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店
巴赫是谁?
第一次见到巴赫是在我们离开米兰的那一年的十月份。她来拿帐篷。帐篷是迪卡侬的「2秒起来」圆饼款,是我们大大小小的甩卖物品其中之一。第一次看到这种帐篷是在冰岛巴士上,一对意大利小年轻带着它,没想到来年就在意大利弄了一个。结果,压根没用过(在家里搭好像不能算吧)。马上要搬去山里,露营的机会似乎会多起来,但我们还是决定要转让,大概是不想把「买了没用」这种黑历史延续下去吧。「10欧元,半价,9.99成新」广告发完,巴赫就出现了。拿好东西,我们站在走廊上聊了一会,没久坐没喝茶,因为他们还要开车去个哪。没聊尽兴,我们约好要再找个时间聚。
巴赫也是米兰理工毕业的,学设计,跟我们不在一个校区,高一届还是两届。毕业后她在意大利开了一家网店,主要买饰品。当时我们就知道这么多,然后关注了她网店的 facebook 页面。后面的几个月,打开 facebook 就能时不时看到「我们店又上新啦!」的消息。
某天,她告诉我们她在米兰闹市潮街 Corso Porta Ticinese 租了一个店面。哇,真为她高兴,从网店到实体店,大跨了一步呢。她说想要我们当她的室内设计顾问,哈,这下轮到为自己高兴了。
从巴赫的店面看出去
巴赫还找了她的朋友 Mi 当造型顾问。她是学工业设计的,当时在米兰一家知名造型设计公司(不是特别开心的)工作。
组团完成,好像大家都是学设计的呢,门类不同而已。巴赫自己是交互设计,巴赫的男朋友 Y 是汽车设计,Mi 是工业设计,还有搞建筑的建筑大王。有趣吧。
我们是怎么合作的?
巴赫家的翻新就是她和她男友 Y 自己弄的,包括梳理管线、刷墙、买各种家具、家电、布置。这以后,他们不仅染上了不定期逛宜家就不舒服的强迫症,还对施工有了经验。这几乎就是在为装修店面做准备嘛。
要我们当顾问的时候他们就说了,要 DIY,自己买材料,找师傅,盯现场。一当上顾问,我们就拼命给他们打气:「你们家搞得很好啊,你们可以的,自己搞好」。紧接着,我们问巴赫她对这个店的愿景。她很坦白的表示因为要自己施工,所以精力都放到处理那些一定要处理且面貌清晰的问题上了,问题大大小小,多达一万个,焦头烂额,没心思考虑愿景类的抽象问题。
想想也对,店面租下来,但本来的室内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要拆了重新弄。但预算工期都有限,没法豪气的全拆全换,于是就得琢磨拆哪(最省钱)、怎么拆(最省事)、谁拆(最省心)。一拆还能拆出新问题,比如藏在吊顶里面有用的没用的大的小的乱成一团的管线;还有把匪夷所思的假柜子打掉才发现后面的墙是突出来的,就一点点,很尴尬。巴赫说这些问题是靠自己的,多查多问总能搞定。
真正让她头大的是「走程序」的事儿,比如再简单的电路布置也必须要找专业电工,否则审查不给过;还要熟悉规范,处处谨慎,开业之后会有一波又一波的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就罚款;材料齐全了交到审批部门,几周过去没消息。听巴赫讲这些,我们真心佩服她的大决心和行动力,「这才是搞事的人啊」。
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要怎么帮她了。
让他们操心的事情没有一件是不重要的,但那是每一个开店的人多多少少都要面对的。我们跟她讲「再完美的搞定这些事情也只能让你的店可被实现,但你得搞清楚你要实现的是一间什么样的店」。
我们要他俩继续专注造血肉,我们负责找灵魂。
当然,这个店的灵魂是从巴赫那里出来的。像心理咨询师一样,我们开始了一连好几次的(拷问心灵的)讨论。在他们酒饱饭足、脑力尚可、心情轻快的时候,拽着他们聊「这是一间什么样的店」,「跟其他的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它是巴赫的店」。
