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接到的每一通贷款电话都不是意外 | 黑皮手册015

女孩别怕田静 女孩别怕 2019-05-08


大家好,我是田静。

今天新来的实习生吐槽,他们学校某个班的学生信息集体被泄露,全班的微信都被一个考研培训机构的老师加了个遍。


这样的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


在中国,信息泄露仿佛已经变成了常态。

今年4月,一份外卖送餐信息被挂到网上售卖。这份信息中,涉及五千个外卖用户,包含地址、电话、姓名等,每条信息售价不到一毛。



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显示——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遭到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也被泄露,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和工作单位。

因为这些信息泄露,我们的生活面临了很多麻烦和危险。


数据被泄露之后,大多会被利用到下面这几方面:电话销售、电话诈骗、垃圾短信、被注册网站等。

因此每个人都会遇到下面这些情况:

当你每天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搞电话推销的朋友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他们通常是,贷款、保健品、保险、理财、股票、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因为这些行业是个人信息主要的购买者。

刚到公司,他们拿到厚厚一叠资料,里面是一天要打的电话名单,开始一个个拨出去。

在点外卖的时候,你会接到他们打来的口音很重的电话:

「你好,我们是银行无抵押贷款,您需要贷款吗?」

「你好,最近有炒股的计划吗,我们给你推荐一个股票大师。」

「最近买房吗?我们有优质房源,还可以提供优惠的贷款。」

……

你问,「你怎么知道我电话的。」

他们总有理由搪塞过去。

你心里骂一句粗话然后挂掉了,继续点外卖。

这类电话营销,就是最常见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流通的地方。

通常一份电话数据会被反复转手,因此你可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口音的贷款电话。


通常这些电销名单都来源信息黑市


吃了午饭,正打算休息,一阵电话响起。

那边跟你很熟练地打招呼,你不知道这人是谁,问他。

「猜猜我是谁?」他说。

你想你朋友不多,不会是某个以前的朋友吧,然后随便猜了一个。

「你是王某某吗?」

「是啊。」

你疑惑,「没想到真是你呀,你怎么换号码了。」

「我换号了,这不打电话给你吗。」

寒暄一阵之后,他约你见面吃饭。

这种电话诈骗被称为「猜猜我是谁」。

口音一般都是南方的,先冒充熟人,再相约聚会,然后中途出事故,最后提出要求汇钱。也有假装嫖娼被抓,不想外人知道,找你筹钱出狱。

在实施诈骗之前,你的个人信息对方早就有底。这些信息都相当精准,诈骗集团会据此编造出迷惑性较高的诈骗场景,设计情节,提高诈骗成功概率。


猜猜我是谁的版本差不多类似


其实你早知道对方是骗子,只是想寻对方开心。打完电话,你笑出猪叫,打算睡午觉。

一串短信突然袭击了你,你烦恼。

打开一看:「我们是卖高端复刻包的,国际大牌奢侈品代工都在中国……」

你想呕吐。

你一天会接到很多垃圾短信。

「澳门菠菜公司,介绍朋友娱乐月赚百万佣金…..」

「淘会员,亲,您的网购率好评超过90%,恭喜获得官方内部补贴资格…..」

「路易威登官方授权正品,官方限时限量1折。」

这些都是你的信息被泄露之后会遇到的各种事儿,但你可能也不在乎,顶多就是有点烦。


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挺开放,也没那么敏感


忙完一天的工作,你终于下班了。

躺下休息,闭上眼睛。

但你不知道的事儿,正在发生。

有人拿你的个人信息,在各种网站批量注册成为用户,进行刷单套现、诈骗、返现等新型网络犯罪。

有人通过购买你的个人信息,制作你的身份证件,开办手机卡,通过网上申请信用卡,激活后透支消费。这种事可能要等到银行追债的时候,你才会知道。

这些都是随时可能引燃的炸弹。

我们总是心存侥幸,通常的做法也只是:把一些骚扰电话拉进黑名单。

我们很难追根究底,这些信息到底是如何泄露的。

网上已经有很多技术大拿做过很多的来源挖掘,而我作为一个不懂任何技术的IT小白用户,并不打算从技术上去做剖析。

我做了个尝试,看看我这样的小白,在网上购买一份泄露的信息有多容易,这些信息又是从哪儿来的。



黑客


我在网上找到很多黑客论坛,这些论坛鱼龙混杂,有技术交流,还有的提供各种黑客软件、资料,以及数据。

在逛论坛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帖子,他贴出了某买票网站的数据。



这些数据详细到身份证、邮箱、密码都有,令人不寒而栗。而这些都只是他放出的一部分,他在论坛上寻找大买家。

我假装要购买数据,和他聊起来,他叫「雷哥」,显然他看不上我这样的客户,磨磨唧唧又不买。

雷哥是个90后,他告诉我现在90后黑客已经占了一半以上,不过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赚钱,有一半人一年赚不到10万,赚百万的更是凤毛麟角。单纯只干黑客的并不多,更多是兼职,有活儿了才做。

