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展企业与院校之间的“鸿沟”究竟在哪里?(中)

2016-01-29 王春雷 活动研究

本文上篇推出后,在会展企业和院校引起了一定关注。有不少朋友发来微信说期待早日看到余下的内容,还有朋友提出了自己对该话题的一些看法,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以下是我挑出的几个点评与回复,因为不涉及什么隐私,我就索性直接截图了:

正如我在和JIANG总的对话中所言,“后面两篇要有不同的形式和多元的视角,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从以上不同的观点中可以窥见一斑。

对于“会展企业与院校之间的鸿沟”(如果觉得用“鸿沟”有点危言耸听,可以用GAP),目前的最大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要强调的是,这种脱节是双向的,其背后的实质是:一方面,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更好的理论指导——这样才能有品质,另一方面,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也需要更好的问题导入——这样才会接地气。

作为本文的中篇,今天我想做一次面向多个利益主体的调查,以听听多方的意见:

一、8年前的一份调查报告

2006年9月-11月,受上海市旅游会展教育高地课题资助,围绕会展教育发展特别是会展专业的课程设计问题,我曾经对上师大2000-2002级旅游管理专业会展方向的60名毕业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注:被调查者都是旅游管理专业会展方向的毕业生,当时全国会展教育的师资力量与课程设计水平等与今天相比,都是不可同日日语的)。


下面的内容是当时所做的简单描述性统计与分析(下面这段文字摘自我的《活动管理背景下的中国会展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一文):

经常听到一些专家说由于起步晚、行业基础薄弱等原因,目前中国会展教育的发展水平低,那么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在回答“你觉得目前国内会展教育存在的最大不足是什么?(可以多选)”时,我们发现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开办会展专业的院校太多”、“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师资缺乏”以及“院校和企业合作程度不高”(图1)。


图1  目前国内会展教育存在的主要不足


有意思的是,在近9年前,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就普遍觉得开办会展专业的院校太多,而且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师资缺乏。另外,很多毕业生认为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不高。这种整体状况在今天似乎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调查应该主要由谁来承担会展人才的培养任务时,25人选择“院校”,14人选择“会展企业”,16人认为是“行业协会”,还有5人选择“专业培训机构”。由此可见,提高国内会展教育的水平和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会展人才是行业协会、院校(包括专业培训机构)和会展企业共同的责任。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会展业或活动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有专家提出近几年国内会展业的内涵正在向“活动产业”方向拓展,有个别城市还明确提出“大会展”的概念包括“节、会、展、演、赛”。对于会展业向“活动业”方向拓展这一趋势,85%的被调查者选择“同意”(51人),10%的人选择“不同意”(6人),5%的人表示不太清楚(3人)。与该问题一脉相承,在回答“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向活动管理方向拓展,是否有利于发挥我院在旅游学科方面的优势?”时,60位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是”。这说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旅游管理专业与活动管理的办学内涵或要求更加吻合。当然,根据上文对国外会展教育发展的分析,活动管理可以和营销、体育等许多个专业嫁接。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调查了毕业生对以前所学相关课程的感知效果。在回答“参加工作到今天,你感觉在大学期间开设的以下专业课程中哪三门课最有用?”时(注:供选择的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项目管理》、《会展概论》、《会展融资》、《会展文案》、《会议策划与组织》、《展览会策划与管理》、《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会展英语》和《展示设计》),选择人数最多的前4门课程是《市场营销学》、《项目管理》、《会展文案》和《会展融资》(分别为52人、48人、45人和40人),分别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86.7%、80%、75%和67%。


此外,本次调查还对会展专业应该增设什么课程进行了研究(具体做法是请调查对象写出具体课程名称,然后再由课题组归类整理,属于开放式问题)。经过把被调查者所列出的课程进行归类,统计结果表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还应该增设4种类型的课程,即操作性更强的课程(包括实践实训课程)、沟通技巧方面的课程、商务写作方面的课程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分别占到所列课程总数的86%、76%、65%和36%。


综上分析,本调查发现,要提高国内会展人才培养特别是会展学历教育的整体水平,必须在校企合作、培养定位、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并需要行业协会、会展企业和院校的精诚合作。

尽管已经过去8年,如果重新审视当初的调查结果,对今天的会展教育、教学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几个基本观点

基于上述调查,我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对“‘鸿沟’究竟在哪里”这个话题所涉及的几个主要维度的基本看法。


1、会展企业的经营管理

优秀的企业家注重学习型企业的打造,也肯在员工培训、团队和企业文化建设上有投入;相反,拙劣的企业对于会展专业的学生,希望不花任何成本拿来即用,在经营上做一单算一单,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


2、会展专业的课程设计

著名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要将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

据此,好的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反映一种综合性的诉求——专业教师的理性思考、业界代表的实践总结和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很可惜,目前,国内会展企业界和教育界之间脱节比较严重,这样学生夹在中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3、会展专业的师资队伍

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的统一,是近年来世界著名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教学与科研作为大学的两个基本职能,本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我个人一直认为,作为应用型学科的专业教师就是应该学习18般武艺,在成为杂家的基础上成为专家。不深入了解行业,不可能成为有影响、受认可的会展学者。

请原谅,在这里我偷换了一个概念,用“教师”替换了“院校”。其实,对于普通教师,即使再有满腔热情,很多时候想改革但却力不从心。只要中国大学教育的评价机制不革新,“屁股指挥脑袋”的现象就不会改变。



4、会展专业的学生素质

在之前的工作单位,我曾经比较系统地提出过会展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充满激情(Passionate)、行为专业(Professional)、富有创意(Creative)、包容开放(Open-minded)和关联社会(Social-connected)。十几年的会展教育经历应该可以支撑我的一个想法:如果不进行自我转变,目前会展专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批是不适合从事这个行业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好的会展教育生态应该能引导和吸引热爱会展的学生留在这个行业,并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注:本图来源于励展博览集团的Daniel Wan,在此表示衷心的谢忱。


写到这里,对于“会展企业与院校之间的‘鸿沟’究竟在哪里”这个话题,我有点想下初步结论的冲动:由于各自的诉求不一样,大多数会展企业和院校仍在沿用习惯性的思维,企业忙着赚钱,教师忙着科研,学生有点无奈。但与此同时要看到,一批企业和院校已经在积极对接和协同创新,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可以预见,尊重知识、善于学习的企业以及积极改革、对接行业的院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8年后的今天再做一次调查


下面的调查旨在对比分析会展业界人士、会展专业教师和会展专业学生彼此眼中的对方,但愿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对每一个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我们均从优势、不足与最重要的任务3个方面设计了相关问题。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同事李艳霞博士帮助设计了问卷。


(问卷和统计结果略)


注:因为不是规范的学术论文,我们在设计问卷时没有参考任何文献中的变量,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