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满禅心》什么是慈心

燃灯禅师 欢喜觉悟 2019-05-04

慈心,是修学戒、定和慧的重要支柱。今天我想解释什么是慈心。很多人也许已听过,但是今天有新的禅修者,能再次地修习也是好的。慈心禅非常重要,佛陀教导许多不同的禅修所缘。在佛陀的教法中,修学戒、定、慧很重要。时至今日,比库和十戒女仍旧依据佛陀的教法,持守着各自的戒条。


对居士来说,持五戒也很重要。在禅修营这里我们守持八戒,持守八戒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如果你有身体问题,可以只守五戒,不需要持八戒。至少,作为禅修者的我们需要守持五戒。了解戒的意义非常重要。第一是不杀生,包括昆虫和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第二是不偷盗。第三是不邪淫。第四是不妄语。第五是不饮酒。在禅修营也是不允许抽烟的,这五条戒非常重要。


若守持八戒,不邪淫就要改为不淫。八戒的第六持,是过中午以后,不吃固体食物,包括水果。可以喝果汁或某些草本饮料,不能喝加牛奶的饮品如美禄或咖啡,也不供应晚餐。这些都是依循佛制而调制,很抱歉,我想要你们守持这条戒。如果生病或不舒服,可以喝牛奶或用药品。第七戒是不听音乐和唱歌。不要跟随村里传来的音乐。如果你无法专注业处,不要在心中唱歌,因为这样对持戒不好。我们也需要持守不装饰身体的戒。


第八戒是不睡卧高广豪华的床。床的高度不应超过二十七英吋。佛陀时代,棉质的垫褥被认为太舒服和太软,梵住禅林使用的是简单的床垫。慈心的修习是第九条戒。当你每天修习慈心禅,散发慈心给你自己或所有众生时,你就是在修习第九条戒。


佛陀教导慈心禅是为了培育定力与观智,而所有的佛法修习,都不离戒、定、慧的框架。对众生没有慈心与悲心,是不易持守五戒。同样地,不慈爱自己,也难以守持戒律。当善待自己、知道如何照顾和爱护自己时,你也同时会照顾你的业。如果你爱自己,那么就会想要修行、训练你的心成为良善。这很简单,十分简单却又复杂。持守戒律是重要的,相同地慈心也很要紧。你也许已知修学禅定的四十种业处。其中四梵住的修学,是指慈、悲、喜、舍的修习。


在慈心的修习中,佛陀教导我们首先散发慈心给四类人。第一类是自己。我们需要修习直到生起平静的感觉;直到慈心的感觉从心里、意愿中涌现。这很重要,也就是为什么需要照顾好自心的原因。第二类是和我们同性别,并受我们尊敬的人。我们观想那个人,然后散发慈心给他(她?。此类型也可以是几位或一组令我们很尊重的人。第三是中立者。他们既不是我们的朋友,也不是敌人。第四类则是敌人;或者称之为不友好者。


从自己开始修习,我们散发慈心给自己,作为一种保护。这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需要有颗平静的心和健康的身体。然而,我们如何拥有平静的心,免于精神上的痛苦和远离危厄呢?我们需要理解语句的意思与意图,而不是只仪式般的诵唸:“愿我远离危险……,愿我远离危险……。”仅重复这些语句,不会带给你平静的感觉,免于精神的痛苦或危厄。你要有投入业处的心,才能够感受到平静和没有精神上的痛苦。


从母亲的子宫生出之后,生活不是快乐,就是不快乐。我们把不快乐称为“痛苦”。我们会说,快乐时光为“痛苦”吗?会认为快乐的时候,是在受苦吗?会这样想吗?当生活美好、舒适时,我们忘记了痛苦。但是佛陀的教导却不同。轮回,意味着投生为人或生于他界。随着生命而有生、老和死。我们称之为生命,从这辈子辗转到另一辈子。


再生、衰老、死亡──无非都是痛苦。快乐或不快乐,是后来才生起的感觉。苦是因为你有身和心。有时你觉得开心,有时又不。当你不开心时,便会思惟着你的身、心有多么多的痛苦。当你感到生命是苦,就想要离苦。而美好时光来临,你觉得开心,又会忘了自己和你的生命,只想着:“一切多么美好”。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示,即使是快乐,你需要修习观禅;思惟快乐也是无常,不能持久。


快乐过一会儿也会消失。长驻快乐,难以寻觅。所以,无论快乐与否,大部分受苦时,我们都想离苦。我们不想要痛苦的身、心;想的是免除身、心之苦;希望快乐和拥有美好的生活,远离危难。所以,我们需要照顾好心。有这样的理解和意愿,便会保护好自己。有意愿照顾、免于危厄,称之为散发慈心。慈心的散发不只是静坐的时候,不仅在禅修期间,也并不单是在禅堂中。


那到什么地方修习慈心呢?答案是在任何地方。在房间、禅堂、走道上、住宅区的内和外,乃至斋堂,都可修习。最好是到任何地方,你都有个静默宁静的慈心。除非你正专注在呼吸上,否则就试着散发慈心。如果你知道如何专注,也可以将慈心的修习和出入息结合。如果你能做到,是不是既好又安全呢?能免于危险与精神的痛苦,不是很好吗?但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清净的意欲。


我们本身需要会照顾自己,且持续保持平静。然后思惟:“我的朋友们,那些尊敬的老师和所有的禅修者怎样了呢?他们可能遭逢身体或精神上的苦。我也希望他们能够摆脱身、心的痛苦”。这种愿欲,称之为慈心。每当看到任何人,心想:“我要散发慈心,希望他安乐。希望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快乐”这种愿欲是好的。怀抱这样善的意念,还会有敌人吗?我们不要敌人,只要朋友──好的朋友、好的兄弟姐妹。这样的能量非常好,很平静。每个人都有快乐的感觉。


有了这样的理解与善的意愿,你对待他人会像对待自己一样,想帮助他们,想为他们做事,也想与他们交往。你会反思,我说话的方式怎么样?合适吗?我的行为方式,表现适当吗?他人的感受如何?这些反思十分重要,不只是念一念,愿他人免于危难而已。当你想让其他人快乐,令他人有好的感觉和快乐的感受,那么你的确是在帮助别人。当你帮忙他人时,他们感到很高兴。只有在相同住宅区或同个房间内的每个人都很满意其环境时,他们才会与别人愉快地相处。慈心,是有人因你而快乐,那么就是你真的散发慈心给此人了。


慈心,不仅是唸诵《慈经》而已。理论的了解不够,我们需要的是实践,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利益的果实。因、果会自然地发生。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我们跟随佛陀的教法修学,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再训练自己行善,不变坏。自我训练后变好,这是善业;变坏,则是恶业。恶业导致未来投生不善道、坠处。不善道,意味着受苦的地方。善业引导投生天界和享受。生存趣处的好、坏,取决于自己业力。切记!业力是由你的意欲、你的心和行为所造作。



长按二维码关注欢喜觉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