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家庄“太行第一集”爆火,上千个摊位绵延几公里!大学生:比逛街更有烟火气

河北青年报 河北青年报 2024-02-26

在石家庄市元氏县南佐镇东南街村

有个民间号称“太行第一集”的南佐大集

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上千个摊位绵延几公里

周末人流量可达上万次

因为网络短视频博主的聚焦

这个乡村集市的活力被重启

在网络上的热度持续飙升

引得方圆几十里的人慕名而来



南佐大集也因此

从以往中老年人的主场

变成城里人纷纷打卡的“网红集市”

年轻人追赶的新潮流


11月28日,记者前往现场

亲身体验了

“太行第一集”的火爆程度

商品多为农户自种或制作



记者从石家庄新华区出发,驱车四五十分钟,便抵达了位于石家庄市元氏县南佐镇东南街村的南佐大集。



虽然才九点多,但是南佐大集上已经人头攒动了。有骑着自行车、电动车的,还有拉着小车、背着包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30亩大小的广场和三条主街道热闹了起来。



手工挂面、手工粉条、饸烙面、缸炉烧饼、劈柴大锅菜是集上特色美食,核桃、柿子、红枣、红薯、山楂是老百姓自己种植的特色山货,还有剪子、梳子、衣架等家居用品,棉袄、棉裤等服饰鞋帽……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



集市上七成的摊位卖的都是农户自家种植、养殖或制作的物品。”元氏县南佐镇东南街村党支部书记李豪说。



特色手法拉面平均每天卖三百碗



每逢农历“一、六”开集,南佐就会热闹非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炸糕下了油锅、糖炒栗子开始翻滚,牛肉汤料的手工拉面、回味无穷的饸烙面,还有山楂片、山杏干、瓜子、花生、干果、锅巴等零食。各式各样的地方小吃,种类繁多的山货、特产。



才十一点多,很多摊位就排起了队,被美食诱惑的居民早早吃起了午饭。王华朋的拉面摊最惹眼,二三十人的长队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我干这行20多年了,现在像我这种手法拉面的已经不多了。”王华朋说,平均下来每次赶集能卖300多碗


王华朋在展示拉面手艺


从面盆里挖出一块面,凌空甩成条状,两头对折,拧成麻花状,再接着甩,不断重复这个动作20次左右,直到面团变成拳头粗细的条状后,放到案板上,边撒面粉边抻面,最后面条跟烤串签子般粗细时,下锅煮不到30秒就熟了。


“这面劲道,有嚼头,比市里那些拉面馆的好吃多了。”家住市区、第一次来赶集的李女士说,她已经看好了烧饼、胡萝卜、杂面好多想买的东西,吃完饭就去大肆采购一番。



火爆集市吸引外地特产到场售卖



随着城乡交流的不断增加和现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农村集市的“从内向外”输出,也开始搭配上了一些“由外向内”的输入———比如外地的特产


记者在南佐大集一个很多人围观的摊位,发现了一种“稀罕物”。“东北大豆耳,用水泡十分钟,可以炒着吃、拌凉菜、熬菜、涮锅。”摊主于先生向大家介绍吃法,时不时的还炒上一把,给大家试吃。


东北大豆耳


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在网上得知南佐大集挺火的,于是半年前就来到这里卖货。“15两斤、20三斤,平均每次来集上大概能卖出去一百多斤。”于先生说。


而家住石家庄市新华区的刘功来赶集,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卖东西———糖炒栗子



刘功告诉记者,一年多前,他得知南佐大集人多,想着当地不产栗子,应该有市场,于是就从唐山迁西进了栗子来卖。


现在他逢集必来,“每次摆摊,少了100多斤,多了200斤,当地人买的多,生意还不错。”刘功说。


现做的擀面杖、手工编制的背篓……

手工制品让城里人爱不释手




荆条编的背篓、高粱秆做的盖帘、手工纳的布鞋,现场制作的擀面杖……这些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手工制品,在南佐大集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在一个摊位前,两位女士拿着篮子左看看右看看,很是爱不释手。



“原先买背篓的都是村里人,用来做农活,要的是结实耐用。现在来买的很多是城里人,对他们来说是个稀罕物件,小巧玲珑。”在集上卖手工编织品的柳永书说,现在自己迎合城里人需求,改做篮子,生意越来越好了。



记者走到集市深处,看到一个摊位前排了二三十人,地上摆放着擀面杖、健身捶、陀螺。


“第一次见到现做擀面杖的,挺稀罕,怎么也得选块木头,定制一个。”排队的张先生说。


大集上可现场制作擀面杖


摊主杜冬朝应顾客要求,正在现场制作擀面杖。“城里人过来买擀面杖的特别多,平均每次在集上能卖100多根。”杜冬朝说,



大学生相约赶集:

