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工作】荆门市重基固本抓保洁 监督考核提水质
荆门市重基固本抓保洁 监督考核提水质
荆门市河湖长制办公室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荆门市认真践行“两山”理念,主打生态品牌,大做河湖文章,调浓绿色基调,人民群众享受到河湖长制带来的更多绿色福利。
图为:荆门市漳河水库。(视界网彭琦摄)
一、坚持重基固本,强力推进保洁工作
(一)建立机制,强化保障。
一是实施“一把手”工程。坚持“党政同责、一体推进”,实施“保清洁,主官上”的“一把手”负责制,做到重要工作亲自谋划、重要节点亲自推进、重要问题亲自解决。将河湖长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倒逼压力传导“无衰减”,人人种好“责任田”。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建立“财政为主、群众为辅、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按照每年每村2万元、每镇不低于15万元,每年不低于60万元的标准,镇将农村保洁、垃圾转运和专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镇每年平均配套约30万元用于保障乡镇垃圾转运,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套一定的设施建设资金。同时,各镇按照居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0元的标准,安排经费用于保洁。通过“一事一议”形式,每月向农户收取5-10元保洁费,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补充经费。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县级统筹、镇为主体、村组落实”的生活垃圾治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县、镇(区)、村(社区)三级领导责任,确保工作面上有人管、线上有人抓、点上有人干。按照每百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齐保洁队伍,对保洁员实行动态管理,选优汰劣,竞争上岗,制定卫生评比制度、保洁员职责、保洁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农村专业保洁、常态保洁。
图为:整治后的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拾桥河长丰猎豹段
(二)配套设施,健全体系。按照“一镇一站多车、一村(湾)一点、一户一组(桶)、一员(保洁员)一车”的标准,统筹建设垃圾收运设施、配套垃圾收运设施设备。确保所有行政村(社区)户有垃圾桶、村有中转箱(收集点)、镇有压缩中转站和转运设备,实现了乡镇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
(三)加强宣传,提高意识。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推进会、现场会、培训会、印发倡议书、设置宣传牌、制作电视专题片等方式,让群众认识到生活垃圾处理的好处,增强了群众在垃圾收集上的主体责任意识和主动监督、主动筹资的自觉性,确保了保洁到位、减量到位和清运到位。
(四)强化监管,严格考核。成立由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市河湖长制办、市垃治办、电视台等11个部门参与的督查组,采取明查和聘请第三方暗访的方式,月检查评比、季通报排名、年结账兑现。对进展迅速、成效明显、机制完善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对排名居后的镇村主要责任人进行约谈。
图为:“保护母亲河 当好守望者”环保公益活动
二、强化目标考核,着力抓好水质监测
(一)开展监测布点。交界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是检验水环境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志。从去年开始,对市领导担任河湖长的23条河流、2座水库、2座湖泊、4条干渠跨界断面共布设79个水质监测点位。为进一步增强水质监测力度,今年将监测范围扩大到纳入县级河湖长制工作范围的所有河湖。目前,已全部完成县级监测点位347个,实现了全市所有河湖监测全覆盖。
(二)严格水质检测。为建立全市河湖水质基数体系,摸清全市河湖水质现状,委托市水文水资源局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于每年年中及年末,对所有点位开展两次水质检测,出具检测报告。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18项指标。
(三)强化结果运用。一是将检测报告通报给各市、县河湖长,以掌握全市河道水质变化情况,为治水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对水质恶化原因进行分析,对履职不到位、整改不落实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三是将水质检测结果纳入年底河湖长制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全市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显著提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