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也无法阻止桑兰的彪悍人生 高位截瘫也能成为母亲

第63条短视频 有养 2021-04-29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9952fgav&width=500&height=375&auto=0

坚毅的表情让桑兰看起来

更像个严厉的妈妈

运动员的苦练生涯和赛场的意外经历

让她明白

人来到这个世界

就是要面对很多苦难

早点经历也许更好



为此她觉得男孩就该穷养

早早为小宝立下规矩

甚至她认为严格的对待

对小宝的成长非常必要


我们都明白,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孩子形成坚强的意志是有益的。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去提升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积极的态度,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人的坚强和内心的力量来自于爱和安全感。最好的“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深信:我成功了,父母会由衷祝福;我失败了,父母依旧是我的头号粉丝,家里永远有一个暖暖的拥抱等着我。


有了如此的接纳与鼓励,孩子才会不惧失败,不断迸发出勇敢尝试的新力量,直到战胜挫折。这一切,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用父母的爱点化出来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真正一帆风顺地长大,孩子从很小起,生活里已经处处都是挫折,父母要做的只是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情境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认知上,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使孩子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让孩子切身体验挫折,消除孩子对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为上,教会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勇敢坚强的人。



6岁以前:重在放手锻炼


- 让孩子从小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简单的吃饭穿衣开始,不包办代管。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什么是自己经过努力和学习之后才能做到的,在不断实践中找到正确的方法;


- 让孩子适当的劳动或运动中感受到“累”和“饿”,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比如,冬季早锻炼,或者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园,体验艰辛的同时也有快乐;


- 适度使用批评、忽视、惩罚等方式,比如游戏活动中,不一定每次都要让孩子胜利,也不一定每次都要他当主角,让他体会受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


6至12岁:以孩子个性为前提


- 告诉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可能会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我们要有分的心理准备,接受挫折,然后想办法努力克服。


- 适度鼓励孩子去挑战自我,引导孩子面对、克服一些困难,比如带七八岁的孩子去逛街,然后让他自己坐公车回家,当然,家长要提前考虑到孩子的个性以及各种突发情况,跟孩子讲明应对措施。


长按二维码

直达「耐撕爸妈」第一季现场

到底要不要二胎?

5月4日

看耐撕爸妈们如何帮桑兰解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