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宣布:第一波感染高峰已过 | 新变化!感染者分类取消普通型→
今天,
浙江、河南发布消息称,
已经平稳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
此前,
重庆、四川、海南海口和三亚
等地也表示,
当地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浙江: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
已经平稳度过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1月9日报道,浙江省9日召开疫情防控调度会指出,当前,浙江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接下来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工作措施,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屏障。
河南: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
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以BA.5.2为主
1月9日上午,在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介绍,从发热门诊数据看,河南省于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郝义彬表示,同时,根据2022年12月份以来河南省开展的本土病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BA.5.2分支占94.5%,BF.7分支占4.4%,BA.5.2.20分支占1.1%,河南省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2为优势毒株,暂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重庆:本轮新冠感染高峰期已过
1月3日,重庆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绍,“据统计,重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最高时是在2022年12月20日,达到了4.9万人左右,目前只有7000多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人数最多时是2022年12月16日,一天超过3万人,目前已降至一天3000多人。”
李畔说:“重庆的感染情况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我们的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了。”
四川: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
2022年12月29日,央视《新闻1+1》节目关注四川省的新冠疫情情况。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唐雪峰介绍,四川省分别于2022年12月17日至19日以及25日至28日两次完成了网络的问卷调查,分别有48万人和23万多人参加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四川全省的感染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2022年12月12日至20日之间,之后日新增的感染发病是逐步回落。
“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我们认为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了,当前正处于防重症降病亡的关键时期。春节前后可能会由于返乡和返工潮,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判断。”唐雪峰说。
海南:三亚、海口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2022年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卫健委副主任李文秀通报,近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各市县进展不一,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海南省目前的毒株主要是BA.5.2,相对其他毒株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李文秀表示,海南省将做好应对农村疫情高峰各项准备。推进高风险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加快推进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全程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加强新阶段防控政策的培训,平稳有序实施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贵州、西安:疫情已进入高峰平台期
1月4日,贵州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疾控中心主任杨光红介绍,现阶段贵州省疫情已达流行高峰,进入平台期,感染人数将会逐步下降。
“但春运、春节,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活动增多,节假日聚集性疫情以及1月8日‘乙类乙管’后入境新冠病毒感染人员引发的疫情流行不容忽视,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杨光红说。
同日晚,陕西省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视频调度会。会议指出,当前西安市疫情已经进入高峰平台期,防控工作到了关键时刻。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牢记“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强化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争分夺秒做好“乙类乙管”各项准备,聚焦保健康、防重症,满怀信心、持续用力,做细做实医疗救治和医药服务保障,一鼓作气确保顺利度过疫情流行期。
新闻
多看点
今天下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有关情况。
医疗救治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医疗救治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是重要着力点。
要推进医疗资源升级扩容,保障好设备设施和药品配备,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培训。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和情况,加强健康监测和早期干预。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畅通群众看病就医和转诊通道,保障重症风险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和转运收治。
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好中医药作用,严格按照第十版诊疗方案,科学、规范开展诊疗工作,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阳康”后不适
第十版诊疗方案提出三种治疗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每一位患者都十分关注“阳康”后的不适,第十版方案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特征提出了三个状态的治疗方案:
一是针对乏力伴有脾胃功能虚弱,提供了经典名方六君子汤治疗;
