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丨《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三辑出版

孙显斌 书目文献 2021-05-17





《中国科技典籍选刊》是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策划的古籍整理项目,丛书主编张柏春、孙显斌作《总序》。《选刊》目前已列入“国家重点出版物中长期规划项目”“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第一至七辑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并得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三五”重点培育方向支持。本丛书以学术研究为基础,选择存世善本进行高清影印和录文,加以标点、校勘或注释,排版采用图像与录文、校释文字对照的方式,便于阅读与研究。《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三辑包括四种:《治历缘起》(李亮)、《明清稀见兵书四种》(郑诚)、《天工开物》(魏毅)、《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广要》(王孙涵之),简介如下:


 

甲、《治历缘起》(李亮)


《治历缘起》为明代礼部和历局为历法改革所上的历年奏疏,崇祯年间改历的各种信息和记录大多被记入其中,包括徐光启、李康先、李天经等人上奏进呈历书、仪器的官文,历局主持推算、观测日月交食和行星的记录,以及延揽人才和历局事务的文书等。《治历缘起》主要有明刊五卷本、明刊十二卷本,以及清刊八卷本等,其中清刊八卷本为常见的通行本,而明刊本则比较稀见。目前已知的明刊本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梵蒂冈图书馆和英国牛津大学有存本。

《治历缘起》的明刊本与清刊本不同之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明刊本各卷页码独立编排,每卷三四十叶不等。而清刊本各卷页码连续编排,共计四百一十四叶。二是清刊本是在明刊本的基础上删减,挖改而成。删去了崇祯十二年之前的奏疏二十七篇,占明刊十二卷本的近三分之一。明刊本中凡涉及皇帝称谓的敬语,如“圣”、“皇上”、“钦”、“谕”等字样,在清刊本中也皆被剜刻,都削板以“〇”代替。清刊本中传教士的称谓也由“陪臣”改为“远臣”。此外,王重民先生在所辑《徐光启集》中也指出,明刊本《治历缘起》关于日食月食的奏疏都有方位图,亦是清刊本所无。相对于明刊本,清刊八卷本的馆藏则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本、梵蒂冈图书馆藏本、日本国立公文图书馆藏本、故宫博物院藏本和国家图书馆藏本等。这些藏本通常分为八卷,为入清后汤若望删减之作,其中部分藏本出现有装订和分卷错误的现象,并且缺页部分有时还混入一些其他内容。

《治历缘起》除了刻本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抄本,如朱㿥较订本、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图书馆抄本和《四库全书》本等。其中,朱㿥本为康熙庚戌岁(1670年)校订而成,为十四卷,各卷有独立页码。前十卷内容、次序、分卷与明刊十二卷本相同,最后四卷则全为清刊本内容,以年代排序。该本在日本多家图书馆有馆藏,如天理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天文台图书馆、岛根大学图书馆。奎章阁本共九卷,是明清两种《治历缘起》的合抄本,卷一至卷六源自清刊本,卷七至卷九则源自明刊本。四库本以清刊八卷本为基础,填补了此前被剜刻的皇帝敬语。不过四库本显然没有校对明刊本,许多被恢复的敬语与明刊本不符,应当是四库馆臣根据文意猜测补充而成。

整理者校注整理《治历缘起》一书,是在搜集十余种国内外藏本的基础上,采用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刊十二卷本为底本,校勘时参以通行清刊八卷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由于崇祯十二年五月十六日之后的奏疏未有明刊本留存,整理时采用日本国立公文图书馆清刊本,并补充以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图书馆抄本。《治历缘起》校注本的出版,具有一定的文献和研究价值。该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崇祯朝曲折的改历过程,是研究中国天文学史和中西科技交流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梳理,也为我们了解《崇祯历书》和《西洋新法历书》的成书过程及传播使用提供了诸多线索。


乙、《明清稀见兵书四种》(郑诚)


