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谈话25 | 存在感:从微信朋友圈感受人性(总第40期)

2016-12-27 南大公益传播 杜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58ujihl6&width=500&height=375&auto=0











Q: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我们在空间上传自己的一些精心挑选的状态,来获得点赞评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表演性行为?

A: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记录

杜骏飞讲述            刘一醇记录整理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但是从心理学上是可以解释的,因为人人都有心理需求——证实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感是人性深处的追求,需要关注他人也需要被关注。

所谓的群体化社群化是人的本性的一种需求所以你会发现人们晒状态晒自己的自拍然后发朋友圈,大部分情况下其实是在证实自己是被人关注的。


当然也会在朋友圈里发现有些人极少晒自己的状态。也有人极多,那些极大量地去展现自己的人,很可能是在内心深处有强烈的渴求被关注。


而那些永远都不晒自己的人极有可能他会深深隐藏自己,会体现出对周围环境甚至对朋友圈的不信任。

还有些会故意地掩盖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会用一些并不存在的生活状态来包装自己。这事实上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他希望别人来认同一个并不存在的状态。这反映了他的追求但并不反映他的实态。


综上所述这三种比较极端的情况,都体现了一个内心深处的人性。就是人们渴望被别人了解,也渴望被别人尊敬,也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


当他没有别的更好的手段的时候,他就会用一种低成本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愿景。诚如我们会在美剧里面做梦,会在韩剧里面恋爱,也会在朋友圈发状态。


而这些状态只不过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梦呓而已,我们学传播的人必须理解这一点,冷静地看待朋友圈和你自己内心深处的诉求。



1

表演行为

本次谈话中提到的“表演行为”是指以媒介景观构建日常生活,并在对媒介使用中,“看”与“被看”中寻求归属与自我认同。


当我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待之,便有了些“自我呈现”的意味,不仅仅是为了“呈现”而“呈现”,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诉求。印象管理便是其中一因,即人们扮演某个角色,在社会互动中竭力保持一种与当前社会情境相吻合的形象以确保他人对其做出愉快的评价。


2

观展者

Abercrombie&Longhurst形容当今社会是一个“观展的社会”:通过媒介渗透,人们看到他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这就是观展的过程。



3

社会戏剧论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用戏剧类比人生。戏剧中的剧本、舞台、表演者与观众因素,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组成因素:剧本就是社会生活本身;表演者是个体或群体;观众,可以是周围真实存在并进入情境中的人,也可以是表演者想象中存在的人。



听课笔记

文/刘一醇

杜老师在谈话中提到“朋友圈”中人的几种极端情形:大量晒,鲜少晒,美化掩饰后再晒。此三者虽频率不同,却都有个共同的名字“晒客”。


“晒”行为起源于互联网,兴盛于社交媒体。2011年微信的出现,把“晒”推向高潮。“晒客”队伍的日益庞大与行为的表演化,除智能技术外,也受到多方面影响。

比如,从自我认知层面来看,大多数“晒客”对于微信平台的风险感知较为温和,其偏向于认为这种运行环境更为安全。也有一部分人对此环境抱有不信任态度,因而鲜少露面,甚至闭关不现。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的朋友圈都是处在“零展现”的空白状态,在当不少朋友问我:是不是把他们屏蔽了?我才开始偶尔发发图文,权当简单记录一下生活、心绪。


又如,从印象管理角度分析,“晒客”的表演行为往往是通过自我呈现来控制他人的反应,在他人心目中产生和维持自己所期待的形象。


因此便有了以掩饰为主要特征的理想化表演、保持一定社会距离的神秘化表演以及补救表演三种策略。



当我们放眼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金字塔,发现其实朋友圈满足了“晒客”们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建构,获得赞赏与评论,实现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形成独特媒介景观。


文作至此,我忽觉朋友圈犹如一间私人展馆,任君布置。有的人,外放张扬,门户尽开,观者尽览其貌;有的人,低调避世,于是大门紧闭、窗留小缝,旁人可偶窥一二;有的人,境不随心,只得粉饰装潢,以虚掩实,观之,真假莫辨。




诚然,朋友圈并非太虚幻境、万象皆空,也并非只助长从众、虚荣心理。它也可以时刻提醒“晒客”自我审视、管理,同时做一个细心发现、主动学习的观展者。


但如果为了表演而表演,将关注点放在求得他人点赞、评论上,终会使自己的思维塑造、心里建构产生歪斜。久而久之,朋友圈就成了一个华而不实的舞台。


如何避免表演泛滥、真实匮乏?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演讲《寻找远方的自己 开创圈外的生命》,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刘梦婷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