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工作】黄石市多措并举完善长效机制 上下协同推进提档升级
黄石市多措并举完善长效机制
上下协同推进提档升级
中共黄石市委 黄石市人民政府
图为:湖北黄石磁湖风景区
根据联席会议安排,现将黄石市河湖长制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河湖长责任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共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1534名,市县两级均安排了联系(督导)部门,三级河湖警长体系搭建完成,河湖长公示牌已全部更新。全市市、县两级河湖长共召开河长会议138次。市、县、乡三级河湖长(含联系、督导部门)现场巡河(湖、库)共计3385人次。全市印发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的实施意见》并按照相关规定编印了黄石市河(湖、库)长巡查记录簿,使得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工作机制、巡查内容逐步完善,为河湖库的管护治理夯实了工作基础。
(二)河湖问题督办效果明显。通过结合碧水保卫站、环保督查涉水整改、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问题督办力度,全市市、县两级共开展河湖长制问题督查督办80余次,整改效果明显。
(三)“一河(湖)一策”基本完成。全市各级河湖库“一河(湖)一策”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一河(湖)一策”将明确河湖主要问题清单,目标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并做好分解工作,为河湖长履职起到指导作用。
(四)水质预警机制初步建立。为了掌握黄石市主要河湖库的水质变化情况,今年7月起,黄石市已经在国控、省控断面基础上,每月对30条设立了市级河湖长的河湖控制断面和县级分界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共设水质监测点155个,水质监测结果将每双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为河湖库日常监管和问题考核提供数据支持。
(五)碧水保卫战开展成效初显。今年以来,黄石市结合落实省河湖长1、2号令组织开展了“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清流行动,制定了实施方案,对河湖库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全市共开展578次清理行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活动60余次,投入人力20000多人次,清理河段1000多公里,清理湖面50000余亩,清理垃圾杂物约2000余吨,清运淤泥近2万吨。
(六)河湖长制培训有效开展。全市各级多次组织开展河湖长制专题培训,培训人数近3000人。其中市级在市委党校安排了面向全市各督导(联系)部门、各乡镇(街办、农场)共120人的河湖长制培训课程。同时,今年市委党校春季、秋季主体班均开授了河湖长制课程,对干部进行轮训,营造了全市党员干部积极学习河湖长制的良好氛围。
(七)舆论宣传力度持续加大。全市编发河湖长制工作简报105期,省市网站动态80余篇,黄石日报、晚报等主要媒体刊登河湖长制宣传报道20余篇。“黄石河湖长”微信公众号已经正式开通,关注人数近千人,推送信息100余篇。市河长办主任查俊华撰写《虬川河长》获得首届“河长湖长故事”全国征文赛中优秀奖,并在《黄石日报》连续刊登。年初,央视《焦点访谈》、湖北卫视“两会”期间专题报道均聚焦黄石市河湖长制工作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视频为:央视焦点访谈聚焦黄石市湖长制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跨界协同不够。比如保安湖和三山湖,两湖水脉相连,同属梁子湖水域。但大冶、鄂州除了在抗洪抢险时保持联系之外,平时鲜有沟通,上下游协作不足。又如王英水库上游咸宁市境内有15家私营畜禽养殖屠宰场,造成饮用水源地安全隐患,监管难度大。二是治理经费不足。彻底的河湖库治理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目前,全市列入河湖长制体系市、县、乡级河湖库有533条,大部分没有项目经费,本级财政也难以安排专项治理经费。三是巡河基础性工作仍需加强。部分河湖长巡查记录不规范,巡河统计汇总、信息上报等基础性工作较为欠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成一湖一策,制定责任清单。根据“一湖一策”方案中明确的主要问题清单,做好目标、责任、措施的分解,按季度协调推进,对有关问题实行销号管理、挂牌督办,对水质状况、问题处理,湖长履职、工作进展等情况定期通报,强化问责。
(二)确定市级试点,启动划界确权。按照全省湖泊岸线划界确权的相关要求,将大冶湖、网湖、磁湖作为全市湖泊岸线划界确权试点,按照先划界后确权的原则,依据审批后的湖泊保护规划,协同市级国土部门对大冶湖进行勘界和划界,划定湖泊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确定保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组织培训工作,提高履职能力。下半年黄石市将加大培训工作力度,9月中下旬将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河湖长制专题培训班,组织市级督导(联系)部门分管负责人、县(市、区)分管负责人、河长办主任以及重要流域沿线乡镇主要负责人共60余人赴浙江大学开展8天的河湖长制专题培训。
(四)强化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根据省委宣传部河湖长制工作“六进要求”,进一步加大全市河湖长制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发现河(湖、库)长巡河履职工作典型,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营造工作氛围,凝聚广泛共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