《明清稀见兵书四种》选取《神器谱》《利器解》《城书》《铁模图说》等稀见兵书,影印并点校整理,旨在传播珍贵史料,展现多样的军事技术文献,为学界提供研究资料。

明代后期,特别是万历至崇祯年间,编纂、出版兵书蔚然成风,不乏讨论火器技术的著作。《神器谱》《利器解》《城书》,均在1600年前后刊行,与万历朝鲜战争、明蒙对峙、播州之役密切相关。清代前期,特别是乾隆年间,明末兵书则多遭禁毁,除了少量官书,几乎没有介绍火器技术的新作刊行。嘉庆以降,风气渐开。道光年间,第一次鸦片战争推动了新式火器的研发,《铁模图说》与《演炮图说》便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方军事刺激下的产物。

十六世纪前叶,以佛郎机(提心式后装炮)与鸟铳(火绳枪)为代表的欧式火器传入明朝,本土大量仿造,装备军队。十六世纪末,鸟铳已是明军最先进的单兵火器,不过使用者仍以东南沿海部队(如所谓浙兵)为主。《神器谱》(1598—1603)的作者乐清赵士桢时任内阁中书,初因爱好射击,研究火绳枪。万历二十年(1592),日军侵略朝鲜,明军随即赴援,战事延续六年之久。赵士桢屡次上疏,建言推广新式火器,升级明军装备,对日军鸟铳(日式火绳枪),继而进献图说及自制枪械。赵士桢的军事改革计划未能实现,由其奏疏、图说等著述组成的《神器谱》系列作品,则成为明清时期最重要的火器专著之一。《神器谱》详细介绍土耳其式火绳枪(噜蜜铳),也是中外交流史上的珍贵资料。《神器谱》明刻两种,皆在万历年间刊行。初刻包括《神器谱》《续神器谱》《神器谱或问》以及《神器谱》三编。重编本就以上四种单行本略加增删,厘为五卷。目前学界使用《神器谱》,多根据《玄览堂丛书》影印本(1941),或十九世纪初日本翻刻之五卷本。《玄览堂丛书》影印万历初刻本《神器谱》、旧抄本《神器谱或问》及《神器谱》三编,缺《续神器谱》,非初刻全貌。本次整理出版《神器谱》,首次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万历初刻足本,包括《神器谱》《续神器谱》《神器谱或问》《神器谱》三编,逐页对照录文。附录日本公文书馆藏明刊重编五卷本全书书影、两种明刻《神器谱》篇目对照表、和刻本序跋,赵士桢的另一重要著作《东事剩言》(据日本公文书馆藏万历刻本整理)以及《弹劾兵部尚书石星疏》。

 《利器解》(1600)分为图说、总解两部分,以蒙古骑兵为主要假想敌,从装备、组织、训练、战法等方面,设计了一支三千人的火器部队。编者三原温氏兄弟。温纯官居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编时任西安前卫指挥佥事,二人留心边防,关注火器。陕西武官朱腾擢为该书提供部分素材。《利器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北方边镇,特别是陕西、宣府一带明军的装备与战法。常规火器,仍以短小的轻型火炮(如威远炮)与火门枪(如铳棍)为主。发射药多用粉状火药,颗粒火药虽亦应用,尚非“寻常药”。火绳枪相对罕见,且未标准化。比较戚继光《纪效新书》、赵士桢《神器谱》这类具有东南沿海知识背景、推崇火绳枪的著作,《利器解》的地域特点更显突出。《利器解》明代凡三刻,十九世纪初有日本翻刻本。传世明刻仅存二部。今首次影印日本公文书馆藏明刻本,整理录文,附录相关序跋。