雷哥说大单子偶尔也有,几万块钱,有些公司会找他们去窃取数据,有些还是知名公司叫他们做的。

当我问起那些大批量泄露的用户数据时,雷哥说赚钱的都是中介,人脉都在他们手里。他们收了数据再把数据倒手几次,一份数据赚好几份的钱。

我问他既然这么赚钱,为啥不去干中介。他给我发了个大笑的表情,「黑客好玩,我舍不得我的技术,如果我去干中介,钱是多了,可我没时间研究黑客。」


信息中介商


我在网上寻找这些信息中介商。为了防止被人说成是教学贴,具体过程我就不细细展开了。

我通过搜索某些关键字眼,找到了一些信息贩卖的群。

我观察了下这几个群,然后发现群主都是同一个人。

我申请进群,但被群主拒绝了。

过了一会,我收到一个好友申请,是群主个人号。

他的昵称叫「子安」,我向他询问有没有信息可以卖。

他问我要做什么的。

为了和这些信息中介商套近乎,表明都是一条道上的,同行好搞事儿,于是我就说「我是做电信诈骗的,有没有北京高校学生的名单?」

电信诈骗曾经导致几个大学生自杀,因此臭名昭著,没想到他急了,骂了我一顿,「你是骗子,滚蛋,操。」然后把我拉黑了,原来做黑产的还有鄙视链。



我的套路失败了


我换了个小号,又重新加上了他。

我假装是保险人员,需要一份客户拜访名单,他问我需要什么区域的。

确定是北京之后,他给我发了一张截图。



这份信息全是来自「个人信用贷」,内容包括姓名、电话、还有住宅地址,具体到哪一个房间。

很快,我们谈到了价格,他说「500一万条,5万条以上按300一万条算,十万以上200一万条,再多的话还能更优惠。」



为了验证真伪,我告诉他,「你再给我截中间页码的给我看看,不然要是你给我这几条是真的,其他全是假。」

「几十万条呢,骗你干嘛。」

我翻了翻他给我的截图,「这些号码都是比较老的,有没有年轻一点的,我主要针对年轻人,毕业三五年那种。」



随后他又给我发了一份数据,信息来自IP地址,内容包括电话、IP和移动设备。



为了交易安全,对方也考虑得很清楚,「在微信转账,分批交易,先付500发2万条,后付500发3万条,这样你也不用担心。」

随后我问他,是否有带身份证的,他说没有,「不出的。」

我说「不会出去搞事的,就是做个工资税单。」

怕我不信,他要求我录个公司视频。

「你做这行不清楚吗,买这些信息哪有把自己公司暴露的?」

他松口了,他手上有个人征信拿到的资料,600块一百条。


自此我和「子安」这位信息中介商搭上了线,为了从他手里套到信息来源,我和他打起了游击战,我总结了一下我拿到手的这些信息都是从哪儿泄露的。


个人征信信息


小到办理一张信用卡,大到贷款买房、买车,都是靠个人信用报告来获得。

据《一本财经》报道,工商、身份信息、车辆、房产、电商交易、银行这些数据最吃香,也是征信行业必备的底层数据。

在个人信用贷异军突起的这两年,个人的信息泄露尤其严重。

而数据的来源有俩部分,其中一部分不用说,就是来自内鬼。这部分的来源比例要高于黑客。

