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决定一个善业是殊胜还是低劣的因素

帕奥禅师 欢喜觉悟 2019-05-04

--3摘自帕奥禅师《workings of kamma》

低劣/殊胜

  善业也可以被分为低劣的和殊胜的(两类)。这取决于一个人如何造作这个善业。当完成善业的时候,四件事情决定了这个业的品质:

  1)  欲:这是一个人造作这个善业的意欲:比如,一个人想要布施,一个人想要自制于不善行,一个人想要专注在禅修目标上。如果一个人的意欲是低的那这个善业是低劣的,反之如果意欲是高的那这个人的善业就是殊胜的。

  2)  勤:这是一个人完成这个善业所激起的精进力,所激发的努力。

  3)  心:这是一个人在善业上的专注力。一个人心无旁骛地进行布施,持守戒律,专注在禅修目标上,等等。

  4)  观:这是一个人造作善业时的智,慧,和正见。我们刚刚讨论过。

  当任何这些因素是低的或中等时,那个善业就是低劣的;当是高的时,这个善业就是殊胜的。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做一次布施或者持戒是为了将来成为一个富翁或者天人来享受感官快乐的话,那这个善业就是低劣的。如果一个人做布施或者持戒是为了证得涅槃,那这个善业是殊胜的。我们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个,后面我们讨论三3个基础功德行为。

  低劣性也与在善业心识前后围绕的不善因素有关,反之殊胜性跟在善业心识前后围绕的善的因素相关。

  这意味着什么?当我们做与智相应的布施时,或者进行智相应的持戒或者禅修训练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见到概念法诸如男人和女人,等等:我们还是会,但这些不善心夹杂在善心里面。一般而言,在做一项功德的整个期间,许多不同类型的心会生起:既有不善的也有善的。

  当我们在做布施时,布施的善心以布施的善业为目标可能会被多种不善心所围绕:我们在关系不同类型的性格时讨论过。比如,可能会有贪根心,想:‘我的布施比她的要好!’或者‘如果我做了这个殊胜的布施,我可能会中彩票!’或者‘我的生意会兴隆’;也可能会有嗔根心,想:‘我的布施不是很好’或者布施后想,‘我做了太多食物,真是浪费!’,并且也有可能会有痴根心,想:‘这个是我母亲,这个是我儿子,这是一个比库’,等等,或者‘布施会带来投生?这是真的?’

  另一方面我们的布施也可能夹杂着善心:基于无贪和无嗔。比如:‘我想要做一个很好的布施:这样会让我高兴!’或者‘多好啊,他也在做布施’(随喜他人的布施)。这夹杂的善心也可能是智相应的。比如:‘做布施会让我高兴:这会帮助我的禅修’或者‘这个布施可以成为我证悟涅槃的助缘!’

  同样,当我们证得禅那,禅那心识都会是关于禅修目标的智相应的心。但在我们进入禅那以前,或者从禅那中出来以后,依旧可能会生起不善心。比如,贪根心可能会生起,想:‘我是一个非常好的禅修者’或者‘如果我可以坐着入禅一整天,我就会出名!’,嗔根心也可能生起,想:‘为什么这个禅修者这么吵!’或者‘这样坐着入禅有什么用?’,痴根心可能生起,想:‘这是我的母亲,这是我的儿子,这是一个比库’,等等。或者‘禅那会让我见到过去未来生?这是真的?’

  另一方面我们的禅那也可能夹杂着善心,基于无贪和无嗔。比如:‘我想培育禅那:那会让我高兴’或者‘多好啊,他也在禅修’(这是随喜他人的修习)。夹杂的善心也可能是智相应的。比如:‘培育禅那将可以让我见到究竟真理:然后我可以修习观禅,并证悟涅槃’

  教导法也可能夹杂着不善心。比如,如果一个人为了利养而教法贪根心会生起,并想:‘通过这样我将作为一名老师而为人知晓’,同样如果一个人学法或听法时想:‘通过这样人们会认为我很有信心!’,另一方面一个人教法或者学法也可能夹杂着善心,基于无贪和无嗔,甚至有智慧,比如,如果一个人做这个时想:‘教法会让我更好的理解法,并且成为证悟涅槃的助缘!’或者‘学法是非常有功德的,并且会成为证悟涅槃的助缘!’

  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可能理解除非我们在很深的专注,修习止禅或者观禅,(否则)许许多多的心理过程可能一个接一个地生起:善的或者不善的。但请记住这些分析只是大概的参考:业的运作是极其深奥的,有很多的变量。只有一位佛陀可以详细地解释它们,然后分门别类。


长按二维码关注欢喜觉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