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慧

帕奥禅师 欢喜觉悟 2019-05-04

--选译自帕奥禅师《workings of kamma》

五种类型的智慧

头三种类型的智慧属于世间的:

  1)  业自有智:关于业如何运作的智慧,知道一个人的投生取决于他过去的业,并且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过去和现在的不善业会产生痛苦的果报,同时他的善业会产生愉快的果报。这就是基本的正见。

  2)  禅那智:这是心全神贯注于,或者锁定在一个人的禅修目标上的智慧。锁定在比如富有正念的入出息的似相上,十遍或者慈心禅(目标)的快乐的影像上。

  3)  内观智慧:这是全神贯注于或者锁定在究竟名色法的三相上的智慧。当心关联有这个智慧时,它将不见男人女人,父亲母亲,狗,猫,猪,和鸡;它将不见手和脚,眼睛跟耳朵,左和右等等。这些事情是约定俗成的真理,是概念。他们在实相上是不存在的:我们无法对不存在的东西修习观禅。观禅的目标是究竟实相:五蕴,名色,缘起等。这些是真实存在的。

  这三种智慧是属于世间的:他们识知有为的目标。下面的两种智慧是出世间的。他们识知涅槃,无为法。

  4)  道智:这就是首个识取涅槃(为目标)的心识:入流道智,一来道智,不来道智,或者阿拉汉道智。

  5)  果智:这是(道智)随后识取涅槃(为目标)的心识:入流果智,一来果智,不来果智,或者阿拉汉果智。

  这两种出世间智慧是所有智慧中最殊胜的。但是在佛陀教法之外,它们只生起于辟支佛(心中),没有其他人,因为辟支佛不能教导(导向解脱的)法。只有一个彻底觉悟的佛陀能教导其他人如何获得这两种智慧。

  当一个善心伴随有这五种智慧之一,它就伴随有无痴,也就意味着它是智相应的:三因的(无贪,无嗔,无痴)。但当一个善心没有这五种智慧相应,那它没有无痴,也就意味着它是智不相应的:二因的(无贪,无嗔)。


长按二维码关注欢喜觉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