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自然的礼节:“树冠羞避”,最好的关系是保持一定距离(多图)

2017-10-23 花海论坛I联盟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今天花海联盟带你见证大自然的礼节

来看一组照片:


图中的奇妙,你看到了吗?

相邻的树之间,树冠礼貌地让出一条缝隙…靠近却保持距离……


这是摄影师用镜头拍下奇特的“树冠羞避”现象。


照片中,大树树冠的空间仿佛被均匀分配,树冠与树冠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相互避开,从而形成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空隙带。从下方仰视,这些空隙带仿佛河流水渠交错流通,不禁令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不过,这种现象的成因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成因未明

  据悉,“树冠羞避”现象只发生在一些特定树种之中,并且大多是在同一树种之间。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发现该现象并研究其原理。不过,即使是在近百年后的今天,科学家们也没能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来解释其成因。



成因可能是……  

01

避免叶片的摩擦损耗?

  有一种理论认为,大树顶部的树枝在风中会缠绕摩擦,从而造成树叶的磨损。在这种情况下,大树就会产生“树冠羞避”行为,以避免叶片的摩擦损耗。澳大利亚林务员雅各布(M.R.Jacobs)曾在1955年出版的《桉树生长习性》中详细记述了他对桉树“树冠羞避”现象的观察研究。他认为桉树对叶片的磨损十分敏感,从而在树与树之间形成空隙。


02

避免两败俱伤?

  此外,米格尔 佛朗哥博士(Miguel Franco)1986年观察到,对于北美云杉和日本落叶松来说,树叶磨损会造成其主枝死亡。他在报告中称,如果没有这种“羞避”机制,摩擦造成的损害会使相邻的树木两败俱伤。不过,这种理论没有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03

避免虫害蔓延?

  另一种理论则强调,树冠的分离是为了避免虫害蔓延。比如,一些蚁群能够在树丛间造“桥”,来去自如。因此,树冠间需要更大的间隔,以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有的理论则表示,树木拥有光敏色素,受光源影响,能够通过接收远红光估测和旁边树木的距离。一旦间距过小,树木生长需要的光照就会不足。而且它们还能够检测日光中的蓝光,避免在阴影处生长。因此,树木能够凭借光感受器,探测到附近的树木并避开它们。


 

(来源:环球网)

到底为什么树木之间如此“礼让”呢?好像答案都不重要了,但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间互相协调的一面,是不是很值得深思呢?

走进林间,抬头看看,是否也能找到“树冠羞避”现象?


推荐阅读:

若世上有花仙子,是不是就是这般模样?

花吃|“炸牡丹”,又是苏东坡的发明?

花文化|细数几大牡丹之最

国花之争:竟然不是牡丹??

花文化的启发|从成语中,听“花的故事”


中国花海联盟交流群:

中国花海联盟一群

中国花海联盟二群

中国花海联盟三群

中国花海联盟四群

中国花海联盟五群

中国花海联盟六群

中国花海联盟七群

中国花海联盟八群

中国花海联盟九群



长按上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马上关注“花海论坛I联盟”微信公众号!


往期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