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导师上天了!还有七个学生没毕业!

“5、4、3、2、1,点火!”

9时30分许,

随着点火口令的下达,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托举着神舟十六号飞船

和三名航天员拔地而起,

直刺苍穹。

冉冉升腾的火箭

和湛蓝的塔架交相辉映,

火焰染红了整片天空。



9时49分许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进入预定轨道

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大红屏再次点亮


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三名航天员已进入返回舱等待飞船发射

发射塔架第一组回转平台正在打开

发射塔架第二组、第三组回转平台正在打开

点火

发射


发射升空


进舱前,

航天员桂海潮向大家比大拇指,

热情挥手,

“挥手点赞表情包”上线!





升空过程中

航天员频频表示:

“很舒服!”

“太壮观了!”

“相当漂亮!”

“感觉良好!”


桂海潮还说:

“坐火箭太爽了!”



今天上午,在北航校园,

同学们一起在屏幕前共同关注火箭发射,

并为桂老师加油

“祝我导圆满完成任务!”

“出征顺利!圆满凯旋!”


大家一起给桂老师的朋友圈点赞,加油!


滑动查看桂海潮朋友圈截图↓


我的导师去太空了,是什么体验?
作为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桂海潮的博导身份备受关注,许多网友也脑洞大开:

“下周的课暂停一下,我要去一趟太空。”

“同学们,我上个天,论文记得按时交,我在天上盯着你们。”

“我的老师学问天一样高。”


桂海潮在北航任教以来,共指导了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有3名已经顺利毕业。目前,他门下还有3名博士和4名硕士生。


想到桂老师将要把同学们的科学实验带上太空去做,大家都表示:“很开心、很激动、很骄傲!”


29日,桂海潮的博士生苏文杰告诉记者,桂老师业余时间很喜欢体育运动,慢跑、游泳都不在话下,强健的体魄也是让他成功入选航天员队伍的重要因素。


桂海潮平时在生活中是个性格开朗、乐观幽默又十分谦逊的人,对待科研工作非常严谨务实。面对自己不懂的学术问题,他喜欢刨根问底,经常跟学生说:“这个问题你们学懂了之后,一定记得教教我。”


△桂海潮日常对学生们的科研指导。
硕士生陈子龙讲起刚入学北航的时候,桂老师给了自己许多体贴入微的帮助,包括校园里的小卖铺、打印店、食堂,都一一带着他熟悉新环境。

看到桂老师即将上太空,陈子龙内心很受触动:“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同门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期待有朝一日能‘太空出差’,将来普通人也一定会有圆梦太空的机会!”


他以高考县城理科第一名成绩考上北航
31岁即任博导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当时,17岁的桂海潮正在云南施甸县城中学读高中二年级,从校园广播里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他开始对飞向太空充满向往。


但在那时,他并没想到,梦想中的职业在近20年后竟然跟自己产生了关联。


从小,桂海潮对科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学习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感人事迹后,桂海潮崇拜不已。


心怀理想,学习便有了动力。高考时,桂海潮以县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9年时间,桂海潮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成绩斐然。


△桂海潮准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3年后,桂海潮带着丰硕的学术成果学成归来,国内多个名校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最终,桂海潮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一名副教授。

2018年,31岁的桂海潮担任博士生导师。正当他在自己的领域打算大展拳脚时,又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桂海潮(前排左二)与实验室硕士毕业生合影。

2018年的一天,桂海潮所在的学院召开大会。会上,院长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选拔的航天员分三种类型,即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其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拔

听到这一消息,桂海潮心潮澎湃。在国外留学期间,他听闻科研人员可以报名航天员,并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那时,桂海潮一边做实验,一边畅想:“如果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太有意义了!我一定要试一试,将我这么多年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桂海潮第一时间就报名参选载荷专家。

△桂海潮参加国际会议。

面对强度大进度紧的训练挑战

他说:“干就完了!”


通过层层严苛的选拔后,桂海潮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加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我前行的动力。”


第三批航天员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空间站阶段密集的飞行任务,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充分的舞台和机会。


幸运并不代表他们的训练标准会降低。他们的训练内容多,训练强度大,训练进度紧,挑战比较大。对于桂海潮来说,比起从空军飞行员队伍里选拔的航天员,他的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底子显得稍微薄些。

“干就完了!”桂海潮说。


离心机训练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选拔标准是6G的过载,比航天驾驶员标准低。但是,入队后所有训练标准都要达到8G的过载,这2G的差距对桂海潮来说,也是一段艰辛的跋涉。


第一次训练时,桂海潮感觉胸腹部有被牢牢压住的感觉,每一次呼吸,胸部都有撕扯的感觉,心率也偏高。

桂海潮对自己的表现极不满意。训练结束,他便找有经验的师兄们请教。爱琢磨的桂海潮还找出了自己成绩不佳的症结所在——由于心理紧张、身体素质、技巧不足,从而导致呼吸对抗动作做得不到位。


为此,他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修正,不但克服了2G的差距,训练成绩也从二级提高到一级。



训练的苦和难,对桂海潮来说,比不上在体验其过程中所获得到的各种乐趣。他说:“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到今天桂海潮坚定说出“从思想上、心理上、身体上,我都准备好了。”


点赞!祝贺!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央视新闻等

校对/韩妮
责编/贾阳阳监制/刘洁
更多热文

河北省教育厅最新发布 | 全省首个!石家庄6月1日起正式启用

高三女生失联近7个月,噩耗传来

公示!新部属大学来了!就在河北→


分享、点赞与在看都在这儿点下给小编加鸡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