二是针对乏力伴易出汗、心慌胸闷等不适,推荐了沙参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等经典名方;
三是针对目前最常见的咳嗽痰少等不适,推荐了射干麻黄汤。
第十版方案非常关注核酸、抗原转阴后的诸多不适,尤其是更加适用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转阴后的康复治疗。
重症高风险人群为何由60岁调为65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从第九版诊疗方案的大于60岁调整到了第十版诊疗方案的大于65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65岁以上的伴有基础病的,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人群的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更高,这是从目前临床数据统计发现的现象,所以第十版诊疗方案进行了微调。
但不管是60岁也好,65岁也好,诊疗方案都强调伴有基础病的没有打疫苗的人群更需要关注,所以希望在临床实践中将这些高风险人群纳入管理,通过早期干预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不同医院的新冠重症率会有很大差别
针对网络上不同专家所说的新冠重症感染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解释说,医院的重症率是指重症病例数除以收治的新冠感染者,再乘百分百得出的数据。因为不同医院技术水平不一样,收治的病人的病情程度不一样,所以不同医院的重症率会很大差别。
另外,一些轻型的、普通型的病例可能不到医院看病,所以这些基数统计不进去。而全人群的重症比例,需要整个大样本数据出来以后才能得出。
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有哪些调整?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核心理念就是对新冠病毒感染按照常规的乙类乙管传染疾病进行管理和救治。新版诊疗方案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调整:
一是在收治措施方面,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
按照“乙类乙管”相关措施要求,新冠病毒感染者可根据病情救治需要,选择居家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类医疗机构均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为此,十版方案因时因势调整收治措施,不再要求将感染者转至定点医院或亚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收治。
二是在出院标准方面,不再对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
“乙类乙管”措施实行后,由于不再强化感染者的隔离管理,临床医生更多考虑的是患者病情本身的情况。为此,十版方案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疾病诊治要求,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基础疾病或临床症状等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综合研判,来决定是否出院。
需要强调的是,从感染者的角度,即便是不做核酸,出院以后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居家的健康观察,也是以不参加社会面活动为妥,这一点要综合把握。
此外,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了诊断和治疗手段。
在诊断标准方面: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纳入其中。主要考虑,抗原检测对于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性,随着抗原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成熟,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传染性较强的感染者,能够通过抗原检测得到及时诊断。同时抗原检测操作简便,方便感染者特别是居家治疗的感染者进行快速自我检测。
在临床救治方面:国家卫健委充分借鉴三年来取得的宝贵经验,一是加强关口前移;二是进一步规范重症救治;三是坚持中西医结合;四是进一步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
第十版诊疗方案在分型中
取消普通型,增加中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第十版诊疗方案在分型中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
从疾病的临床表现来看,普通型代表了疾病最常见的典型表现,在新冠病毒早期的致病力比较强,相当数量的感染者是出现了典型的病毒性肺炎的表现,因此当时在临床分型过程当中,国家卫健委采用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分类的方式。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特别是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以来,它的病毒的致病力在逐步减弱,而且疾病临床的特点也发生了比较大明显的变化,大多数的感染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度降低,因此为了更体现疾病的特点,第十版诊疗方案当中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
第十版诊疗方案的调整是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更加符合临床的实际,临床分型调整以后,也更加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综合研判,并根据病情给予综合的治疗措施。它是根据整个病毒的变化和临床特征的改变,对原有的分型进行了完善。
第十版诊疗方案取消医学观察期的中医治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
第十版诊疗方案取消了医学观察期的中医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是适应国家防控政策做出的重要调整。医学观察期的提出有两个原因:
一是针对核酸筛查,能及时发现核酸阳性人群并进行隔离观察,从中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群体已经有了证候的改变,但并没有达到确诊的范围,开展中医药的干预能够阻断疾病的发生,减少确诊病人,也是践行中医治未病理论。
二是发热多见于感冒、流感和新冠等,出现了发热但没有明确诊断的人群,在疾病流行期间,同样需要隔离观察,进一步明确诊断,此时运用中医治疗外感疾病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既能够达到隔离防传染的目的,又能够达到治疗的目标。可以说当时设立医学观察期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干预,为阻断疾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政策的调整,实行“乙类乙管”后,已经不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和密接人群”,医学观察期已经完成了它的作用,在第十版方案中取消了这一部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健康中国、浙江新闻客户端、河南日报、海南日报、上游新闻、健康四川官微、西安发布
编辑:杜璐宁
校对:韩妮责编:贾阳阳监制:刘洁
更多热文
为何在冬季放开?不能提前到去年夏天?卫健委专家回答
“我终于可以结婚了!”河北一男子“单身”16年,却办不了结婚证……
事发河北!“这样的公交车司机,帅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