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这张全家福火了!一家四代出了21位老师,曾三次登上央视,白岩松说……

河北青年报 河北青年报 2022-06-15


乡村教师胡清汝

曾三次登上央视荧屏,

一家四代深耕乡村教育,

三代坚守同一所乡村小学。


如今,

胡清汝家族四代中

已走出20多名乡村教师。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第一次见到胡清汝时说,

这个家族和培养过的四代学生,

让他想到了老舍的《四世同堂》,

但这个“堂”是课堂。



胡清汝,

邢台平乡贾村的一名教师,

在他的家里,珍藏着一口老钟,

看起来明显破旧又缺失了一角。


胡清汝


据胡清汝介绍,这口钟

他的爷爷敲过、父亲敲过,自己也敲过,

尽管到他的孩子做老师时,

敲的钟已经被铃声取代,

自己却始终不愿丢弃。


在他看来,

这口钟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藏着家族四代的教育故事,

更承载着村里76年的教育史。


△旧时学校的老钟




一家四代走出21位教师祖父最早曾在1945年办学


胡清汝今年57岁,已经从教40年,曾获得过“最美乡村教师”“教育功勋世家”等近30项荣誉称号,牌匾、奖杯、证书将胡清汝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


不过最吸引河北青年报记者的却是书房墙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胡清汝全家福


据胡清汝介绍,这是他们家族中所有从事教师工作的人的合照,前排是他的父母、叔叔等,中间是他和堂弟、堂妹等,后排是儿子、侄女等,如果再加上他已经去世的、没有算进去的爷爷,家族四代中已经走出了21位教师。


“1945年平乡解放的时候,我爷爷26岁,他在村民腾出的两间民房里创办了贾村第一所小学。”胡清汝讲述到,他的爷爷名叫胡金锜,早年读过私塾,较早认识到了知识的有用性和重要性,所以爷爷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让村里的人有知识、有文化、知书达礼。


△胡清汝爷爷用过的笔记本


“当时没有教材,爷爷就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了一本《珠算新集》,把一些珠算法则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胡清汝说,贾村小学从第一批的8个学生增长到后来的60多个,一直都是他爷爷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教学任务,“‘要让村里的孩子都读上书’是我爷爷一直以来的坚守。”




因家庭情况困难

曾想过放弃教师工作



据介绍,之后胡清汝的父亲胡庆瑞、叔父胡亮都延续了爷爷的职业,成为乡村小学教师。本来他们是有过其他想法,胡清汝的爷爷常对他们说“村里偏僻,没人愿意来这里教书,可是学校不能没有老师啊,我们这里的孩子需要上学,你们就留下来教书吧。”就这样,胡清汝的父亲和叔叔相继接过了爷爷的教鞭。


令胡清汝没想到的是,爷爷对父亲说过的这句话,在自己长大后,父亲竟几乎原封不动的对自己说了一遍。


胡清汝的爷爷和胡清汝的父亲


胡清汝说,他的理想本来是去当兵。1981年,17岁的他刚高中毕业,便报名参了军,父亲却说:“留下来教书吧,学校里缺老师,你先做代课老师吧。”父亲期许的眼神让胡清汝无法拒绝,就这样,胡清汝也做起了爷爷和父亲的工作。


1989年,胡清汝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当时妻子在家务农,全家的经济来源只有胡清汝每月90元的代课工资收入。“孩子穿的都是缝了几遍的衣服,真的可以用‘紧衣缩食’来形容了。”胡清汝回忆到,当时平乡的自行车产业发展的不错,不少村民已经能依靠它年入一两万了,看着一家子跟着自己艰难度日,胡清汝实在于心不忍。


“要是你不干,就没有老师了。”胡清汝说,当他把辞职书交给校长时,校长十分惋惜,校长像他的父亲一样苦口婆心地对他说到。


“我实在没法再坚持了。”胡清汝回忆称,他当时含着泪向校长答到。




学生们的一声声呼唤

最终让他留了下来



“真正让我不舍、让我决心留下来的还是学生。”胡清汝称。


交完辞职书后,胡清汝准备给孩子上最后一课。“不知道那天怎么就下起雨了,我淋了一身,看起来也有点狼狈。我站到讲台上对孩子们说‘今天我给你们上的是最后一堂课,以后就不教你们了’。”胡清汝回忆到,“孩子们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直盯着我,不一会好多学生就趴在了桌子上哇哇地哭了起来。”


“有一个胆儿大的学生站起了说了句‘老师你为啥走啊,老师你别走’。”胡清汝说,“紧接着所有的学生就带着哭腔对我说‘老师你别走,你不要走啊老师’。”


△胡清汝与孩子们


“那一声声呼唤,震耳发聩。”胡清汝抹了抹眼泪说,“我从心里实在拒绝不了这帮孩子,我对学生说‘老师不走了,永远也不走了’。”


胡清汝称,尽管现在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每每想起这件事,他的心里还会因想过辞职而生出愧疚。


胡清汝把这件事讲给自己的爱人后,原本支持她辞职的爱人也受到感动转变了态度,她安慰胡清汝到,“既然选择留在讲台,就好好地教孩子。今后你的任务就是把孩子教好,我的任务就是把农活做好。”


有了爱人的支持,胡清汝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 


△胡清汝记录下来的孩子们的理想




儿子已接力坚守三尺教台

一家四代累计培养2万多名学生



胡清汝带出的学生一批接着一批,农业科学家、作家、医生,他们从事的职业更是多种多样。“我能从村里走出去,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离不开胡老师对我的培养。”这是他的学生时常对他说的话。


2016年,胡清汝发起创立了“贾村教育基金会”,对全村优秀高中生、大学生颁发了奖学金,向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颁发了助学金,并对培养出优秀学生的80户家庭赠送“贾村教育功勋锦旗”。


“我们村是一个小村,80户大学生对我们来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了。”胡清汝这时候才意识到,村里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大学生。而这个成就,正是经由他们三代的努力。


当然,胡清汝的教育工作同样也延续到了下一代。


胡清汝的儿子胡树栋是一位“80后”,从小喜欢美术,高考时原本想报考美术院校,可胡清汝还是说服儿子胡树栋报考了师范院校。胡树栋毕业后入职了平乡县第三中学,成了一名地理老师。尽管胡树栋已经不在父辈待过的贾村小学,但一直在教师这个岗位上。


“接过父亲的教鞭,压力很大,家族就是这样的。我既然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坚持下去,做一名好老师。”胡树栋说。


胡清汝说,他们一家四代教师在一起时曾做过简单的统计,目前,他们已经累计培养了2万多名学生。


“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有使不完的劲,有做不完的事。”胡清汝坚定有力地说,他的座右铭是“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现在的我还有能力,还会为家乡的孩子,家乡的教育,发挥余热和光。”说着,胡清汝向记者秀了秀自己手臂上的肌肉。

 

“四世家传、一门师表、两万弟子”,

对教育抱以单纯和热情,

对学生付出良心和真情,

为邢台平乡贾村这个书香之家点赞!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智建勋

摄:河北青年报实习记者方泽阳

编辑:杜璐宁
责编:王亚伟
监制:寇拴民


更多热文

河北密接者增至14人,新增者公共浴池洗浴……

昨日,石家庄多棵大树被刮断,大风继续……

房东突然发来照片!女租客崩溃大哭:太可怕了,就差一点点......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