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网无弃”研讨会在京举办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努力控制海洋废弃渔具和鼓励废旧渔具回收处理再利用,4月21日,由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渔网无弃”研讨会在北京市举办。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船渔港处处长郭睿、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会长李杰人、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周洲、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赵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周洲讲话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赵峰讲话
我国是世界渔业生产大国,作为渔业捕捞和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生产资料——渔网具也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海洋渔业捕捞作业过程中的突发恶劣气候、海底障碍物等原因,都会导致捕捞类网具的丢失,以及部分人为丢弃于海洋中的废旧渔网具,使得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渔网具废弃于海洋中。废弃渔具目前已成为海洋“白色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并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公害”。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世界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海洋废弃渔具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海洋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在海洋废弃渔具的管理和控制,推进废旧渔具的绿色环保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会议指出,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捕捞、养殖等渔业生产行为会直接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也直接关系到渔业的产出。为此,多年来,农业农村部一直积极采取措施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推行负责任捕捞和绿色健康养殖,推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主动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号召,不断推进渔具管理,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幽灵渔具治理之路。2013年,出台《关于禁止使用双船单片多囊拖网等十三种渔具的通告》以及《关于实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的通告》,初步建立了中国的渔具管理制度,目前正在修订《渔业法》,计划通过建立准用渔具制度进一步强化渔具管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持续开展“绝户网”清理整治行动,并将其纳入渔政“亮剑”执法专项行动,常抓不懈;支持科研机构开展渔具基础调查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准用渔具目录,科学确定渔具网目尺寸,研究制定渔具捕捞强度标准;积极开展渔具标识技术研究,推动建立可连接渔船、捕捞渔民、渔业管理机构、渔具生产企业等相关方在内的渔具标识管理系统;与国内环保公益组织合作,开展渔民环保意识宣传和渔业社区废弃渔具回收利用试点;支持渔具行业协会与地方渔业主管部门合作,对清理整治收缴的废弃网具开展回收利用;积极为废弃渔具回收企业在产业定位、税费减免等方面争取政策空间。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海洋废弃渔具管控工作面临艰巨任务,废旧渔具回收处理水平亟待提升,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提档升级,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广应用相关技术,研究推动出台补贴政策,鼓励渔具使用者将废旧渔具带回岸基,努力减少海上丢弃。
会议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海洋废弃渔具对海洋环境的危害性,渔具生产企业自觉执行相关标准,确保捕捞渔具可追溯,渔网具使用者自觉将废旧渔具带回,不主动向海洋丢弃渔具,推广绿色环保高效优质的废旧渔具回收处理技术,有效利用再生资源,为实现“渔网无弃”贡献力量。
为倡导全社会参与废弃渔具的管控和开展废旧渔具的绿色高效优质回收处理利用,会议宣读了由科研、高校、社会公益机构、渔具生产企业、废旧渔具回收处理企业、渔具使用单位等30余家单位发起的“渔网无弃”倡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张勋研究员、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海洋项目总监王静、北京济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坚敏教授等专家围绕国际海洋废弃渔具现状和解决方案、中国公益机构参与废弃渔具回收利用探索、废旧渔具回收处理技术等内容作主旨报告。
围绕“如何控制废弃渔具的产生”“如何促进废弃渔具的环保高效回收利用”话题,来自科研机构、专业高校、渔具生产企业、捕捞渔具使用单位、社会公益组织机构等专家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圆桌对话。嘉宾们分别从目前国内外海洋废弃渔具的现状解决路径和技术方案、如何发挥公益组织机构作用、如何推广应用相关新技术、如何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控制海洋废弃渔具的积极性、如何重视回收再生材料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相关建议。
来自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及科研、高校、社会公益组织、省市级相关行业协会、渔网具生产企业、废旧渔具回收企业、海洋渔业捕捞公司等单位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