mi 对环境氛围的感知和把控很在行,对材料的运用也很有经验,因此她的工作主要在细节层面,但这不妨碍她在前期讨论中给大家可行性方面的建议,以及帮助巴赫找感觉。
对了,这些讨论大多是在网上完成的。
池塘
刚开始,巴赫说这是一个像池塘一样的店。是指风格很清新?还是直接跟水有关?或者动物主题?不知道。我们设计了一些问题问她,封闭式的比如请用三个词描述这个店,开放式的比如你的梦想是什么。
一来二去搞了几轮,好像有点明白了。池塘是一个有阳光、空气、水,居住着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微型生态圈。巴赫期待她的店可以扮演一个类似的角色。她把开店比喻成挖一个池塘,而没有哪里比 Corso Porta Ticinese 103 这个地方更适合挖塘了。周边各种酒吧、咖啡店、碟店、潮牌店好比优质的土壤,由超大玻璃橱窗带来的店外可见度像是阳光,而经常光顾这条街的人流和他们的购买力则是雨水。把商品放到店里就是将植物引进池塘,植物又吸来动物,昆虫、鱼,和青蛙,代表三种目标人群。这样一来就小生态就齐全了。
巴赫把自己比作园丁,刚开始要多留心多维护,而越往后,如果设定合理的话,它可以「在一个平衡的生态里,微生物植物动物都有自然的互动和循环模式,甚至可以开始自己迭代更新以相互适应」。
挑战和麻烦
在米兰最火的街开店,位置好是好,竞争也是无比激烈。人多,店更多。巴赫的店要提供这条街上从未有过的、全新的东西。此外,还要把这些东西淋漓尽致的表达在人看得见的地方,然后人才会被吸引,才会进来。
进到店内,性子急的、果断的人可能看到喜欢的就会拿下;但也有不少慢热的、犹犹豫豫的人需要走个两圈,思前想后,才能决定「我就买那个和那个吧」。所以,除了最初那一下的吸引,店还得够有趣,够人逛。
除了来自外部的挑战,还有内部的麻烦。
我们去看那会,巴赫和 Y 已经把店拆成了毛胚房,空间关系清晰可见。场地是神奇的 Y 字形:一个相对大而整的空间临着街,往后则伸出两个小尾巴,窄长高。
左边那一条好说,他们决定做办公室,有电脑有灯有储物空间就完事,不用怎么装,刷刷墙就行。而右边那一条要做店面——除了尽头的两个更衣室,其他的部分都用来陈列商品。
问题是,这个尾巴藏得太深。首先,站在街上往里看几乎看不到这里。其次,从前面的大空间看这里就是一个门洞,往后好像还有蛮长,不太知道有什么。因此,不论从视觉上还是行为上,走到后面都不是自然的,人会想一下,然后就却步了,也许是因为不熟悉,也许就是累了。总之,巴赫很担心这个小尾巴,要我们使劲想想怎么引导人进来。
让人进来
不过,考虑小尾巴是要扭转实体空间的缺陷,仍然在解决问题,我们稍微往后放一放。首要任务是找到「灵魂」,而且是可以推动空间设计的那种。
听巴赫讲了池塘的故事,感觉找到灵魂了,然后就很有劲头的想怎样把灵魂注入毛胚房,让它活过来。不比喻的话,就是怎样基于池塘的理念塑造眼前这个空间。想了一些策略,但不满意,有点泄气啊,于是又找巴赫聊。
她说那种紧张兮兮、大费周章、吓人一跳的「独树一帜」不是她想要的。她想以一种舒服自然的状态经营店铺,店的面貌也应该是轻松友好的,顾客进来会产生一种可以随意走动的自在感。她相信某种简单的方式就可以达到效果,不用绞尽脑汁想奇招。
从前面说的池塘,到这里的「轻松友好」,还有「池塘」这个名字,以及巴赫店里的商品,给人的感觉很统一,是往一处去的。一方面感觉自己越来越清楚巴赫想要的东西了很高兴,另一方面又不明白为何从巴赫那里听了那么多好的想法和概念却还是不知道具体的设计要怎么搞。
你看,不仅得找到灵魂,还得有能力把它消化了,再去推动设计。很显然,我们还要加把劲。
当时我们以为巴赫和 Y 会一起经营这家店,于是就想说不定从 Y 身上能挖到宝。但他说他只是帮忙的,也许日后还会做一些杂事,巴赫才是店主。好吧,看来这条路走不通了。
