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汝明:为毛主席做饭22年,这种东西,他从来不碰

点击关注👉 北京大妈实话实说
2024-10-13


最近微信改版,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文章,请点亮星标⭐让我们一路同行,天天见!


程汝明

程汝明从1954年开始参与毛主席的饮食服务,1958年进中南海,在毛主席家和另一位厨师李锡吾共同主厨,至1976年离开,程汝明已经为毛主席做了整整22年饭,为毛主席家庭服务了19个年头。




01

被调到毛主席的专列上‍



程汝明出生在山东莱州的贫苦农民家庭,12岁就下地务农。为了改善贫困的生活,便跟着一个在天津永安饭店打工的老乡,去了大城市天津,背井离乡之际他刚刚13岁。
父母觉得他年纪太小,担心他在外面撑不住。村里曾有比他大的孩子外出打工,因吃不了苦又返回。但程汝明心意已决,他不愿意步那些被看不起的人的后尘,所以不论受怎样的苦都强忍着,坚持了下来。
当时天津有许多外国租界,外国人多,吃西餐的人自然也多,西餐馆子的名气比北京的还大,程汝明为了生计进了西餐馆。最初他在法租界,但法国的西餐有些中国化了,他感到不纯正。4年后,他又进了英租界内的一家西餐馆,这里的西餐都是英国人主厨,很地道,程汝明在这里学到了真手艺。
10年间,他先后在汇中饭店、犹太俱乐部、维克多利餐厅学徒,由于他肯动脑筋,不辞劳苦,很快便掌握了俄、法、英等各系西餐的厨艺。有了手艺,程汝明的薪俸也高了,但他所能看到的生活前景依然黯淡。他把挣到的钱几乎全部都寄回了家,可乡村的父母姐弟仍在贫困线下挣扎。
直到新中国成立,程汝明才真正感到生活有了变化也有了奔头。乡下家里因分了土地而情况有所改善,他也于1950年初成为国有铁路的员工,第一次穿上崭新的制服,精神抖擞。
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53年入党,后来又当选为工会主席。1956年成为全国铁路系统劳动模范。同年下半年,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进中南海怀仁堂开群英会,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保卫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个会议是由宋庆龄、郭沫若等11位中国知名人士,在接到印度及世界其他和平人士的建议后,倡议发起的,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承办大型国际性的民间会议,中国政府做了非常认真和充分的准备,从各单位调集精干的筹备、组织、后勤和保卫人员。
程汝明被调到了供与会外宾乘坐的专列上,主管西餐配餐,他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他回忆说:当时把所有好的列车都调来了,蒋介石乘坐过的、宋美龄乘坐过的……最好的是慈禧太后的公务车。后来程汝明才知道,那时毛主席专列的设施条件都很一般。直到1958年,毛主席才有了比较高级的专列,从德国进口,有空调,自带发电机,可以发电报,有全套办公设施和医务室。
在外宾专列服务期间,程汝明烹饪出的饭菜,外宾很满意,他受到了外交部的表扬。铁路局的领导对他也更加信任,会后就安排他在外国专家乘坐的车厢主厨西餐。
1954年,是程汝明难忘的一个年头,他被调到了毛主席乘坐的专列上。那一时期,毛泽东经常到外地巡视,一年总有三五个月不在北京。他出巡时,通常是办公、吃住都在专列上,除了开会,很少住地方的宾馆。
毛主席在列车上找人来谈工作,甚至人较多的会见之后,有时就会邀来人一起吃饭。这样一来,经常跟着他、为他做饭的厨师李锡吾就忙不过来,铁路局领导就断断续续地把程汝明派去帮忙,参与毛主席饮食的烹制。
程汝明和毛主席合影
起初,程汝明不了解毛主席喜欢吃什么,总得询问李锡吾:“我做点什么?”李锡吾说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先是做点小菜,慢慢地又做一些主食,主要是面点。毛主席虽是南方人,但他也爱吃些面食,而这是李锡吾的弱项,却是程汝明的强项。李锡吾拿手的是中餐湘菜、家常菜,很对毛主席的胃口。
虽说毛主席偶尔也吃西餐,但毕竟更经常吃的是中餐,以西餐厨艺见长的程汝明,在毛主席的专列上主要也是做中餐。由于他对厨艺痴迷,喜欢琢磨,不仅没有荒疏西餐手艺,反而对掌握一些中餐厨艺饶有兴趣,久而久之,他成为兼精中、西餐的全才。


