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院士:应该大力培植发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把基层医生培训好,练好中医“内功”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新闻类自媒体!
来源丨新华社新媒体 投稿/荐稿/合作微信丨aicaojilu
凤凰中医讯:新华网北京5月15日,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断蔓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无数英雄挺身而出,为我国筑起健康防线。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在大年三十便急赴武汉,面对疫情暴发初期医疗资源超饱和运转,医院患者不断增加的情况,创新提出“武昌模式”,率先在社区大面积发放中药,将防控端口前移,从源头控制患者人数,提供了社区防控的范本。
为什么选择武昌区作为突破点?“武昌模式”对未来社区应对疫情方面有何启示意义?近日,新华网“全球疫情下的中医药新观察”系列访谈连线仝小林院士,就中医药特色“武昌模式”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把疾病控制在社区 守住第一道防线
新华网:您参与了武汉从危城逐渐复苏的过程,这一抗疫经历使您对中医药有哪些新的思考和感受?
仝小林:在此次应对新发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较好疗效。它使得患者早期症状得到及时控制,确诊率下降,同时减少由轻转重的患者量,阻止了疫情向更严重的方向蔓延。一项基于721例的回顾性分析数据显示,使用中药组的转重率为零,而没有使用中药组的转重率为6.5%,这极大地证明了中医药早期介入后的效果,减轻了医疗资源的压力,为整个医疗环节中给予重症患者更好的治疗创造了条件。
新华网:您与武昌区政府、湖北省中医院以及后方团队一起创新了“武昌模式”,为什么会选择武昌作为突破点?
仝小林:疫情初期,武汉发病人数非常多,一床难求,病人很难得到及时救治。因为这些患者主要来自社区,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所以及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社区,守住第一道防线。
为什么会选择武昌区作为突破点?首先,作为基层医疗单位,武昌区社区医院很早便将中医适宜技术开展起来,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对基层医生进行适宜技术培训,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好的中医医疗基础。其次,武昌区有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过去该平台主要为用户进行科普教育,非常活跃,这为“武昌模式”迅速铺开打下了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基础。基于这些考量,我们选择武昌区作为社区防疫的首个突破口。
仝小林院士(前)在武软方舱医院查房
新华网:“武昌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哪里?“武昌模式”对未来社区应对疫情方面有何启示意义?
仝小林:“武昌模式”是我们早期对社区防控的一个重要实践,该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医讲求“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然而面对社区大量的患者,单靠医生一个个把脉开方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根据疾病的情况,研究出一个通治方,该通治方包含生麻黄、生石膏、杏仁、羌活等20味中药。同时在此基础上,根据主症的不同,拟定出分别针对发热、咳喘、纳差、气短乏力等症状的4个加减方,与主方合并使用。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第二,武昌区有144个社区,想要迅速地将通治方发到社区居民的手中,需要协调打通多个环节。2月初,政府及时签发文件,为居家的患者大范围发药。同时,武昌区政府及时协调了企业供药,在此方面多家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2月4日,九州通免费为武昌区煎制了数万副中药,之后康缘药业根据通治方以及四个加减方免费提供了数万人14天的中药颗粒剂,解决了药品来源问题。有了这些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持下,社区医生挨家挨户将通治方送到患者手中,抑制了疾病的蔓延。
第三,药品发到患者手上之后,我们不能放任不管。患者如何根据自身情况用药?吃了药之后是否还发热咳嗽?乏力、胸闷、腹泻、食欲不好等症状有没有改善?……这些必须要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没办法跟患者一一面对面调查,必须依靠网络平台的力量,所以当时紧急开发了一款APP,患者只需扫描中药汤剂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录入基本信息,就可得到后方医生的一对一用药指导及咨询。
在当时中医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组织了全国680多名后方医生为APP用户进行服务。有高血压等基础病的患者、怀孕的女性如何用药?有不合适的反应怎么处理?隔离之后心理恐惧害怕怎么办?用药之后情况怎么样?……电话咨询期间,医生会一一作答,在及时了解病人服药情况、安全用药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收集的反馈数据显示,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90%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尤其是发热,平均1.74天就可以降温,疗效非常突出。
“武昌模式”实际上是“政府+中医药通治方+社区+网络平台”多因素协调完成的结果,其将前后方整体打通,借助现代技术将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阻断后期发展,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以武昌经验为起点,该模式后来逐渐在湖北铺开,总共发放了70多万副中药,为社区中医药疫情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未来新发突发传染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仝小林院士在武软方舱医院查房号脉
社区练好中医“内功” 服务百姓健康
新华网:“武昌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社区前期有了很多年的中医药积累。您对于未来中医药深入社区发展有什么建议?
仝小林:对于社区来说,应该大力培植发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把基层医生培训好,让他们熟练掌握针灸、拔罐、刮痧、按摩等方法,练好中医“内功”,服务社区百姓健康,才能把很多疾病控制在萌芽之中。提高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不仅能增强医生本身的自信心,而且会增加社区医院的魅力值,让老百姓更加信任社区医院。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既减轻大医院负担,又节省医疗资源,对医改来说也很有价值。
另外,中医讲“未病先防”,社区很重要的服务是科普教育,我们要让社区居民生活中充满中医健康元素,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例如,对于老年人来说,想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灸是一个非常简便效廉的方法,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社区医生要给予居民专业指导,将灸变成一个日常保健行为,体制增强了,老年人也不容易得其他疾病。
在社区如果能够很好地实施中医治未病模式,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很多疾病便能够早期阻断,我认为这是未来中医药深入社区非常理想的模式。
新华网:近日,武汉高三开学,这对疫情防控有什么意义?未来,我国疫情防控还有那些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仝小林:武汉高三开学是国家疫情防控阶段性的标志,整个社会复工复产复学,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不过目前还要警惕一些问题,比如无症状感染者、复阳、持阳等患者都存在潜在的危险,我们要整体把控,从病毒学、免疫学、流调、中西药干预等角度进行研究。
另外,目前气候反复异常,中医讲“非其时而有气”,我们不仅要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弹,同时也要警惕其他传染性疾病,因此要加强人们对疾病防控的意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学屡经考验,好使管用,经济易行,值得珍惜
中医药“战疫”成效如何?20多位医学专家深解读,于文明局长发表重要讲话
公益活动 振兴中医 免费参会 诚邀支持
凤凰TCM传媒 入群请加微信:aicaojilu
↙ 阅读原文 了解我们丨关注可留言,喜欢请点亮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