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昔日:华中最大娱乐霸主;今日:无人问津格子商场

2017-11-27 求关注 原来你就是盼达君


百年更迭,数次更名,民众乐园终已逝去





老汉口曾经流传着一句民谣:“紧走慢走,一天出不了汉口;东玩西玩,玩不够民众乐园。

”翻开武汉的历史画卷,民众乐园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九十载风雨历程,民众乐园不仅凝集着几代老武汉人的记忆,更是汉口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



曾经,民众乐园与上海大世界、天津劝业场并称为全国三大娱乐场,京戏、汉戏、楚剧、豫戏、黄梅戏等十多种戏剧上演,每日里锣鼓喧天,管弦和呜,热闹非凡。如今,新民众乐园冠上了“凯德”的旗号,多个潮牌入驻,在开业时一番铺天盖地的报道之后,民众乐园却已悄然没有了动静。



时代的记忆

民众的乐园





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随着租界的建立和发展,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汉口的人口和经济进入了快速上升的时期。1917年,汉口商会中几个腰缠万贯的大亨,成立了“汉口新市场协利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民众乐园的前身——新市场。初开张之时,主要演出的是京戏、汉戏、话剧、评戏,以及曲艺、魔术、杂技等。二楼往南的小剧场里,演出的是小京班。那时,凡是汉口较走红的演员,都愿意在这里演出。新市场刚开幕,便声名大噪。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乐园又先后更名为血花世界、人民俱乐部、新记与明记新市场等等,可不管名称如何变换,民众乐园的演出却不断丰富多彩,艺术水平也更高。这里成为了楚剧的正名之地、汉剧的兴旺之地、京剧的繁盛之地,民众乐园曾在汉口掀起了一阵“追剧狂潮”。



八十二岁的胡奶奶就住在民众乐园隔壁的统一街,她在这已经住了四十多年了,年轻时候就经常抽空和同事约着一起来民众乐园看戏。花两毛钱买一张门票,就能在这里看一天的戏,“那好玩的很呐!”回忆起曾经的那些故事,胡奶奶从躺着的座椅上坐了起来,涛涛不绝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眼里都荡漾着笑容。“那时候一楼就是卖东西的,还有个京剧团子和电影院,二楼三楼全部都是唱戏的,汉剧、黄梅戏、楚剧都有,来看戏的人那可多了,以前外地人谁来了那都是要来民众乐园看戏的。”当时不少名角都来过民众乐园唱戏,梅兰芳就是这里的常客,当问到奶奶听梅兰芳唱戏有什么感觉的时候,她说:“我们也不懂戏,就是觉得好看、好听、好玩噻。



精美翻修后,

却难掩门可罗雀





八十年代起,民众乐园的商业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甚至零零年代初期,民众乐园成为武汉人逛街的一个主要选择,人潮如织,商铺价格持续上涨。


后来修地铁、中山大道改建,经过了两年时间的封路之后,民众乐园重开,很多私家商铺都愿意入驻民众乐园。可是,这时民众乐园已经错过了网商高速发展时期,也中断了对普通民众的持续商业吸引,民众逛街的惯性选择强行中断,新的惯性由于新吸引力不足而无法形成,这样一来,这个一度的繁华商业中心如今走向落寞。



乘坐轨道交通二号线,到江汉路站下车后,沿着马路大概走了三四百米,经过大洋百货等大大小小的商场,就看到了左手边的民众乐园,它外面的建筑似乎还在尽力保持着原有的汉味。从入口处一进去就发现里面已经被修葺地焕然一新,和一般的大商场并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不少年纪稍大的顾客遗憾的表示,“这回重新装修没把汉味找回来。


民众乐园的一楼入驻了星巴克、屈臣氏、Swatch和悦诗风吟等产品,这些火爆的品牌现在似乎也只是冷冷清清。一楼大厅中间搭建的舞台上没有任何的节目演出,小摊旁边穿着好看衣服的促销人员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不远处发传单的工作人员手里的单子隔好半天才能发出去一张。

二楼三楼除了一些吃饭的地方,大多是一些较为私人的小格子铺,没有多少光顾的客人,不少店子都贴出了清仓处理的标示,还有一些已经关门歇业,颇有奄奄一息的颓败感。 四楼的电影院曾是武汉第一家有IMAX的影厅,不少人都在这里看过电影,现在即使是在周末,还打出了两折的优惠,却依旧鲜少有人问津。


从民众乐园的一楼上到四楼,走在各层楼的店铺之间,记者发现在近300家的店铺里,服装类的就占了一大半,也难怪有不少顾客评价说“逛来逛去都是买衣服的,感觉没多大的意思。”住在文书巷的王奶奶难过地表示:“民众乐园,民众的乐园,本来就应该是民众娱乐的地方,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啊。”



商业体趋势下,

民众楚剧团仍在坚守





时代的变迁发展似乎将民众乐园狠狠地甩在了身后,可幸运的是,并不是所有旧东西都会被时代所抛弃。文书巷沿着积庆里向东延伸,与统一街相汇,从这边往里走,一下子就被一张手写的戏剧海报所吸引。抬头看门牌,文书巷5号。这里就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演出的洪山区楚剧团,是楚剧界难得的“既专业又贫民化”聚集点。


去的时候正是中午,一间几平米大的黑漆漆的房间里坐着几位老人,房间里悬挂着几件戏服,一些老人在屋内打着麻将,还有一位坐在旁边吃着午饭。通过询问得知,那位吃饭的老人正是楚剧团的团长吴正彬。“1993年民众乐园拆旧建新工程开工,当时我们这个剧团已经不间断地演出了16年,结果就一下子失去了基地。我记得蛮清楚,1994年10月23号是我们最后一场在民众乐园的演出。”吴团长说起这些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现场。“那天大幕落下之后观众蛮久都没有散,演员也舍不得去后台卸妆。”离开民众乐园后,吴团长开始东奔西走地寻觅新的演出场地,最后选择了离民众乐园不远的这里。



回忆起曾经的日子,吴团长说:“那个时候风光得很呐,过去的民众乐园,那真是热火朝天、川流不息,楼上楼下的人都挤得满满的。”讲到动情处,吴团长拿出了一个棕色的布袋子,袋子里满满当当地装着楚剧院当年获得的奖状和一些发黄的报纸和杂志。《洪山楚剧团坚持演出十五年不停锣》、《剧团改建锣鼓不息》、《小巷子里的大戏班》…….这一篇篇新闻报道都记载着楚剧团的发展兴衰,也是吴团长最宝贵的东西。现在这不足二十平米的小房子里,每周三都会有一场演出,小小的屋子里坐满了人,“虽然现在看戏的人比以前少了,好场子也没有了。但是,楚剧这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的,就算只有三四个观众来看,我们也演。




翻过一页页民众乐园辉煌的历史,那些台上台下热闹的景象渐渐在脑海中浮现。

如今,民众乐园修葺得焕然一新,但是,当年老汉口戏剧百业花团锦簇般的繁华已经不再。

民众乐园已经无可避免的被不断拔地而起的金融商业体取代,但至少,这里也珍藏着一代代老武汉人的儿时记忆。




文字,图片:一位不怎么神秘的女子

编排:原来你就是盼达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