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看!《花儿与少年》民大版🤩🤩

讲好中国故事的 中南民族大学团委
2024-10-31
丝路研学,圆满收官


正值热播综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收官之际,民大版《花儿与少年·研学季》也画上圆满句号。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初,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2名教师与6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国际哈中语言学院,开展针对当地师生的中文技能教学与实习工作。



青年视角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哈萨克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首倡之地。 近年来,“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在哈萨克斯坦持续升温。


民大青年在此化身文化使者一方面,上好作为学生的“选修课”,领略当地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上好作为志愿者的“必修课”,在当地教授中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走进中国。



在教学中,语言关是第一个难题。“当地学生的母语是哈语或俄语,只有部分学生能够运用英语交流,所以不论在教学时还是课下,交流会有一些困难。”志愿者们便配合使用翻译软件、肢体语言等方式,克服重重障碍。在向当地班主任“取经”后,志愿者们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当减少了游戏环节,鼓励学生们开口说、动笔写,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



除语言类的课程之外,志愿者们还开设了多样的文化类、艺术类课程,涵盖中国诗词、书法、剪纸、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带领当地师生体验中国文化。


文传学院2021级本科生余文蕾所带两个班的学生平均年龄分别为16岁和18岁,他们是师生,更是好友。在实习接近尾声时,正好赶上哈萨克斯坦新年。余文蕾借此机会,让学生们尝试用中文介绍哈萨克斯坦的新年。她还设计了一堂“春节”文化课,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春节的历史和习俗。学生们对“红包”“饺子”十分感兴趣,并踊跃学习如何剪纸,尤其是“福”字的剪法。还有学生现场展示书法、扮成熊猫的样子跳舞等等,大家表现出对中国文化强烈的喜爱和关注


多样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对武汉和湖北风土人情的介绍,中文教材、书籍的捐赠,民大师生以自身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硕果累累,满载而归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8名师生根据哈萨克斯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师生的中文技能水平、中华文化修养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案,认真、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国际哈中语言学院中文教研室主任古丽米拉老师说:“我们的学生在中文口语、听力、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与中国教师两个月以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此外,带队教师周斌、硕士研究生王家元还在由国际哈中语言学院主办的阿拉木图市汉语技能大赛中担任评委。



在最后一堂课上,学生们学唱了一首中文歌、设计了手抄报、给他们的小老师们送了哈萨克斯坦传统帽子。“我特别爱这群善良的孩子”“有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穿着唐装,表演中文儿歌,稚气可爱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地人们最熟悉的中国民歌是《茉莉花》,学员们几乎人人都能哼上两句”“大家对书法也很感兴趣,主动找我们学写自己的中文名字”……我校志愿者们言语里尽是沉甸甸的爱



国际哈中语言学院院长塔勒哈提先生对我校师生本次的教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不光从中国老师那里获得了知识,还和中国老师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希望这样的教学实习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让两校的合作更加深入,也让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密切



让中国看见世界,让世界看见中国


有观众评论道:“《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不仅让我们认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更让世界看见中国。”让中国看见世界,让世界看见中国,也正是民大青年矢志奋斗的目标“如果有机会,我会选择继续从事相关工作。因为我享受跨文化交流的乐趣,也在这次实习中体验到了传播中华文化的珍贵感情。这对于文化交融是特别有意义的。”余文蕾说。



国际哈中语言学院是哈萨克斯坦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以培养汉语专长人才为特色的职业学院,自2019年起,成为文传学院首个海外实习基地,这也是国家民委直属院校中第一个海外实习基地。四年来,文传学院不断派出师生开展教学与实习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民大青年也将步履不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END

往期推荐



民大兰元元,谢谢你!


民大,交卷!


民大再登央视,他们超帅!


图文来源丨查雨苗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委

本期排版丨查雨苗

责任编辑丨黄启帆 刘伊蔓

本期审核丨梁潇潇 付成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南民族大学团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