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一对老夫妻吃早饭的对话曝光,听着听着就哭了……

《采写编》杂志社 河北青年报 2021-10-07

在咱们河北,

有一种挂念,叫结记;

有一种害怕,叫草鸡;

有一种爽快,叫沾;

有一种不情愿,叫嫑(biao);

有一种舒服,叫得劲儿;

有一种收藏,叫抬起来……



方言是一份思念,

有着家一般温暖的感觉。

方言是一座桥梁,

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听到方言,就听见了故乡!



但是在我们越来越现代化、

越来越城市化的今天,

有些地方,

特别是山区里的年轻人、孩子纷纷进城,

已经不会说方言,

很多方言特点正在逐渐消失,

不少方言本身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其实早在2013年1月,

国家就颁布了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明确提出“保护方言”的要求,

并且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于河北方言来说,

还有很多工作迫切要做。


△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河北张家口的城市地标——大境门


为此,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主持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在河北省设置了30个左右的方言点,

采集了音、视频,

记录了语音、词汇、语法、故事、歌谣等内容。


但其他关于方言的项目,

一是没有使用数字信息手段,

二是只面向方言学界的专业人士。



为了更好的传承文化,

记录河北方言,

《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

应运而生。


它是河北省唯一一项

有日常生活场景的、面向普通民众的项目。

《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

走访河北多地,

拍摄了记录河北各地方言的情景剧,

且撰写了《河北汉语方言调查报告》,

对我们了解河北方言具有重要意义。


上期我们为大家展示了河北3地的方言

点击链接查看↓↓↓

信不信,只说一句话,就能知道你是河北哪里人!

今天,

小编将接着为大家展示

河北各地方言的特点,

还将揭秘《采写编》杂志社

《听见故乡》项目组背后的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


浓浓乡音·视频记录河北人日常生活琐事

△视频一


△视频二


上面两个视频记录了咱们河北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两个片段。


视频一是一对结婚已有60多年的老夫妻,在吃早饭时,一起畅想未来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


视频二是一对农村夫妇,因孩子即将回家,商量着准备一顿丰富的晚餐,并由妻子到超市采购食物,最后圆满采购归来。


不难听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和沟通方式无一不流露出浓浓的河北气息。


一起来看视频中他们简单的对话↓↓↓


视频一


大清早,老爷爷一句“老婆子哎,今儿早晨吃啥饭嘞?”老奶奶应道:“稀粥、包子,调点儿凉菜。”


饭桌上,老爷爷老奶奶开始吃饭了。


老奶奶:“最近的蒜又涨价了……”


老爷爷:简单,改天我把咱们院收拾收拾,挖点儿地,咱们自个儿种上不就行了!


老奶奶:“城里头孩子们还要吃蒜呢!”


老爷爷:“就你操心的多,城里头孩子们双职工,吃点儿蒜还用你操心吗?你就操好咱们的心就行了!”


老奶奶:“当老人的你不就得操孩子们的心?”


老爷爷:“你确实辛苦了,又拉扯孩子又管家,家里头全靠你了!”


老奶奶:“你在外面也辛苦,咱俩这结婚60多年了,都互相体谅互相的关心,过好咱俩这晚年就行了。”


视频二


妻子:“明儿孩子来,咱买点儿嘛呢唵?”


丈夫:“做点儿嘛吃,都行!上超市看有嘛菜买嘛菜,羊肉也行,火锅儿鸡也行,包饺子也行。”


妻子:咱包点儿饺子吃吧,再买点儿菜,愿意吃嘛咱就做嘛,行般?


丈夫:行!


刚说完,这位妻子就把家里收拾好准备去超市采购,到超市门口,说道:你超市进咾嘛好东西啦?


超市服务员说:“嘛都有,想要嘛唵?


“我寻思着买点儿鸡蛋,给我吧,给我拿个袋儿。”“没事儿,我妈帮你拾着,你看差不离儿般?”


怎么样?

你听出来他们是河北哪里人了吗?

没错,他们说的分别是

张家口宣化区江家屯乡新胜村

沧州沧县姚官屯乡姚官屯村的方言。

是不是很亲切?

以上两个情景剧

《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制作

一系列视频中的两个缩影
虽然视频看上去轻松、好玩、有趣,
《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
情景剧的拍摄
和《河北汉语方言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充满了艰辛。


关键时刻,他们站出来守护河北方言

《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

工作人员介绍,

方言消逝其实是地域文化面临的一种威胁。

方言承载着多元的地方文化,

方言的可持续发展,

关乎文化是否能够得到完整的传承。

对于保存乡音,

并不仅仅是从事专业工作的人的诉求。

河北语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近百项,保定老调、涿州横歧调、邯郸东填池赛戏、武安落子、傩戏、定州秧歌戏、张家口二人台、邢台四股弦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珍宝,都是要依托于方言存在的。


比如保定唐县方言,拿温水泡柿子,使其去除涩味,叫做“漤(lǎn)柿子”,记录的是盛产柿子的地方对柿子的处理程序;


把物品质量次或人品差叫“玍()古”,生动体现了说话人对人或事不满意、鄙视的心态;


管太阳叫“老爷儿”,记录的是当地百姓对太阳的敬畏、尊崇;


惦记叫“牵么着”,形象地表现出牵扯心思的样子。


石家庄平山话把“种地”叫“养种”,表达了农民对种地这件事的情感和精心呵护的态度;


把“认为”叫“意着”,体现了思量的过程。


这是多么鲜活生动的生活语言啊!