另一部分是有数据的政府部门和机构,他们下面都会有一两家代理商,可供需要数据的企业,申请接口。一旦有人通过接口调取过数据,就会在接口本地缓存下来,黑客就攻击这些数据。

除了黑客这种方法,还有人会使用一些软件,窃取数据。

有一些个人征信app,号称可以「直连央行征信系统」,只要在手机上下载软件就能查询个人征信记录。

但用户使用时,需要手机和验证码注册,进行身份验证。 这些app,会获取用户手机隐私,包括位置、电话号码、访问摄像头,甚至包括读取短信和通讯记录等。

通过这些涉及个人信息的操作,确实可以查询到的央行征信报告。

这份征信报告记载了个人通讯方式、住址、婚姻状况、职业信息、银行贷款记录、信用卡透支记录等详细信息。

这些最需要保护的个人隐私,就被app轻而易举地留存使用。


网络广告页面抓取


我拿到的数据,有一部分是网络页面广告抓取的,包含电话,地区,通讯商。

「能点击推广的图片,基本都是意向客户,接通率高。」信息中介商这么告诉我。

最典型的来源就是,色情网站的弹窗广告、p2p网站的广告。

大致流程是:犯罪公司建了十来个免费色情网站,要访客证明他们已满18岁,才能进入;为了看色情片,很多人就注册了账号,数据就被窃取了,这对黄色网站来说,是一个双倍加成的获利方式。

所以千万不要随便点击垃圾广告页面,也别轻易点那些色情小广告,那都是钓鱼的,忍不住注册你就被记录了。


网站数据


比如大家关心的快递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快递公司跟签约快递员、电商购物网站、购物用户自己,都可能是泄露的来源。

快递企业官方信息管理系统出现漏洞,会被黑客批量去「拿」数据,但也有直接是内部人员流出来的。

电商网站同样会泄露信息,2016年京东50亿条公民信息被泄露。犯罪者长期跟盗卖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合作,盗取公司的个人信息数据,并通过各种方式在互联网上贩卖。



看到网上这些泄露数据的新闻,我们基本已经无从躲避。

自从你连接上了互联网,那么你基本上也就有被泄露的风险,除非你连银行卡都没有,生活在乡下自给自足。


Wifi窃取


根据新京报的调查,一些生产WiFi探针的公司,会收集用户手机的Mac地址,Mac地址就像手机的ID身份证。

这些公司通过跟电信运营商合作,拿到手机对应的手机号。

有的会接入百度、腾讯等公司的大数据库,对大量用户进行用户画像,甚至直接提供用户的微信。

根据记者调查:「犯罪团伙每天派出一名员工携带设备到写字楼转一圈,采集写字楼里员工和老板的手机信息。此后只要是上班时间,就通过后台向写字楼所有人手机里弹出广告,业务人数大大增加。」


除了出售大数据的黑市之外,市面上还存在大量的私家侦探。

这满足了这些人的胃口:想人肉搜索的,想查男朋友开房信息的,抓小三的等等。

但这些私家侦探给出的信息是真是假?

