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见字如面 | 木刻书籍不应绝——张伯驹致北京市文化局信札

2017-01-26 墨笺楼


↑ 点击上方“墨笺楼”关注我们


张伯驹致北京市文化局信札


+


释文

自一九五四年底,我曾托大众出版社印我所作的词,直至现在才印毕,中间屡经校对,但至印好,还是错字累累,这个原因是由于工人不常印古典文学的书籍,所以就常常发生错误,还有书的样式也不美术,诗词还是属于艺术的,字体与书式应当好看,因而我想到了木刻书籍,过去中国木刻书籍有宋板、元板、明板、清殿板及各私家板,木刻书籍成了历史传下来的专门艺术,板本的考证也成了专门学问,到民国距现在十几年前,还有私家刻书的,如傅增湘、董康等是自解放后,此时便成绝响,如文楷斋的刻书工匠都已星散,有些人到荣宝斋做木刻画,有些人到农村去了,我的意见认为历代都有木刻书籍,不应当在社会主义时代这种工艺就断绝了,我建议把这些工人从速组织起来,从前的手艺多年不做,还需要练习一个时期。


张伯驹

五六、九、五



人物简介: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著有《丛碧词》《红毹纪梦诗注》等书。1918年毕业于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历任安武军全军营务处提调、陕西督军公署参议,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华北文法学院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北平市美术分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1982年2月26日病逝于北京。艺术大师刘海粟曾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孔夫子旧书网首页
点击“华夏天禧线上专场拍卖”查看华夏天禧(墨笺楼)所有拍品


华夏天禧

长按 识别


点击下方 “   ” 链接,查看华夏天禧所有拍品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