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亲手机里满屏求职信息,女儿看哭了!本人回应:要坚持到干不动……

近日,四川一名00后女生

无意间发现父亲手机里

满屏求职信息却无人回应

倍感辛酸,

引发网友热议。



今年“五一”假期,正在读大学的王而西(化名)回家时,无意中翻看父亲的手机,发现满屏都是求职信息。随后,她将父亲的求职经历写出来发到网上,引发许多网友的共鸣与热议。


女儿查看父亲的手机:

连发十几条求职信息无人回应



王而西,2003年出生在四川凉山的一个小山村,目前在四川自贡一所职业学院读大一,学的是护理专业。近日,她向记者讲述了父亲求职背后的经历。


今年“五一”假期,她放假回家时无意中发现了父亲手机里的“秘密”。“当时我在家陪侄儿玩耍,侄儿要玩手机小游戏,我就拿父亲的手机解锁,才发现父亲在四处发求职信息,主要是发给一些包工头。”王而西说,父亲在微信上连续发了十几条信息,但基本都没有得到回应。


看见满屏的求职信息,王而西瞬间红了眼眶,莫名的心酸涌上心头。“从我几岁时,父亲就外出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父亲是一个开朗的人,很少在家提起工作的事情,可能是不想我们子女担心。”她说,四处求职的事,父亲从来没有向她提起过。


王而西说,她知道父母打工非常不容易,去年寒假,她随父母去工地打工:早晨,凛冽寒风吹来,脸上像刀刮一样;白天,要工作十个小时,经常累得腰酸背痛;晚上,二三十个工人睡在一个工棚内,只用床单隔开……最后挣了几千元,她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王而西的父母


“偶然看到爸爸的手机,都是在找活,好心疼……”后来,王而西偷偷拍下父亲手机里的求职信息发布在网上,并写下自己的感想,迅速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目前帖文已有超400万人次阅读。


网友:想起也在打工的父亲



在帖子的评论区,王而西收获了很多鼓励,有网友要提供帮助和工作支持,



也有网友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我爸就是工地上的钢筋工,大学的时候我去跟着干了一个月,很苦。如今,我爸马上六十岁了,活儿是真的不好找……他到处问人有没有缺工人的,基本没有!”


“我爸是搞水电的,现在活儿也越来越少了,以前他有干不完的活儿,根本忙不过来,现在动不动就只能在家待着……他今年已经五十岁了,可惜我才刚毕业,只够养活自己,家里的房贷这些担子压在他们身上,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赚钱,帮他们分担。”


王而西告诉记者,没想到自己发的帖子会引发这么多人关注,她没有将此事告诉父母,“因为不好意思开口。”幸运的是,就在她发帖后的第四天,父母通过亲戚介绍找到了新工作,去江苏宜兴的工地打工。


现在,她每隔两三天都要与父母联系,“主要聊一些学习和生活,叮嘱他们注意安全。”5月21日晚上7点,她在微信上给父亲发消息,问父亲下班没有,父亲直到晚上10点才回复,“今晚加班刚下班,吃饭了以后还要加班。”


5月21日晚,王而西和父亲的对话


看到父亲的辛苦,王而西盼望自己能尽快毕业,减轻父母的负担,“希望以后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城里买一套房子,把爸爸妈妈接过来享福。”另外,她还主动向父母提出减少一半的生活费,“原来要一千元,现在只要几百元,我跟他们说找到了兼职工作。”


家庭的希望:

父亲年轻时就外出打工,去过很多地方



老王个子不高,一米六几,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身体精干结实,这也是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人的形象。


对于刚刚找到的新工作,老王十分珍惜,他说,“现在找活不容易!”他说,做建筑这一行,安逸是不存在的,为了能够准时“交工”,不管白天黑夜,随时都要做好准备开工。


5月23日晚上,刚下班的老王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加上兄弟姐妹比较多,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我十多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母亲好不容易把我们养大。小时候没条件读书,很多字都不认识,只能干点苦力活。”


为了让家里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老王二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去过很多省市,开始是在工地做小工,最近几年才做钢筋工,每年只有过年才回家。


在他看来,建筑工地的生活,每天睁开眼就是干体力活,然后吃饭、睡觉,日子循环往复。这些年,老王去过很多城市盖楼,虽然他连小区名字都不记得。家里盖房、孩子上学、日常开支,靠的都是他的这份收入。


当被问起去过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时,老王想了很久才答上一句,“我觉得工地都一个样,如果要说天气的话,我觉得北方的冬天没那么冷,南方的冬天下雨很冷,手脚都冻得没有感觉了。”


现实中的“老王”们:年龄越大,找活越难



最新消息传来:5月26日,王而西表示父母均已在安徽合肥找到工作,“原本要去江苏,但那边钢筋太大了,干不了。”


实际上,老王只是千万农民工的一个缩影。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约有8632.1万人。


专家指出,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出生并在80年代初至90年代外出务工的人群,在学术界被称为“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是生计型农民工,外出务工是为解决家庭生计。


目前,他们的年龄大多超过50岁,很多仍在打工。



“现在很多工地男的超过55岁、女的超过50岁就不要了,主要是年龄大了怕出安全事故”。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现在的工地管理越来越规范,进入工地要人脸识别,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事故更少了。


老王告诉记者,这次去江苏打工,感受到了体力上有一些不足,“现在年龄大了,手脚都比较慢,干了四天半后就去了安徽的工地,那里稍微轻松一点”。


当农民工老了,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看一步”是不少农民工的回答。“在工地干了一辈子,不干这个能干啥呢?”老王表示,家中有5个孩子,其中两个已结婚成家,二儿子还未结婚,小女儿和小儿子在上学,“正是用钱的时候,会坚持到干不动。”


外出务工是为了活路,返乡养老是最后的退路。老王与其他很多高龄农民工一样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现在我们都还有劳动力,能为子女创造一点算一点”。


新闻

多看点



不得以年龄为由

“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



值得关注的是,好的政策也在陆续出台。2022年11月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企业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今年2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


截至目前,已有一些地方开始实行柔性用工管理,避免建筑行业对超龄农民工“一刀切”。比如,安徽省发布公告称,实行柔性用工管理,分岗位确定用工年龄,并对超龄工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安全教育。另外,江西、四川等地也出台了类似政策要求。这对工地上的“老王”们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


每个人都在用力地活着,

父母用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

愿父母们身体都健健康康!














来源/红星新闻、央视网、新华社、九派新闻、小红书、网友评论等

编辑/杜璐宁

校对/韩妮
责编/贾阳阳监制/刘洁
更多热文

中雨+大雨!石家庄全域有雨 | 6名小伙被骗往缅甸,已失联20多天

正式开启!河北持续11天!

3比0横扫日本队!石家庄姑娘孙颖莎和队友卫冕冠军


分享、点赞与在看都在这儿点下给小编加鸡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