实是在正确的使用自己的言论自由权,恰当的宣泄和寻求解决之道,但也有人披着言论自由华丽的外衣,行话语暴力之实。



同样是宣泄的战场,却由于社会阶层和素质的差异而分成了两路,一路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另一路却迷失在话语暴力的囚笼里。


媒体拾责


翻看前几年的“网络暴民”事件,轻一点的,受害者不得已关博,重的甚至导致人肉搜索,将伤害从网络转移到现实,这些都让人为之心颤。尽管解决“网络暴民”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教化的过程,但短期内,除了对于网络的信息管制,我们总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人们对互联网报以极大的热情,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传统媒体功能的缺失。传媒业需要进行反思整改,真正传达民声,反映民意,要在现实中建立起通畅的宣泄不满情绪的渠道以减少社会怨恨的累积。同时,在网络中引导人们正确使用言论自由权,将“网络暴民”变成“网络公民”。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视频拍摄|代黎明  范德兰  魏安
剪辑 | 范德兰

文案|周文

编辑|周文

责任编辑 | 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