02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我国鱼类资源繁多,达上千种,而武昌鱼是毛泽东唯一吟咏过的鱼,可见毛泽东对武昌鱼的厚爱。
1956年6月,毛主席在武汉两度游长江,心情舒畅,挥笔写下《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这首词于1957年在《诗刊》公开发表后,广为传诵。从字面上,读者会以为毛主席是在武汉游泳期间,吃了在武汉当地打捞的武昌鱼。但了解内情的程汝明说:“毛主席这里说的‘又食武昌鱼’,并非在武汉打捞的武昌鱼,而是我们从长沙带到武汉的武昌鱼。因为毛主席那次吃的武昌鱼,是我掌勺为他烹制的。”
他说,去武汉那天上午,专列还停在长沙,他和李锡吾还以为将安步当车地在此操持下一顿饭。突然,毛泽东身边的警卫来通知他们快做准备,马上就要动身。他和李师傅这才匆忙把准备在长沙烹制的食品收拾起来,其中就有长沙地方提供的武昌鱼。当时专车上还没有电冰箱,运行时要吃的鱼、肉类食品,就冷藏在放有冰块的自制冰箱里。
吃饭的时候,车子已经到了武汉,程汝明就为毛主席烧制了武昌鱼。他是将鱼和紫苏叶子放在一起烧的,这是湖南人喜欢的一种烧制方法。紫苏是多生长于中国南方的一种草本植物,籽可以榨油,叶子可做菜食用。程汝明只加了少许料酒、盐、味精,烧制得十分清淡。
毛主席食后,觉得很可口,游泳后挥毫填词时,还难忘悠然的鱼香。“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古民谣,自然浮出脑际,他稍加变动,用于自己新词的开篇。
毛主席在长江中游泳


03

毛主席不碰酱油‍



程汝明说,毛主席吃东西没有什么忌口的,什么都能吃,他比较喜欢吃鱼,鳝鱼、泥鳅,他都爱吃。但是他不太爱吃大鱼,喜欢吃小鱼。对鱼肉,毛主席喜欢吃鱼腹部的肉,不喜欢吃脊背处的肉。
毛主席特别喜欢吃鱼头,我们常给他做沙锅鱼头、沙锅鱼脑。吃起鱼头来,毛主席就不忌讳大了。我们常常给他炖两三斤重的大鱼头,煮熟了以后,把骨头剔除干净了给他吃。毛主席还喜欢吃牛肉、猪肉、羊肉……是肉他几乎都喜欢吃,社会上人们更熟知的是他老人家喜欢吃辣椒。但有一点很特别,就是我在毛主席那里发现他不吃酱油,无论做什么菜都不让放酱油。”
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喜欢吃红烧肉,程汝明说,他给毛主席做红烧肉,是将糖放在油里炒熬形成的红色,从来不放酱油。
▲毛氏红烧肉
程汝明解释说,毛主席年少时,家里曾开过酱油作坊。当时酿造酱油多通过自然晒制发酵在一次盖子偶然打开的时候,他发现装着酱油的缸里漂着一层浮动的蛆,他感到非常恶心,从此再也不碰酱油了。程汝明说:“这个事除了做饭菜的师傅,连警卫员都不知道。


04

毛主席的年夜饭‍


1958年,程汝明的生活又出现了一次大的变化。这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了工作会议,继续批评“反冒进”,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六次重要讲话。这一次,程汝明不光是在专列上和李锡吾一起为毛主席主厨,还下了车,和李锡吾跟随毛主席住进了开会的金牛宾馆。那次从南方回到北京,程汝明得到通知,下火车后跟李锡吾一起进中南海,到了毛主席的家。
程汝明到毛主席家中做饭菜,就从这一天开始。程汝明住进了中南海,就住在毛主席家所在的丰泽园院子里边的一栋两层小楼里。
因为和毛主席在一个大院子里,程汝明开始了解到毛主席的一些生活情况,也于细微处感知了一代伟人严格自律的嘉言懿行。
毛主席女儿李讷身体不好,有时生病,毛主席会向交通科要个车,送李讷去医院。从车到门口,到车子回来,毛主席都要求身边的管理员做好记录,然后按应付的钱到财务科交账。其他亲戚子女类似的情况用车,也都照此办理。这让程汝明很感动。


进中南海后不久的一个除夕,程汝明准备晚饭包饺子,为此,他还特意问了毛主席喜欢吃什么馅。毛泽东的回答是“什么馅都行,我吃不了几个”。程汝明以为主席东食欲不佳,所以就做了自己拿手的三鲜馅。没想到吃饭的时候,毛主席只尝了一个,就再没碰过饺子。


那顿饭之后有人告诉程汝明,其实南方人过年更喜欢吃年糕,随着对“主席家”饮食习惯的逐渐了解,程汝明还发现毛主席和江青都不爱吃韭菜。因此,程汝明后来很少再给主席包饺子,第二年除夕的晚餐里,主食也自然变成了年糕,“主席吃了好几块”,程汝明清楚地记得。




