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鼓”之上,除了《石鼓文》,竟然还有别的字!

简之 金石其心 2019-05-08


最近,央视的《国家宝藏》比较火,开播的第一期便是故宫。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博物馆,在拥有珍贵文物近170万件中遴选了三件,其中之一就是——石鼓。


石鼓上面的文字,今称“石鼓文”,堪称石刻文字之祖。但是石鼓上除了有《石鼓文》,竟然还有别的文字。


怎么回事呢?原来石头上面还刻有乾隆皇帝的题诗。乾隆五十五年正月,时年八十岁的乾隆帝,竟然在研究石鼓,研究的内容之一是在考证“作原鼓”的流传。



●  乾隆帝题石鼓诗   旧拓本  

此拓为 宁波天一阁 举办的“石鼓墨影——明清以来《石鼓文》善拓及名家临作展”(2018.1.30开幕)展品之一




●  童衍方先生题跋




关于“作原鼓”的流传,多是宋时司马池(司马光的父亲)将石鼓移至凤翔府学时,“作原鼓”已佚。至皇祐四年(1052)向传师再次访得时,已被乡人凿成臼并在使用。乾隆帝据韩愈《石鼓歌》中“为我度量掘臼科”句,认为“作原鼓”在唐代时已成臼形,而非宋时佚后所为。


为此,乾隆帝题了一首诗,文献记载那天是上元后一日(正月十六)。此后不久,他直接写在了石鼓上,一声令下,此诗便与石鼓永存了。


  ●   石鼓之第六鼓——“作原鼓”




●  “作原鼓”拓本




乾隆帝题诗全文如下:


石鼓韩歌掘臼科,弗知其意所云何。

兹因考古十之质,爰命图真一有窠。

慨叹曾充舂杵用,伤形已阅岁年多。

言行国学历珍弆,重道崇文功不磨。

命图十鼓形以来,漫漶缺裂,固数千百年物之常。其第十鼓平面则凿为大孔,圆径一尺三寸,深一尺二寸,因恍悟即昌黎之所谓臼科也。科者坎,坎者陷,非俗所谓臼窠乎。则昌黎之语,乃举其实,而其为臼窠自唐时已然矣。呜呼!为此者实庸愚小人不足罪,兹虽珍重护惜,以永厥年,安知数千百年之后,不复遭剥蚀割凿之灾乎。而重其文以成十鼓之全,又非拘于形而泥于古乎。其幸在兹,其慎亦在兹矣。乾隆庚戌春,御题。


乾隆帝题诗 局部

庚戌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





 ●  此诗刻于“作原鼓”顶部。




 ●  石面未完全磨平。




清代中后期《石鼓文》拓本虽夥,但乾隆帝题诗却多失拓,而如此精拓更是少之又少。



此拓收录于:

《石鼓墨影——明清以来〈石鼓文〉善拓及名家临作捃存》一书中。

近期由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发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