试想一下,

如果将它们全部用普通话词汇替代,

可能就完全变了味儿,

没有了方言的润色,

语言也缺少了生气。




深思熟虑 选择这5地作为河北方言采集点

为使河北方言得以更好的发展和存续,

选择哪些地点去调查,意义重大!


《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

在河北方言采集点的选择上

有其内在的深意,

本次选择了

石家庄井陉县天长镇城内村、

保定唐县白合镇吉祥庄村、

张家口宣化区江家屯乡新胜村、

沧州沧县姚官屯乡姚官屯村、

邢台任县永福庄乡永福庄村这5个地点,

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代表性,二是历史文化或时代特色。





专业代表性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河北方言包括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中原官话和晋语。因为北京官话区和中原官话区面积较小,所以《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初步考虑把方言点设在冀鲁官话区和晋语区。



冀鲁官话又为分保唐片、石济片、沧惠片,《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在各片分别选一个点,分别是保定唐县、邢台和沧州;晋语分邯新片和张呼片,选了石家庄平山和张家口宣化作为代表。


选取井陉这个点的原因,是考虑这里是冀鲁官话和晋语的分界处,晋语的特点正在逐渐消失,但目前还是大量存在,体现了晋语向冀鲁官话过渡的特点。





文化历史性


除此之外,

这5个地方从文化背景出发,

更容易引发河北人的共鸣。

不信你看!


张家口宣化区、

石家庄井陉县天长镇

是历史上有名的古城、重镇。

↓↓↓


石家庄平山古有中山国,

又是著名的革命圣地。

↓↓↓


保定唐县是上古尧的封地,

旅游资源丰富。

↓↓↓


邢台历史上四次建国、五次定都,

是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

↓↓↓


沧州自古有水旱码头之称,

名胜特产丰富。

↓↓↓


看了这么多,

是不是觉得以上5地确实担得起这个重任!


历时一年半,台前幕后有笑有泪




专业团队,展示河北方言“原声原味”




《听见故乡》整个项目协调、商讨细节将近一年,拍摄以及后期历时半年。


在对河北方言进行实地调查和请发音人讲故事的时候,《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都是选六十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且他们没有在外地长期居住的经历。


这样专业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保证方言的纯正。情景剧视频的摄录也是这个原则,为了剧情的需要,才加入了老年女性和部分年轻人。



“原声原味”展示得益于发音人的支持


《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通过各县宣传部联系到村子里的老人,而这些老人就是情景剧视频里的主要发音人。


各地群众强烈支持这项方言工作,村干部也会积极谋划,有几位甚至会亲自上阵。


撰写《河北汉语方言调查报告》时,可爱的老人会极其骄傲地强调“我们这里话是……”,还会极其倔强地表达对自己母语方言的感受。



专业化操作让河北方言更具故事性


《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在正式录制情景剧视频的时候,会进行提前踩点,除了联系发音人外,还要对发音人和拍摄场景进行考察,把要做的工作细细地跟发音人讲几遍,情景剧情节和故事内容也细致地讲述,跟老人们敲定细节。


有个事情很有意思,比如《牛郎和织女》故事,各地的版本不太一样,老人们印象中的情节也不一样,有的老人会比较固执,对此,《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会把这些前期工作都定下来,给老人们加深印象的时间,再来正式摄录。



一年半的时间,是一种强大的信念让大家聚到一起,除了保护河北方言外,《听见故乡》面向普通大众,更希望唤起大家对河北方言的热爱,呼吁大家共同为保护和传承河北方言做出贡献。





致敬“台前幕后”这些发音人




老人家上了年纪,真正拍摄时往往要拍很多遍,从白天拍到深夜是常有的事……


在张家口宣化拍摄的时候,两位发音人都是八十多岁,为了拍早饭这一个镜头,反复了十几遍,一直等到《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拍摄结束,快中午时,他们才吃上早饭。因此,才向大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日常生活琐事中地道的河北方言。



保定唐县背柿子的这位大爷,从大门口到屋里这段距离,背着半筐柿子反复走了十来遍。



井陉的两位发音人,听到《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的要求,二话不说,把自家古宅收拾整齐,甚至让在外地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两个孙子全部回家参加拍摄,这才有了过生日的这个故事。



大家看到的幕前这些发音人,

还有幕后配合

《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

做方言调查的老人,

一个字、一个音经常要重复很多遍。


但前前后后涉及到的所有发音人,

都非常配合、非常尽力!

这种方言情感体现了

他们对家乡方言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也许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个河北人,

愿我们在说普通话的同时,

也可以对河北各地的方言加以保护和传承,

致敬为保护和传承

咱们河北方言做出努力的人的同时

也更好的传承河北文化!


据《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介绍,

未来他们还将探索更多的方言特点,

走访河北各地,

在记录乡音乡情,传承河北文化方面。

做更多有益的尝试。


《听见故乡》系列视频系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杂志社承接制作的,河北省委宣传部方言记录文化项目。拍摄制作团队为省内一流视频拍摄团队,学术支持团队由执行国家语委方言调查项目团队担任。视频完整版被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图书馆永久收存。


感谢《采写编》杂志社

《听见故乡》项目组,

向他们致敬!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