05

毛主席叫他给江青服务‍



1961年,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从警卫、秘书、到厨师等都经历了一番大变换。在毛家多年的老厨师李锡吾,也在那个时候离开了。厨房里稍微老点的人就留下了程汝明。这以后,程汝明相继带了来自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钓鱼台的十好几位年纪稍轻的师傅,轮换着给毛主席做饭。
这一年,江青有一段时间住在上海,因为计账的问题,程汝明和她有些接触。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及夫人的伙食费用,是按月结算实报实销的。这个账如何算,内部按有关规定掌握。比如给张某做鱼,如果只用一条鱼的一段,其余部分交由食堂处理,结算时就只算那一段的钱,其余部分不能记在张某的账上。
但上海方面不知道这个规矩,在江青住沪期间,凡为她做饭菜购买的一切,不论实际用了多少,全部都记在了江青的头上。结果一个月下来,江青的伙食费竟高达260多元,而江青当年的工资才不过200元出头。毛主席闻知江青伙食的月耗这么高,顿时火了,他把程汝明推荐给江青,说:我身边有个师傅,很合适你。
当时中央办公厅警卫局,还向江青推荐了另外几位厨师。江青让几个人都各试着做了一天,每顿两个菜,一荤一素,外加一个汤。结果其他几个师傅做的,江青都吃得少、剩的多,唯有程汝明做的,江青都吃完了。于是,江青选定了程汝明做她的厨师,他在江青身边一呆就是16个年头。
在江青身边服务,能呆这么些年头的只有程汝明一个,足见程师傅的烹饪水准之高。程汝明到江青身边后,规规矩矩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饭菜。因为他对工作尽职尽责。
在吃饭方面,江青也不是像社会上传说的那么挑剔和过分的讲究,一般程汝明做什么,她就吃什么,食谱都由程汝明事先排定,当然他也注意照顾江青的特殊口味。她的饭量很小,偏好南方口味,喜欢清淡,葱、姜、蒜都不吃,嫌有味儿,辣椒也不吃。吃鸡只吃一斤左右的雏鸡,老母鸡炖汤她只喝汤不吃肉,肉有时就由她身边的工作人员“消灭”了。


06

不许留菜单‍


在中南海当“御厨”的这些年,程汝明不仅掌握了毛主席的饮食特点,而且还懂得如何在饮食上保护领袖的安全。


当时,中南海有一条严明的纪律——不许工作人员留菜单。


一开始,他也不明白,别人不能留,我们当厨师的人还不能留?

后来同事告诉他:如果重要首长的饮食习惯被敌对势力掌握的话,敌人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预测首长的健康情况,然后选择在首长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向我们发难,如此一来就危险了!


据程汝明后来回忆:“每次做饭之前,我要写一份菜单上报,批准之后我再抄一份带到厨房,等饭做完了,我就得把手里的菜单解决掉。”




07

70年代后毛主席不再吃辣椒‍


几乎所有写毛主席的书里,都提到毛主席喜欢吃辣椒,所以几乎人人都知道毛主席喜欢吃辣椒。
其实,毛主席吃辣椒是阶段性的,程汝明说:“70年代以后,毛主席就不吃辣椒了。”
“我们常和医生、护士打交道,毛主席病了,他们要让主席吃点药,那可费大劲了。有关毛主席自身的事,他向来都是自己把握,绝不由他人支配的。
程汝明接着说,“一次,毛主席有点感冒,气管炎也有点发作,护士长吴旭君对他说:‘主席,你这两天感冒,气管炎也犯了,就少吃点太油腻的东西吧。’毛主席听后对她说:‘你说要少吃太油腻的东西,可以!下一顿吃红烧肉啊。’吴旭君毫无办法,来告诉我说:‘毛主席要吃红烧肉,给他做吧。’还得给他做。所以,毛主席不吃辣椒,不是医生起的作用,而是他自己感觉老咳嗽,以为是辣椒在作怪,便渐渐地减少,继而不吃辣椒了。”

自从1956年程汝明被评为一级厨师长,这一行当再没有更高的职称了。
直到1983年,中国烹饪界有了特一级厨师,程汝明才又一次得到提升。
2002年,北京烹饪协会授予程汝明“国宝级烹饪大师”称号,该头衔全国仅有16席。

2012年3月14日,一代名厨程汝明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来源:凤凰网、集贤县图书馆、河北共产党员等

《小边说养老》帮您轻松理财

欢迎关注!

大妈说因为公众号更改了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北京大妈的文章,记得给我们加个“星标”,这样每次大妈发文第一时间就在您的列表里。
星标的方法也很简单:
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你绝对没见过,毛主席坐公交车的珍贵影像


她宁可离婚也不愿改变中国国籍,春晚为她破例,75岁无儿无女


被父母抛弃三次,两次婚姻无儿无女,93岁郭兰英的坎坷人生

相守70年,这对老夫妻携手安乐死


你的+在看,大妈都看得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大妈实话实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