但我们还是继续找他们聊啊。聊到一个点,巴赫随意说了一句,「我喜欢植物,想在店里放很多植物。」「哇,不过这样做也许不便宜哦,要保证每一个都长得好的话。」「不会啊,Y 家里是园丁世家,我们家有好多植物呢,都长得挺好。」
喜欢植物的巴赫、全力支持巴赫开店的种植能手 Y、寄托巴赫可持续小生态愿望的「池塘」(这会池塘已经确定用来做店名了),事情好像终于到一块了。
设计思路也有了,很简单 —— 把橱窗前面的方形区域清空,摆满植物。具体多大一块,多少植物,怎么摆可不能随便,我们花了好一阵研究呢。
首先,空出来的地方要够大。我们不做橱窗,做一个展厅。
巴赫觉得留出来这么大一块太奢侈了,怕商品不够放。我们就跟她讲,你看苹果店里面是不是很空,他家玻璃上就一个苹果 logo,是不是也很空?你再看你边上那些店,哪一个不是在橱窗里面、店里面堆满东西?很明显这是两种设计思路。前者着重品质,无论是商品的呈现还是顾客的购买体验;后者以量取胜,往顾客面前堆一大堆东西,想着「总有一个你喜欢」。想想巴赫先前讲过的这个店是轻松友好的,顾客在里面是自在的,我们觉得苹果店的设计思路比较适合她。
其次,植物的量要达到让人侧目的地步。植物多不用担心,Y 会搞定一切的。
还有,摆放方式要有仪式感。
一开始,我们打算把植物直接放地上,简单又省事。建了模一看,感觉不对劲。放地上显得太随意,给人一种「只是刚好放一起了吧」、「明天大概会散到店里各处吧」的感觉。我们需要一些仪式感,让人「再想想」,比如「这么摆是不是有什么意思」、「店主是不是想通过植物表达什么」。但仪式感不能成为主角,不能取代植物成为人的思考对象,比如「这个博古架真牛,花草中间点缀一只青花瓷会更好」。
后来又试了把地面材质变得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强调这里的特殊性。但巴赫很钟意原本的木地板,想留着,于是作罢。
最终方案是一个 400mm 高的台子,边缘可以供人休息或试穿,上面可以放植物和一些个头不大的商品。
再进来些
有了把顾客吸引进来的「小森林」,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小尾巴。我们一直跟巴赫说这个小尾巴不是缺点,是这个场地独有的特点,应该好好珍惜和利用起来。小尾巴的尽头有一扇窗,窗后面是庭院。听上去很有搞头吧,但人家不仅是高窗,而且还是防盗窗。
大家都觉得要在光上面做文章,更确切的讲,是把后面搞得亮堂起来。我们想把高窗改成落地窗,去掉金属网,让景色跟光线一起进来。而本来沉静又理性的 mi 突然说「用瓷砖!」
mi 带来了瓷砖风暴,很快瓷砖就从小尾巴跑出来,出现在各种地方,比如说放植物的台子。
mi 的美丽的拼贴,上面那张身披瓷砖的小尾巴也是
后来的事
凭借巨大的热情和毅力和智慧,巴赫和 Y 几乎是自己把店弄起来的。
图片来自 Susanna Pilia
而且,他们还根据自己的需要,优化了放植物的台子。把本来一整个的台子打散成大小不一的好多块,需要的时候可以散开来(以至于后来就再也没聚拢了)。由于台子用瓷砖做饰面,打散起来方便极了(以至于后来就再也没聚拢了)。
这就是发生在 2014 年,毕业不久的我们跟毕业一会了的工业、交互、汽车设计师合作完成的项目。
两年间,池塘(Cétang)茁壮成长,深受米兰城里各色时尚、文艺、设计、清新、hipster 老中青年喜爱。15年在米理上课的时候,我们讲了池塘,问下面同学有没有去过池塘,有人举手,问喜不喜欢,说可喜欢了。如果各位有机会去米兰,去溜个弯咯,从米兰大教堂往南沿着 porta ticinese 街走,一不小心就到了。暂时没有出行计划的,也可以瞧瞧池塘的 fb 页面(搜索 cetang 就好)。
图片由 Cétang 提供
去年 Mi 也在上海开了自己的工作室 matterofseeing,前程大好。请猛戳:http://cargocollective.com/mattersofse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