《城书》(1599)是辑录性质的守城指南,主要根据十六世纪后叶多种兵书摘录汇编。作者泰和郭子章,时任贵州巡抚,参与播州之役,熟悉地方军政事务。郭子章编纂是书,重在实用,力图晓畅易懂,供守城者参考。相比聚焦武器装备的《神器谱》与《利器解》,《城书》或许更能反映内地城市防御的实态——普通城池的军事力量十分有限,凭城固守,需尽量发挥统筹组织与常规技术的效力。《城书》至少有五种明代刻本,又为《武备志》等大型兵书摘录引用,影响较大,在同类著作中具有代表性。原书初刻为四卷本,后经删润为一卷本。本书所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城书》清抄本,是四卷本系统已知唯一传本,首次影印、整理,附录汇集多种刻本序文。

十七世纪二〇年代,中国火器欧化进入新阶段。明清战争之际,欧式前装火炮(西洋大炮或红夷大炮)发挥重要作用,遂为交战各方大力仿造。直到十九世纪前叶,清军常规火器仍以红衣炮(即红夷炮)和鸟铳(火绳枪)为主,制造、操作技术,大体仍处于十七世纪的水平。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二十年(1840),嘉兴县丞、长洲龚振麟奉调宁波军营,改造炮车炮架。道光二十一年(1841)冬,龚振麟主持镇海炮局,发明铁模铸炮法。二十二年(1842)著成《铁模图说》与《演炮图说》,一为制造,一为操作,旨在指导改进铸炮工艺,规范炮兵训练,提升战斗力。龚振麟是洋务运动之前,发掘传统技术潜力,仿造欧式火炮的代表性人物。面对工业革命时代西方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手工艺层面的技术革新终有其无法超越的限度。依靠本土传统技术,仿造新式火器的技术路线亦走向终结。魏源《海国图志》百卷本(1852)收录《铁模图说》,有所删节,非原书面貌。《演炮图说》未尝重刻,传本罕见。本书选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铁模图说》《演炮图说》道光刻本,首次影印、整理,附录铁模铸炮相关档案资料。


丙、《天工开物》(魏毅)


《天工开物》初刻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全书共十八卷,内含插图一百余幅,是一部集中反映中国古代生产技术领域的综合性著作。本次对《天工开物》的点校,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十年初刻版《天工开物》(即“涂本”)为工作底本;选取通校本三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清初刻本(即“杨本”)、日本明和八年菅生堂刻本(即“菅本”)和日本大阪武田杏雨书屋藏抄本(即“和钞本”);并选取参校本四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〇一三年刊《天工开物》影印本、科学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刊清华大学机械厂工人理论组注释《天工开物》(存六卷)、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刊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和巴蜀书社一九八九年刊潘吉星校注《天工开物》。本次点校包括标点断句和文字校勘两部分,不改动原本卷次,文字校勘以尽量尊重工作底本为原则;排版采用图像、录文与点校文字对照的方式,便于阅读与研究。


丁、《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广要》(王孙涵之)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是明末著名藏书家、学者毛晋的著作。该书对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在参核众本的基础上,做了详细校订,并广罗历代学者注释,加以按断。《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一书,现在普遍认为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陆机的著作,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陆机通过对《诗经》的疏释,对各种动植物的形态、生长地进行了翔实的记录,在农学、博物学、生物学、动植物学等相关领域有着深厚的影响。但由于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流传情况未明,版本复杂,历代学者对其原貌如何,多有争论。而《广要》一书,作为现存《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的最早版本之一,且由藏书大家毛晋亲手校订,可以说是目前所见《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诸版本中的善本。其后清代学者赵佑、焦循、丁晏以及民国罗振玉,无不是在毛晋《广要》文本基础之上,对陆机一书进行校勘,可见毛晋其书之精良。并且,毛晋除了在版本校勘上的贡献之外,还纂集了众多注疏,对陆机一书进行了细致研究,在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研究史上有着不可移易的地位。本次整理,以明末崇祯汲古阁刻本《津逮秘书》所收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作为底本,参校以《四库全书》本,力求为读者和研究者呈现一个精良可靠的整理本。


相关链接:

荐书丨张柏春、孙显斌主编《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一辑

新书丨张柏春、孙显斌主编《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二辑

新书丨《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四辑出版

感谢孙显斌老师提供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