比逛商场烟火气更浓



不同于以往的农村大集总是周边村镇的居民来赶集,南佐大集的知名度足以驱使一些城里人来“凑热闹”,其中不乏青年人也来感受乡土气息与火热氛围。


“之前在网上看过视频,觉得挺新鲜的,今天就约了闺蜜一起来了,比起逛商场这里烟火气很浓很香。”家住石家庄市区的大学生小刘说。


集市上的农产品十分丰富


今年10月14日,石家庄市区至元氏县的1003路公交车开通,市区居民可乘坐公交车前来感受逛大集、买货物的氛围。


元氏县南佐镇东南街村村委委员李浩然告诉记者,南佐大集临街店铺有200多户,市场内还可容纳1000个摊位。“市区公交直达后,摊位由1000个增长到1800多个,人流量由此前日常的5000人次增长到现在的8000人次,如果赶上周末甚至飙升到上万人次。”李浩然说。




历史悠久的南佐大集

因短视频爆火



据元氏县志记载,南佐大集兴盛于明朝嘉靖年间。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六,当地百姓都会聚集在这里举办庙会,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的推移,庙会发展成为一个农历逢一逢六的大型山货交易集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商贩从四面八方前来参加。


洋姜


农村大集有着独特的商品类别和环境氛围,是求新猎奇的新媒体创作的绝佳题材。


2022年1月,一个网红逛南佐大集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爆火,引起广泛关注。随后,这个乡村大集在网络平台频频亮相。


短视频博主的聚焦之下,乡村大集的活力被进一步重启。



村干部带头拍短视频

南佐大集成为网红集市



2021年,李豪和几位“85后”被选为新一任村干部。当时的东南街村,旱地约占全村土地的2/3,集体欠着40多万元的外债,几个青年很是挠头。


南佐大集火爆全网,让李豪看到了希望。他看准时机,带头拍摄短视频,号召村干部和村民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宣传南佐大集,吸引年轻人来此打卡、直播,沉浸式赶集。


手工挂面在集市上很畅销


现在,南佐大集是石家庄地区非常有名的网红集市,集市客流量增长,有效刺激了消费,促进了周边老百姓的收入增加。


南佐大集农副产品店

开进石家庄市区



名气有了,怎么让品质优良的乡村特产卖个好价钱?


今年3月,东南街村申请注册了“南佐大集”品牌商标,精选南佐大集上的当地特色产品,经过统一加工和包装进行销售,同时扩展经营类目,目前“南佐大集”商标已覆盖全品类。


为了宣传品牌,方便市区居民采购,南佐大集农副产品店开进了石家庄市区,于今年9月1日开始试营业。


南佐大集的特色店开进市区


在位于桥西区的南佐大集农副产品店,记者看到“南佐大集”品牌的红薯粉条、五谷杂粮等各种原生态乡野特色产品,不时有市民前来参观和购买。


我们俩是这的回头客,经常过来买杂面、荞面饸饹,好吃不贵。有时也去赶集,去那就是感受气氛,偶尔买些散货。”与妻子一起来买东西的吴先生说。


店员李女士告诉记者,到这的顾客都是慕名而来的。“店里回头客特别多,为了方便大家购物,我们还开通了邮寄服务。”李女士说。


南佐大集将开电商直播

地方政府助力“赶集热”


面对未来,李豪有他的全盘规划。南佐大集将开启电商直播,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目前直播间正在搭建,要把集市上的流量转化为特色产业增长点。”李豪告诉记者。


据悉,近期,东南街村村委会将举行南佐大集第一届山货节,初步预计参加的摊贩和赶集人数还会大幅增加。




除了大集本身的新元素更具吸引力,地方政府也在“赶集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6月,元氏县农业农村局改造提升南佐大集道路,把泥土路面进行了硬化,环境焕然一新。


据悉,下一步,元氏县依托南佐大集将本地初级农产品转变成标准化、品牌化商品,逐步实现优质优价,真正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通从农村集市到城市的中间环节,销售至全国各地,让南佐大集“走出去”。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蕾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张蕾 实习记者王瑞淋

校对/张亚微

责编/贾阳阳

监制/刘洁


更多热文

6名中国人被绑架,4人惨遭撕票!其中包括一对亲兄弟

1人被取消退休待遇!河北多人被查处

腾退!4个公租房小区,排查出766户公职人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石家庄“太行第一集”爆火,上千个摊位绵延几公里!大学生:比逛街更有烟火气

河北青年报 河北青年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