我朋友就买过相关的服务,他在一个群里加了一个说可以查开房信息的,想查一下相亲对象的情况。



他告诉我,那个侦探一开始给出的价格是,「开房记录、网购地址、户籍地址等一周之内的记录200,一个月的300,半年的600,先付定金100。」

他转了账,侦探的说辞变了,变成了单项收费,「网购地址260,开房记录300,户籍地址480。」

半小时后侦探查好资料,要他交尾款400然后发资料过来,这位朋友肯定不干。

看他生疑,侦探也急了「我不是骗子,也从来没有骗过任何一个人。骗你我早就把你删了。」

朋友也生气了,「少来,你他妈倒是发一些过来我验验。」

经过拉锯,这位朋友付200让他先发开房资料,其他的等验过了再发。

等付完200,侦探又变了说法,要他再付200才给发。

直到最后他说如果不付的话,交易结束,资料销毁,退款一半。这么一看,这个人还是值得信任的,愿意退款。

这位朋友选择再次相信他,告诉他「不想查了,快退款吧」。

然后侦探就把他拉黑了。

所以我奉劝朋友们,切勿打歪主意,很可能成了骗子的盘中餐。

市面上虽然存在一些人,通过各种渠道能够获得开房信息、实时位置监控等,但更多的是像这样的骗子,骗完就拉黑。



上面这个案例,基本上代表了「私家侦探」这个行业的常态,能调查就调查(通常都是非法调查),调查不到就做一份假数据糊弄。

「私家侦探」在我国是不合法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没有经过授权是不能调查他人的。

针对信息贩卖的法律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即入罪。

虽然这个法律的裁定门槛很低,但公民对信息泄露的法律意识依然很薄弱,很少会去维权。

我们依然会接到各种骚扰电话,收到垃圾短信,但我们依然会发出这样的天问,这些信息都哪儿泄露的。

只要在网上留下信息,那么就有可能在某个环节被泄露,这是我们在数据时代的悲惨遭遇。

这是个人无法阻止的,总不能不去网上购物、网络社交吧。



对了,上周有朋友找到我,说想在女孩别怕投广告。我先给她打了剂预防针:我对广告的要求有点严格,产品不过关、我不认同的,都不接。

聊了之后,我觉得还行。这个东西是必需品,还能帮大家省不少钱。重点是,品牌够硬,我用了好多年了。

它叫:淘宝

这次,我联合「淘宝」,给大家发一批双十一红包。

1.在「手机淘宝」首页搜索框输入密码「女孩别怕田静」,就能得到一个天猫双十一当天全场通用大红包。

2. 红包金额为随机分配,多少主要看命,最大红包是1111元的。

3. 从今天到11月1日当天,每人每天能领取3个红包。

4. 红包使用时间【双十一当天】:2018年11月11日00:00:00~2018年11月11日23:59:59

5. 还有,这红包可叠加使用,1笔订单最多可以用10个红包叠加抵用。 

大致规则就是这样。领多少钱看命了,每天刷淘宝的时候顺便领一下,祝大家运气满分。

因为微信改版

很多人会错过推送

给女孩别怕点上星标吧

往期文章推荐:

参考资料:

1.杭州两名专查婚外情的私家侦探获刑:大半年偷拍五百段视频.澎湃新闻

2.数据黑产调查:猖獗内鬼、黑客师徒与「灰色暴发户」.36氪

3.外卖送餐信息被指在网上售卖 万条信息售价800元.新京报

4.与黑产作战,起底大数据黑产.灰产圈

5.揭秘:黑客究竟对你的「被盗数据」做了什么?.REEBUF

6.个人隐私被「盗走」央行「封杀」代查个人征信APP.人民网

7.关于快递信息泄露的那些事儿.知乎日报

8.京东前员工涉50亿条公民信息泄露案.新京报

9.遭泄露的个人信息都拿去被干什么.文化江湖

10.高校学生信息泄露是怎么回事?这些信息被谁泄露拿去干什么用.海峡网

11.华住疑似1.23亿条用户信息泄露背后的黑市有多黑?.凤凰网

12.现代科技沃土滋养下的数据黑市和网络犯罪.钛媒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