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涛:《译者编程入门指南 》——序
林涛编写的教材特点突出: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有一种当面授课的感觉。特此推荐!下面转载的是我给这本书写的《序》。
在《周礼》和《礼记》中有对翻译职业的记载与描述,“寄”、“象”、“狄鞮”、“译”等是历史上中国对翻译人员的称谓。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加,译者的角色和作用日益凸显,其“伴侣”(工具)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2000多年中,译者始终与笔和纸为伍,近代有打字机相伴,后来出现了文字处理机,直到1971年第一款个人计算机问世,286、386、486等不断升级。随后,“INK TextTools”术语管理工具出现,并成为今日业界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SDL Trados的基础。译者逐渐从纸和笔、从笔记、术语表等繁重人工的“语料积累”中被解放出来。
然而,需要翻译的文本量越来越大、用来完成翻译的时间越来越短、翻译主题越来越专业化、突发事件也频发不断,翻译需求倍增。总之,传统翻译模式与方法已无法应对世界变化之快。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爱尔兰这个本地化“硅谷”,IBM、微软、甲骨文等世界级企业的软件本地化工作得以完成。译者与技术在更深层次结伴而行。
中国的翻译教育已走过十个年头有余,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面对《谷歌发布神经机器翻译,翻译质量接近笔译人员》、《谷歌神经机器翻译再突破:实现高质量多语言翻译和zero-shot翻译》、《AlphaGo 神经网络应用于 Google 翻译,将接近人类水平》、《谷歌再掀机器翻译革命,人工翻译何去何从?》等技术的进步,有人“泰然处之,无动于衷”,也有人“惊呼恐怖,声言放弃”。
机器/软件与人的关系是什么?机器/软件人与的各自利弊何在?《译者编程入门指南》试图回答这些问题,而且为译者推荐了新“伴侣”,即面对机器和智能发展译者应采用的解决方案。该书从相关知识铺垫到合理选择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再到在线双语术语开发和术语管理工具,随后进入翻译记忆库和字数统计工具,再从正则表在译前准备中的应用到从零入手接入机器翻译引擎,读者看到的是以知识为基础、操作性极强且循序渐进的“伴侣”学习和应用过程。另外,该书涉及的译者编程能力建立在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本地化方向四个年级学生的培养基础上,即是对翻译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反思,也是对将编程引入翻译专业教育教学大纲的深入思考。《译者编程入门指南》是译者的好“伴侣”,是译者必不或缺的工具,更是帮助译者“飞得更高”的翅膀。
翻译职业发展到今天,面对翻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挑战,唱衰翻译职业是对人类认知等特征表现出的无知,无动于衷则是面对挑战表现出的不负责任。翻译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并提升人的各种素养和能力,人文素养是基础,技术和工具使用素养是一种理性选择,必不可少。
拥抱技术,才能拥有未来。
刘和平
2018年8月1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